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大观念下高中英语教材和乡土资源融合的实践

2024-08-10王象文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6期

单元大观念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围绕每个单元的主题或核心理念展开的教学过程。基于单元大观念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高中英语教材中虽然每个单元的大观念有所不同,但总体目标是通过主题语境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意识,而乡土资源作为教材资源的有效补充,能够有效地融入教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单元大观念下高中英语教材和地方乡土资源有效融合的意义

(一)内容具体化与丰富性

融合乡土资源可以使每个单元大观念的内容更加具体、丰富和具有实践性。通过将当地的文化、历史、社会问题等资源纳入教学,可以更深入地探讨和应用单元大观念,使学习更具价值和意义。

(二)深化主题理解与体验

融合乡土资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每个单元的主题。教师将地方资源与单元大观念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在实际社会环境中见证和体验所学内容的应用,这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认同。

(三)提升学习的实用性

融合乡土资源使学习更具实用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与身边的环境和文化联系起来,实际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四)增强文化认同感

通过将乡土资源融入教学,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文化背景,增强文化认同感。这有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同时促进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五)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结合乡土资源的教学能够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通过对地方文化、历史和社会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这对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

二、高中英语教材和地方乡土资源有效融合的教学案例

以高中英语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三 UNIT 3 DIV-ERSE CULTURES为例,分析教材内容,并探讨如何将其与惠州乡土资源进行有效融合。

(一)教材内容的单元分析

单元主题语境是人与社会,涉及历史、社会和文化等,紧紧围绕多元文化的What,Why,How而展开,即多元文化的概念及文化融合的现象、多元文化融合下的地区特点、如何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本单元可以分为以下六个课时(见表1)。

(二)教材内容与惠州乡土资源的融合(见表2)

(三)教材内容与乡土资源融合的教学实施策略

1.巧用改变情景策略。在“Listening and Speaking”中,教材中有一个任务:Imagine you are invited to a potluck dinner at an American friend’s house. Work in pairs and discuss what special dishes you will take. 当看到这个任务时,学生感觉有点不符合逻辑:既然是被邀请去美国朋友家吃饭,中国人是没有自己带菜去的习惯的。教师可以把任务调整为:Tomorrow,our foreign teacher will come to your home,what food will you prepare?这时,学生列举了Stuffed Bean Curd,Pork with Preserved Vegetable,Hengli Powdered Noodles,the Senery Bean Curd,Dongjiang Salted Chicken,Fried Pork Balls等,这些都是惠州特色美食。接着,教师再问学生:How is the food cooked and what is it made of?学生分享了“酿豆腐”“窑鸡”等惠州本土美食的制作原料和流程。教师改变情景的目的是让任务更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出发,真实地通过英文了解本土美食,本土美食代表着本土的文化特色,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对食物的影响”。

2.善用模仿教材策略。在“Reading and Thinking”教学中,教材中有一个任务为Read the travel journal again and complete the timeline of Li Lan’s trip,这是一篇游记,教材的时间逻辑非常清晰,并且细节描写也很生动,如Before coming to San Francisco→Mor-ning→Afternoon→ Evening→Tomorrow。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模仿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借助思维导图开展“惠州一日游”的交流活动。在教材文本的参考下,学生很容易借助思维导图写一篇游记,如果学生对文本读得更细致,就可以写出更生动的句子,如In the evening,I went to visit Huizhou West Lake,with many lotus standing straight up in the water and lotus leaves floating quietlyon the water.等等。

3.妙用拓展延伸策略。在“Listening and Talking”教学中,教材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保持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包容性。完成教材任务后,教师进一步介绍了惠州的特色文化,如Jilong Fire Dragon Dance(惠东吉隆火龙舞),The Carp Dance in Pinghai(惠东平海的鲤鱼舞),The Phoenix Dance in Pinghai(惠东平海的凤凰舞)等本土文化,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How to protect the local culture?通过拓展延伸,学生以教材所学知识为基础,进一步加深对本土文化资源的认识,通过开展如何保护本土文化资源的讨论,可以更好地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

4.精用深挖教材策略。在“Reading for Writing”教学中,教材介绍了有显著文化特征的旧金山中国城,这是一个典型的介绍性文本。结合惠州乡土资源,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写作任务是:Use what you have learnt to write an introduction to Huizhou after studying the organization and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text.这个任务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了解介绍性文本的语言特点,如how to describe the location,the climate,the famous figures and so on;另一个是对惠州的介绍,包括General introduction(整体介绍) and specific introduction(细节介绍)。整体介绍包含地理位置、面积、气候等,如Located in the southeast of Guangdong Province, cove-ring an area of 11,347 square kilometers,Huizhou City is one of the major settlements to the Hakka,which is known as Hakka Overseas.细节介绍包含旅游景点、历史人物、美食等。如果学生能够深挖教材,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教材在描写Chinatown的名人时是这样写的:It had a long and famous history,with the auther Robert Louis Stevenson having spent much time writing there.学生还可以借鉴此句来描写惠州的名人苏东坡:Huizhou had a long and famous history,with Sushi,a poet in Beisong Dynasty having stayed there for three years.等等。

三、高中英语教材和地方乡土资源融合的教学反思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将教材与地方乡土资源进行融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然而,这一过程也伴随着一些挑战和值得反思的点。

(一)资源多样性的需求

在融合地方资源时,教师需要确保资源的多样性和广泛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教师选择地方资源时应考虑不同学生的背景和需求,从而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从中受益。

(二)教学内容的平衡

融合地方资源需要在全球视野和本地特色之间寻求平衡。教师需要确保融合的地方资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提供全球化视野和广泛性的学习内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

融合地方资源需要教师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教师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扩大知识面,包括对当地资源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定期的专业发展活动和培训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地方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四)课程设计的灵活性

在设计融合地方资源的课程时,教师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特点。课程设计应允许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进度进行适时的调整。

四、结论

教师将高中英语教材与地方乡土资源融合在单元大观念下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交际能力。然而,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重资源多样性、教学内容的平衡和自身的专业发展,不断反思和改进,使融合地方资源的教学更具创造力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