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不幸福是因为拥有的太多了吗
2024-08-09亮叔
问题:“为什么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却并不幸福?”这是电影《一百样东西》中提出的问题,也是很多现代哲学家喜欢探讨的经典问题。
电影里,男主角奶奶的箱子里只有几十样东西,那是她年轻时的全部家当。很多人的父辈生于贫穷年代,他们的房间简单、衣橱贫乏。但老照片上的他们目光坚定、表情从容,他们艰苦奋斗、知足常乐。
两位男主角都是购物狂,他们的房间里有上千样东西,他们不断地购物,但并不幸福。相比长辈,他们有更多的苦恼。
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现代人拥有的太多了吗?
很多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统计数据显示:人的幸福程度并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富有的人并不比贫穷的人更幸福,相反,贫穷国家的人往往幸福程度更高(我认为,这种统计数据并不靠谱)。
电影里,两位男主角最终的领悟是:当拥有的越来越少时,人们就越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就越能够发现世界的美和身边的爱。
类似的哲理也常常出现在不同的宗教文化和文艺作品中,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感慨:一代人比一代人拥有的更多,却更加不幸福。
这样的哲理是有问题的。因为幸福源于我们和同时代人的比较,而不是和以前人的比较;源于我们和周围人的比较,而不是和十万八千里外的人的比较。
一个乞丐也许拥有智能手机,也许比古人更加长寿,但他不会通过与古人比较来获得幸福。
热衷于和周围人攀比并不利于我们拥有幸福人生,但很遗憾,人的大脑就是这样运作的。因为影响我们生存发展、基因延续的是我们周围的人。他们的生活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什么位置,提醒我们能否得到更好的资源来延续自己的基因。
爸爸妈妈可能在艰苦奋斗中找到了生命的意义,并不是因为他们出身贫穷;你和小伙伴也许活得焦虑不安,也不是因为物质丰富。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
物质的增加能否带来幸福?不一定,但至少可以减少痛苦。家徒四壁意味着父母在生病时不一定有钱诊治,家人在团聚时不一定有一桌可口的饭菜。
你觉得躺在摇椅上的祖母很幸福,是因为你没见过她年轻时没钱给孩子买奶粉时的窘迫,没见过她相亲时找不出一件没有补丁的衣服时的难堪。长辈是否幸福无法通过他们年轻时的照片看出。
那些认为减少物质的拥有可以带来幸福的观点只是一种浪漫的想象,是一种现代人的矫情。
当抱怨物质的丰富并没有让我们幸福时,你可以试试贫穷的代价。
当然,电影《一百样东西》里提出的问题也有一点启发性:为什么购物并不能让我们的幸福指数一路飙升?为什么购物狂不是最幸福的人?为什么人不能用钱买到幸福?
我提供一个简单的答案:因为边际效用递减。任何事情带来的享受,总有一个递减的过程。购物狂并不能超越这个经济规律。
在经济规律面前,金钱不是万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