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心灰意冷时,我就会想起母亲的混锅面
2024-08-09俊彦
北方人爱吃面食,一天三顿都离不了。如果哪一顿没吃,即便吃了再多东西,也总感觉没吃饱。这当然更是一种心灵上的需求,手里捧着、嘴里嚼着,便安心、踏实,不论身在何处,都会有回家的感觉。
在豫西北地区,人们的饮食朴素又简单。中午吃捞面条,卤子一般分为两大类:肉卤子和素卤子。在这两个大的门类下,根据食材的不同,又可以演变出许多种类。早、晚则是“馍、菜、汤”,也同样丰俭由人,有条件的多炒几个菜,熬点食材丰富的粥当汤喝;“馍”可以是烧饼、油馍、馒头、包子、馅饼等。如果条件有限,一碗玉米面“糊涂”就着馒头和几根咸菜,照样填饱肚子。
我十几岁的时候,家里生活特别艰难。为了给爷爷看病,父亲借了不少外债,幸好家里还有几亩薄田,不至于挨饿。有段日子,早晚都是馒头和腌白菜,没有油水的饭食滋味寡淡,吃得人没精打采。母亲见状提议:“咱们晚上吃混锅面条吧。”
捞面条是将面条煮熟后,捞出来浇上卤子吃;而混锅面是把面条直接下到炒了菜的锅里,汤和面一起煮熟,所以也叫混汤面。母亲从地里拔了大葱和白菜回来,油热后用葱花炝锅,再将白菜倒进去翻炒,然后加水,水开下入擀好的面条,待再次煮沸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前,母亲习惯MdHGsHkU1P2GYW8bdhONeXcH38S6uoVCjGeb4dkKqPI=再拍点蒜末放进去,热汤激发出蒜末的香味,吃起来味道更足。
我和哥哥每人捧着一碗热腾腾的混锅面,吃得鼻涕直往外流,在寒冷的冬天硬是吃出了一身薄汗。因为混锅面汤多面少,怕我们吃不饱,母亲会掰半个馒头递给我们,让我们就着吃。一口馒头,一口面条,不仅填满了胃,也让渴望油水的心得到了满足。吃面条就馒头的习惯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养成的,直到现在,偶尔吃面条的时候,我还是习惯性地想要吃上几口馒头。碳水配碳水,带来的是双倍的快乐。
那时我常常觉得奇怪,同样是一团面粉和一点白菜,吃馒头就腌菜会委屈,会觉得日子过得艰苦。可开了火,过了油,把馒头变成面条,吃着就舒坦了,觉得这才是过日子的样子。现在想来,让人心里舒坦、满足的不一定是馒头或者面条的区别,而是那点烟火气,还有母亲为了让我们开心而做出的努力。
后来的很多个日子里,每当我心灰意冷或者独自一人懒得做饭,想要胡乱对付一口时,就会想起母亲的混锅面来。于是打起精神来到厨房,不需要复杂的做法,也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就能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饭食。一碗混锅面下肚,委屈和伤感早就消失不见,就像当年母亲用它驱赶了寒冷和艰苦,为那段黯淡的岁月带来了一抹亮色。每每忆起,旧时的温馨和幸福,都会将我包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