42载创业路,只为做好“一块布”
2024-08-13周榆清
从18岁骑着自行车一天拉着一匹布沿街叫卖,到如今一天最高能卖一百万米布,秦小仙以一腔热血和对纺织事业的无限热爱,投身于这个行业,至今已走过42个春秋。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秦小仙拥有了很多身份:她是绍兴市中小纺织企业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柯桥区政协委员,资助了近30个孩子的学习生活,为推动柯桥纺织产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然而令她最引以为傲的标签,还是纺织人。她经营着绍兴金卡纺织品有限公司,主营全棉印花面料,销往缅甸、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尼、孟加拉国等国家;也开了自己的服装公司——绍兴市熠绦纺织服饰科技有限公司,与七匹狼、劲霸、雅戈尔等品牌合作。对秦小仙来说,这是一份结合了她兴趣爱好的“梦想事业”。
一匹布织出幸福生活
秦小仙的创业历程,发端于一次偶然的契机。1983年,依照家人的安排,秦小仙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做起了老师,彼时学校周边有一家圆机厂,每天都有一车一车的布被运走,据说会被运往柯桥售卖。见此,不甘平淡生活的秦小仙便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去柯桥卖布。
“拿着读书时给姐姐们打工攒的积蓄,我骑着自行车到柯桥的河边布街去进货。那时的布都放在河边石凳子上,因为自己资金有限就买了一匹流行的华达呢西装面料。进完货带着布匹、剪刀和米尺,我到了乡下一家砖瓦厂,壮着胆子大声喊‘卖布啦!卖布啦!’听到叫卖声,很多在砖瓦厂干活的女工都围拢过来,不到一小时就销售一空,自己也斩获了‘第一桶金’。”秦小仙说道。
首次尝试即获成功,给予了秦小仙莫大的信心,促使她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早上七点出门,晚上九点回来,肚子饿瘪了,就着梅干菜我能吃下半个电饭锅的饭,虽然辛苦但满满都是成就感。”谈起来时路,秦小仙眼里闪着光,嘴角噙着笑,“很多年后想起,依然难忘当时埋头苦干、不知疲倦的模样。”
渐渐地,秦小仙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来秦小仙的大姐、二姐在宁波开了家“小绍兴布业”,于是她来到宁波帮她们记账,实则身兼数职,收账、发货、送货、入库无一不包,还要在半夜处理质量问题,她们成功地把一家档口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在这一历程中,她对纺织品销售经营的各个环节皆了如指掌,量纬密、测克重、查色牢度,明晰哪个市场哪种颜色更受青睐,深谙如何把控季节趋势,明了哪个市场率先引领前沿,仿若“六边形战士”般无所不能,企业经营也变得举重若轻,这为秦小仙后来成立面料公司埋下了伏笔。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秦小仙和众多中国轻纺城第一代布商一道,事业蒸蒸日上。
品质和时尚并进,面料与服装共行
与柯桥“面料王国”的盛名相比,服装无疑是柯桥纺织的短板,过去常常面临“布多衣少”的尴尬局面。点布成衣,不仅是柯桥人的梦想,也是秦小仙孜孜以求的目标。
2015年秦小仙成立熠绦服饰,主营高品质的男女职业装,产品不仅功能性强,而且设计时尚,同时提供私人定制和来料加工服务。秦小仙透露,2023年熠绦服饰为一家大型服装企业加工了13万件衬衫。秦小仙深知,卓越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是服装企业立足之本。因此,她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从一粒纽扣到一处线迹,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控,力求做到尽善尽美。“优秀的品质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秦小仙说道,“我们注重每一处细节,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最高标准。”
对于面料领域的经营策略,秦小仙则是优化供应链,确保产品能够快速流通。她解释说:“从棉花的种植开始,我们选用新疆的优质棉花,然后在山东高密进行纺纱,生产出坯布,最终在柯桥完成印染印花,销售成品面料。”秦小仙强调,开设一家工厂只涉及生产链中的一个环节,但通过精心管理,她成功实现了供应链的畅通无阻,确保了各个环节之间的高效协作。“通过整合供应链,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全国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加快产品上市的速度。”秦小仙如是说。
2015年,秦小仙的女儿冯益芳学成归国,2016年正式接下企业发展的“交接棒”。在秦小仙的支持下,冯益芳也始终秉持着母亲的精品理念,顺利接手了大部分业务,特别是在面料设计研发方面,她凭借自己年轻时尚的眼光,与众多独立设计师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每年推出五六百种新花型,使“金卡国际”这一面料品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日前,历经重重考核,金卡纺织更是入选SHEIN希音的面料供应商名单,标志着公司面向更广阔舞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间不仅让秦小仙年岁增长,更赋予了她丰富的经验、智慧、资本。面对新一代的接班,秦小仙表示她仍将不遗余力地继续努力。“过去是为了生存,现在是为了生活。”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与更多像她一样的人一道,推动柯桥纺织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