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者手记:在广阔的土地上写出斐然文章

2024-08-12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7期

毕业于武汉大学的选调生因不满嘉峪关条件艰苦,在校园墙上留下一篇名为《山花寻海树,不如就春风》的文章,一边讲述自己在备考阶段的“心路历程”,一边则是对嘉峪关这个城市的满腹牢骚。

这篇文章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热议。这名选调生辞职了,实现了“骄傲与自由”。她辞职的理由是,这份工作“钱少事多离家远”。

但是,在“选调生小秦”的视频里,网友们看到了选调生的另一种生活。他们热爱乡村,尽自己的力量改变乡村面貌,改善乡村的居住环境;他们深入到农民生活中去,扶农、助农,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在他们的文字中,也有“花”,有“树”,更有对职业的尊重和喜爱。

“有的人逃离嘉峪关,有的人走向大山大川。”“原来申论上的材料都是真的有原型。”“看得热泪盈眶,这就是读书的意义。”这是部分网友在小秦视频下发表的评论。

在与小秦聊天中,记者感受到他对这份工作的激情和泰然。窝张村党总支部副书记禹红霞告诉记者:“小秦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他是这个村委会年龄最小的人,但很多事大家都要向他请教。”

小秦说,在他来之前,窝张村从没去过选调生,他是第一个,村民和村干部都觉得,他回去就能“升官”,很多网友也这样认为。“其实哪有那些规定。或许从组织部的干部培养数据上看,有部分选调生的晋升速度是会快一点,但是不能说是因为政策,那些选调生干得好是建立在能处理好同事关系、个人工作能力强的基础上的。”

小秦告诉记者,他身边的大部分选调生都对公共事业、对家乡建设和发展有着一腔热血。“可能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办法做到像宋云天学长、黄文秀书记那么优秀,但是大家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发光发热。”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谁保证考上选调生就能被提拔成领导。确实,选调生在招录的时候就设置了条件,本就是学校里的佼佼者。正常来看,这一类人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能出类拔萃。

记者去到窝张村的时候,村里几乎看不到人,坐在小秦的“小电驴”后座,跟随他在村里兜了一圈,只看到三四个老人拿着农具在乡道上行走。小秦在村里的生活很单调,拍视频记录生活可能是他唯一的消遣。不过,并不是所有选调生在基层的生活条件都像小秦这么艰苦,比如刘河镇就有条件更好的村。

“嘉峪关选调生面对茫茫的戈壁滩,产生对职业、对前途的茫然,甚至牢骚、抱怨,也能理解,这是她的个人选择。”在小秦看来,那名同学和其他辞职的选调生一样,尝试过了,又放弃了,只能说明基层生活不适合他们,不需要从道德后面谴责他们。

小秦午休是在办公室,旁边就是他的助农直播自拍杆,他在瓷砖上垫了一块给电动车防晒的罩子,枕头是抽纸巾,因为他的宿舍空调坏了,在办公室睡午觉会更凉快。记者拍了一张照片,他说这就别发出来了吧,他怕被人说“作秀”,但记者询问了村委会的其他人,这确实是小秦的真实日常。

记者相信,一定有成千上万的选调生逆着嘉峪关选调生的方向,和小秦一样走向最艰苦的地方。记者也相信,这些选调生会在广阔的土地上写出比山花海树更加斐然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