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土家族花灯音乐解读
2024-08-09徐中华
摘 要:印江花灯作为东路花灯的代表,其音乐是本土人民对生产、生活情感的倾诉,一种源于田间地头的民间艺术形式。笔者从《贵州花灯选集》这本书中了解到:贵州花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调北征南”时传入贵州的元宵观灯习俗。每逢春节,各村寨都要在灯头的带领下组建灯班闹元宵。闲暇时,人们则在庭院三五成群,操琴而唱,自娱自乐。凭借着这些独特的风格特点,印江花灯音乐在过去深受群众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印江花灯音乐正面临逐渐淡出大众视野的处境,这是一个值得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印江花灯音乐的概况进行初步介绍,其次探讨印江花灯音乐的风格特点、演唱特点以及情感处理(以印江土家族花灯音乐为例),最后简要阐述一些关于如何传承和发展印江花灯音乐的观点。
关键词:印江花灯;史载起源;音乐特点;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5-00-03
印江花灯音乐是深受当地老百姓喜爱的一种民间民俗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历经几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发展、创新,最终形成了当地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音乐文化。其中,《上茶山》《盘五更》《十绣》是印江现存花灯调中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本文将以《盘五更》为例,分析印江花灯音乐的灯词特点、曲调特点、演唱特点,并提出在传承和发展印江花灯音乐方面的浅见。
一、印江花灯音乐概况
印江人民由于长期生活在大山里,各民族的人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耕耘,在劳作、生活中创造了反映民族特色、地方特点的文化艺术——印江花灯。从《贵州花灯选集》及《印江花灯音乐集成》这两部文献中了解到:印江花灯,大约起源于唐宋时期,盛行于清代及民国初期,历史悠久。印江花灯的内容十分丰富,已经成为贵州东部的一朵奇葩。据有关资料记载:1949年后,人们又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花灯深受群众青睐,已被人们公认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枝灿烂之花[1-2]。
印江传统花灯音乐根据伴奏形式的差异主要分为丝弦灯和锣鼓灯。锣鼓灯主要以打击乐为主,音乐形象粗犷、气氛热烈,具有节奏复杂多变、色彩丰富、交响性较强等特点,同时也极富律动性和舞蹈性。乐器主要有大锣、马锣、钹、苏铰、梆子、堂鼓等。打击鼓谱主要有《硬六锤》《长路引》《牛擦痒》《凤点头》等十多种。丝弦灯以弦乐为主,乐器多以二胡、扬琴、大筒、笛子、月琴或三弦等为主,改革开放后,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后又加入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作为低音伴奏乐器。在演唱过程中多有舞蹈相伴。印江花灯调有《出台调》《上茶山》《开财门》等几十种曲调。印江花灯音乐唱词有70多首,这些唱词有反映男女之间爱情生活的,如《上茶山》《桐子开花碗大朵》《正月是新年》《勤打扮》《盘五更》《送情郎》等;也有反映历史人物的,如《古人调》《一送良缘骑白马》《正月好唱祝英台》等;还有反映劳动生活的,如《正月逢春好饮酒》《正月采茶》等。
二、印江花灯《盘五更》的音乐特点
印江花灯曲调、曲牌丰富多样,旋律优美,唱腔婉转、特点鲜明,主要以丝弦灯、锣鼓灯为主,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以下将以花灯歌曲《盘五更》为例,分析印江花灯的灯词特点、曲调特点和演唱特点。
(一)《盘五更》的灯词特点
印江花灯调《盘五更》的灯词主要反映了青年男女不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意图打破封建迷信思想,向往自由恋爱在深夜互诉衷肠的情景。
1.浓郁的生活气息
《盘五更》的灯词大部分是当地劳动人民在繁衍生息中积累而成的,生活气息浓郁,歌词简朴而直抒胸臆。如“一呀点呀一呀更呀,正好么谈交情,请问那情那哥,你是哪乡人。小妹要盘问那,句句说真情”。
2.语言形象生动
《盘五更》的歌词简单易懂,生动形象,彰显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甜美爱情的无限向往。例如歌词“小妹要盘问,句句说真情……吹吹打打呀,来接妹呀,喜拜天地来成亲……”表达了哥哥和妹妹向往美好爱情,喜结连理时的愉悦心情。
3.地方衬词的巧妙运用
衬词指的是,在民间歌曲的歌词中,除直观表现歌曲思想内容的正词以外,为完整、连贯地表现歌曲而穿插在其中的一些由语气词、拟声词等构成的衬托性词语。衬词大都与正词没有直接关联,不属正词基本句式之内,甚至很多还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词语,但一经和正词配曲歌唱,成为一首完整的歌曲时,衬词就表现出鲜明的情感,成为整个歌曲呈现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如果把衬词去掉,歌曲的连贯性、感情的完整性以及演唱的风格特点就会大打折扣,甚至不能成为完整的一个唱段或曲调,《盘五更》灯词中衬词的运用非常广泛,如“一呀点呀一呀更呀,正好么谈交情,请问那情那哥,你是哪乡人”,当中的“那”“呀”“么”的运用,呈现出来的演唱效果更具浓郁的地方音乐色彩,能更好地表达哥哥和妹妹向往美好爱情。
(二)《盘五更》的曲调特点
1.曲式结构
《盘五更》是一首典型的单二部曲式,由两个乐段构成,也叫“二段体”。《盘五更》全曲开始A部分为16小节,起到了统领作用,内部几乎包含了全曲所有的节奏型材料。另外,在旋律进行中加入了较多的连音、小过门等更突显民歌演唱的韵味。主体结构形成“16+1+16+9”的句式结束,前八小节与后八小节在旋律上大体相同,因此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构成了类似异头同尾的关系。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第2乐句与第4乐句旋律几乎完全相同,尾奏的后四小节,也是在前奏基础上变化而来的,这些位置都以重复或变化重复的手法,强调了主题的旋律,更突显了其统领音乐的重要地位。
2.调式调性
《盘五更》的调式为商调式,主音为2,调式音阶为低音612356。调式的色彩较为抒情,是典型的印江花灯音乐的调式调性体现(见谱例1)。
3.节拍节奏
(1)节拍:《盘五更》的节拍是四二拍,为偶数拍子,特点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两拍。
(2)节奏:《盘五更》的节奏比较丰富,有前八后十六(XXX)、四分音符(X)、十六分节奏(XXXX)、附点四分音符(X .X)、二分音符(x-)等。
4.连音运用
《盘五更》多处使用了连音,增加了歌曲的灵动性与戏曲性,歌曲情绪表达也更加细腻而独具“灯”味,如谱例2。
(三)《盘五更》的演唱特点
1.音节吐字处理
《盘五更》音节处理十分巧妙,每一个音和每一个字的关系非常和谐,吐字非常清楚,如唱到灯词“一呀点呀一呀更呀”时,需要注意(点)和(更)这两个字的把握,这两个字都要唱儿化音,即“点儿”“更儿”。这是印江本土方言,唱作儿化音更具地方特色。在演唱这首歌曲时要求演唱者必须把握好每一段乐句的细节处理和每一段乐句的音节处理,才会在演唱时将字唱得更准确更具印江花灯的韵味。
2.情感处理
任何音乐作品的情感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整个作品演唱及旋律进行的过程中,情感也在逐渐变化。在很多音乐作品中,对不同唱段、不同语句情感的把握是非常巧妙的。有通过平铺直叙形式缓缓推进的情感表达,也有通过倒叙方式进行情感倒置的艺术呈现,这些情感的表达方式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盘五更》的情感基调是相对抒情且欢快的,抒情的旋律和通俗易懂的灯词,表达了青年男女互诉衷肠、两情相悦并向往美好生活的愉悦、开心的心情。
A段:它的整个情感基调没有过度热烈的表达,反而通过朴实无华的语句和抒情旋律的相得益彰,青年男女互诉衷肠,娓娓道来。
B段:在A段的基础上,整段的节奏感得到了加强,原本非常抒情的旋律在后面音程上升高了八度,使得情绪更加激昂,直抒胸臆,更加强烈地表达了青年男女在相处过程中,哥哥妹妹相互表情达意的美好情景。
三、印江花灯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一)印江花灯音乐的传承
根据现有资料记载和当今发展现状来看,印江花灯音乐历史悠久、风格鲜明,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的文化喜好也在不断改变,印江花灯音乐的形式也在随之改变。在当前的音乐文化背景下,印江花灯音乐的发展面临挑战,传统印江花灯音乐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过去,已经搜集整理并创作了许多代表性的花灯小戏剧目,如早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墩礼老先生搜集整理了传统花灯戏《巧英晒鞋》,该剧参加全省花灯调演并获得二等奖,备受关注。其他代表性剧目还包括花灯戏《槐荫配》《就啷凯》以及大型花灯剧《严寅亮与颐和园》。其中,由芳玲编剧,印江文化馆徐中华作曲,张学金导演的花灯小戏《就啷凯》于2017年赴北京民族宫大剧院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专场展演,获得了由中宣部、文化部颁发的纪念证书。
但近年来,印江花灯没有开展相关的调演或展演活动。随着民间花灯老艺人数量的减少,年轻一代对花灯根本不够了解,也没有兴趣去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导致花灯艺术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印江花灯音乐在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不是如何发展,而是如何保护和继承。只有在继承问题上正确认识到问题,才能改善印江花灯音乐的现状。现在的花灯音乐与传统花灯音乐有很大的区别。在挖掘传统花灯音乐时,首先必须忠实地恢复其本来的模样,然后再谈传承问题。传承历来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印江花灯音乐的发展
印江花灯音乐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发展要谨慎,要先有个科学的方案,遵循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传统花灯音乐的特征就如同舞美的彩灯,主要是“二小”的演员配备、演出程序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唱腔。这些方面在提高中只能使其更完美,更具有欣赏价值,而不宜在形式内容上做过多改动,以保持其艺术特色和民族地方特色。基于此,笔者总结了一些关于发展印江花灯音乐的观点:将印江传统花灯音乐嵌入学校教育和文化活动中。当今国家大力推行传统文化的守正创新,作为文化部门的音乐工作者,我们将会把传统花灯音乐潜移默化地引入中小学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对我们印江花灯音乐有所了解。当然,文化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的传播文化方式必定离不开文化创新。只有在原有的基础上改革创新,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原则,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印江花灯音乐才能更具生命力,并且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从而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四、结束语
印江花灯音乐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盘五更》音乐特征及演唱特点的初步探讨,可以看出该作品对印江花灯音乐风格的独特表现,非常注重局部的细腻处理,以突出印江花灯音乐的情感表达。本文选取了比较典型的灯词进行分析,但在演唱其他灯词时,同样需要体察其中的情感,并把握其独特的处理特点。只有这样从细节着手,才能真正探索印江花灯音乐的魅力,让人们感受到其蕴含的无限美感。
参考文献:
[1]贵州花灯剧团,贵州省群众艺术馆,编.贵州花灯选集(上下册)[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11.
[2]王群.云南花灯音乐分类问题[J].民族艺术研究,1988(02):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