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风”流行音乐《烟花易冷》的作品特征与演唱赏析

2024-08-09罗渊文

艺术大观 2024年15期

摘 要:《烟花易冷》是“中国风”流行音乐的典范之作,也是华语乐坛中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情感表达的集大成者,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赢得了广泛赞誉与深刻共鸣,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流行音乐。《烟花易冷》不仅是一首歌,更像是一幅缓缓展开的历史画卷,将听众带入一个跨越千年的凄美爱情故事中,感受着北魏洛阳伽蓝记中那段关于守候与遗憾的传说。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烟花易冷》的艺术特质,全方位剖析其如何在流行音乐的框架内巧妙融入中国古典元素,创造出既古典又现代,既深情又苍凉的独特音乐风貌。

关键词:“中国风”;流行音乐;《烟花易冷》;作品特征;演唱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5-00-03

在华语流行音乐的浩瀚星空中,“中国风”这一独特的音乐流派如同璀璨的星辰,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无数乐迷的目光。而《烟花易冷》无疑是这一流派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优美的旋律、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一首跨越时空、打动人心的经典之作。《烟花易冷》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部融合了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音乐诗篇。它巧妙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以音乐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历史的厚/nHNmUa7DpKrolMZH5VmD9SCrMQiiF2LD8Wair6uTNQ=重与文化的深邃。在歌词的创作上,它汲取了古诗的精髓,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娓娓道来,让人仿佛置身于那遥远的古代,感受着那份穿越时空的深情厚谊。

一、“中国风”流行音乐

“中国风”流行音乐是当代音乐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巧妙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现代流行曲风,创造了一种跨越时空的音乐体验。这类音乐作品通常蕴含丰富的中国文化符号,如古代诗词、历史典故、民族乐器等,同时采用“宫调式”旋律,搭配古筝、琵琶、笛子等东方乐器的悠扬音色,营造出一种既古典又创新的听觉享受。歌词中常见文雅含蓄的意象与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1]。其他诸如《东风破》《青花瓷》等同期的“中国风”音乐作品,都在国内引发了传唱的热潮,同时也让世界聆听到来自古老东方的现代旋律。这些歌曲以新唱法演绎古旋律,新编曲赋予古文化新的生命,实现了“三古三新”的艺术追求,展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国风流行音乐不仅丰富了全球音乐多元化格局,也让传统与现代在音符间碰撞交融,焕发新生。

二、《烟花易冷》的创作故事背景

《烟花易冷》的创作故事背景源自中国古代北魏时期,灵感来自杨炫之所著《洛阳伽蓝记》中描绘的洛阳古城。歌曲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传奇: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洛阳城里一位皇家将领与一名女子偶然相遇,二人迅速坠入爱河并许下终身之约。然而,命运弄人,将领被紧急征调至边疆作战,留下爱人于战乱中苦苦等待。连年战事导致繁华的洛阳城变为断壁残垣,女子始终坚守誓言,直至青丝成雪,最终心灰意冷,选择落发为尼。当将领历经沧桑返回,寻至女子出家的伽蓝古寺,等待他的却是伊人已逝的残酷事实。创作者以此哀婉动人的情节为基底,谱写出了这首充满历史沧桑感与情感深度的《烟花易冷》,歌曲中蕴含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悲欢离合,更映射出时代的动荡与变迁,以及人性中那份超越时空的执着与哀愁。

三、《烟花易冷》的作品特征分析

(一)歌词特征

《烟花易冷》作为一首中国风歌曲,其歌词特征鲜明且深刻,融合了古典文学的韵味与现代情感的表达,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2]。

1.古典意象与历史背景的融合

《烟花易冷》的歌词构建了一个基于北魏洛阳的历史背景,通过“斑驳的城门”“石板上的回响”“浮屠塔”等具体而富有象征意义的古典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时空交错的意境。比如“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雨中古城的荒凉景象,既有视觉上的直观冲击,又有情感上的深沉共鸣,引人遐想。

2.叙事性与抒情性的结合

歌词以叙事的方式展开,讲述了关于等待与失去的爱情故事,同时融入了强烈的抒情色彩。如“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这些句子不仅推进了故事的发展,还透露出主人公深深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这种叙事与抒情的巧妙结合,使听众既能跟随歌词进入一个具体的故事场景,又能深切感受到角色内心的情感波动。

3.修辞手法的运用

《烟花易冷》在歌词中大量运用了传统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如顶针、比喻、借代等,增强了语言的艺术效果。例如,“烟花易冷,人事易分”使用了对比和借喻,以烟花的短暂绚烂比喻人事的无常与易逝;“缘分落地生根是我们”,通过顶针的修辞手法,强化了缘分的不可抗拒与宿命感。此外,“温柔不肯,下笔都太狠”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表达了历史记载的无情,同时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

4.哲学与情感的深层次探索

歌词不仅仅停留在对一段爱情故事的叙述,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时间、记忆、生死、轮回等哲学主题。例如,“千年后的累世情深,还有谁在等”,反映了对永恒与瞬间、遗忘与铭记之间矛盾的思考;“而青史,岂能不真,魏书洛阳城”,则提出了历史的真实性和个人经历的相对性问题,引人深思。

(二)旋律与编曲特征

在旋律设计上,《烟花易冷》展现了一种超越时代的音乐语言。创作者以其标志性的“R&B与中国风”的融合手法,创造出一种既古朴又新潮的旋律线条。歌曲开篇以钢琴的轻柔弹奏引入,旋律缓缓流淌,如同细雨轻拂过心田,奠定了整首歌曲哀而不伤的基调。随着歌曲的进展,旋律逐渐丰富,加入了中国传统乐器如古筝、二胡等元素,这些传统乐器的旋律线条与现代音乐的和声结构巧妙结合,不仅保留了古风的韵味,还赋予了旋律以现代感的流畅与张力[3]。特别是副歌部分,“烟花易冷,人事易分”一句,旋律悠扬起伏,如同烟花绽放后留下的淡淡余韵,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也寓意着世事无常的人生哲理,旋律的每一次回转都直击心灵,让人回味无穷。

编曲方面,《烟花易冷》充分展现了创作者团队深厚的音乐造诣和对细节的精致打磨。歌曲采用了层次分明、细腻入微的编排方式,将电子音乐、交响乐与传统民乐巧妙融合,构建出一种跨越时空的音乐氛围。在前奏与间奏中,钢琴与弦乐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邃的空间感,仿佛引领听众穿越至古代洛阳的斑驳城门之下。随着歌曲情绪的推进,电子合成器的微妙运用,为古老的旋律增添了几分现代感,使得整首歌曲在保持古风雅韵的同时,不失时尚与新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曲中对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如古筝的清亮、二胡的凄美,它们在关键时刻的独奏或与乐队的和鸣,不仅丰富了音乐的情感色彩,更增添了歌曲的文化深度与历史厚重感。此外,歌曲结尾处的渐弱处理,让人仿佛看到烟花散尽后的宁静夜空,留给听众无限的想象空间与深长的回味。

(三)歌曲风格与情感表达

《烟花易冷》的风格融合了古典与现代,是中国风音乐的一次深度探索与创新实践。创作者将传统与流行元素巧妙融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情感表达方面,《烟花易冷》讲述了一段关于等待与失去的爱情故事,情感层次丰富,引人深思。歌曲以“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为线索,贯穿始终,营造出一种绵延不断的哀愁氛围。通过主人公对爱人的执着等待,展现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感,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对过往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期许。这种情感的深度挖掘与艺术化呈现,使得《烟花易冷》不仅是一首歌,更像是一部音乐短剧,引人入胜,让人在聆听中获得心灵的触动与情感的共鸣。

四、《烟花易冷》的演唱分析

(一)演唱者的嗓音特点

《烟花易冷》演唱者的嗓音以其辨识度极高著称,温暖而略带沙哑,这种独特的音色为《烟花易冷》的演绎增添了别样的风情。在低音区,演唱者的声音深沉而富有磁性,能够紧紧抓住听众的心弦,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与怀旧氛围。而在中高音区,尽管并不以高亢激昂见长,却能通过细腻的控制力,将每一个音符处理得恰到好处,流露出一种内敛的激情与哀愁[4]。在《烟花易冷》中,演唱者巧妙地利用自己嗓音的这种特质,使歌曲的情感表达更加细腻且层次分明,特别是在歌曲的副歌部分,他用一种近似呢喃的方式演唱,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歌曲背后故事的凄美与苍凉。

(二)演唱技巧的应用

《烟花易冷》的演唱堪称是歌手艺术表现力的一次巅峰展现。演唱者的嗓音固然是吸引听众的关键,但更为人称道的是他在演唱过程中的技巧运用与情感驾驭,这些元素共同构建起这首歌曲的独特韵味,使其成为一部音乐与情感完美融合的艺术品。一方面,《烟花易冷》中气声的运用是一种高级的演唱技巧,它不仅丰富了声音的质感,还为歌曲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感。在歌曲开头部分,“石板街回荡的是再等”的“等”字,他将气声微妙处理,使得这个字眼仿佛随风飘散,留给听者无尽的想象空间,宛如故事中主角那遥不可及的期盼。而轻微的颤音,则在歌曲的高潮部分被巧妙地嵌入,如“城郊牧笛声,落在那座野村”的“村”字上,颤音的加入,让这种等待与遗憾的情绪更加饱满,仿佛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引起深深的共鸣。另一方面,《烟花易冷》中那些看似即兴的语气词和哼唱部分,实际上是演唱者作为音乐制作人深思熟虑的创意展现,它们构成了歌曲不可或缺的情绪纽带。这些哼唱不仅仅是旋律的延伸,更是情感流露的微妙手段,它们如同古老城墙缝隙中透出的微光,引领听众穿越层层岁月的尘埃,触及那段被遗忘的爱恋故事。在曲目转换的关键节点,演唱者利用哼唱作为桥梁,平滑地连接起不同的音乐章节,使得整首歌曲的叙事流畅而自然。这种技巧不仅避免了突兀的音乐转折,还巧妙地增强了歌曲的叙事感,让听众在不自觉中跟随旋律的起伏,经历情感的波动。哼唱的旋律往往带有几分空灵与梦幻,为《烟花易冷》的整体氛围添加了一抹超脱现实的色彩,使得歌曲不仅仅是对过去故事的简单叙述,而是成为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特别是在情绪需要深化或者过渡时,演唱者的哼唱如同轻风拂过心田,既能引起听众内心深处的共鸣,又能引导情感向更深层次推进。它们如同历史与现代的交响,既有古典的雅致,又不失现代音乐的细腻与敏感,使得《烟花易冷》成为一首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广泛共鸣的艺术作品。

(三)演唱情感的投入

这首歌的演唱者对节奏的掌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懂得如何通过节奏的变化来引导情绪的起伏。在《烟花易冷》中,从平静叙述到激情释放,每一个停顿与连贯都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在讲述故事背景的部分,他采用较为平缓的节奏,声音低沉而稳重,让听众仿佛置身于那个被历史尘封的古城,感受岁月的静谧;而当歌曲进入情感爆发的高潮时,他适时加快节奏,加大音量,通过有力的吐字和略显急促的换气,将主人公内心积聚的情感彻底释放,展现出一种决绝而又不失温柔的力量。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深刻理解,让他能够超越单纯的演唱,而是在歌声中倾注了自己的情感与灵魂。《烟花易冷》的每一声叹息、每一次低吟,都是他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刻诠释。正如歌曲中“烟花易冷,人事易分”这句歌词,演唱者通过自己的演绎,让听众能深切体会到世事变迁中的无奈与哀伤,以及对美好瞬间稍纵即逝的无限惋惜。

五、《烟花易冷》在“中国风”流派中的意义与影响

《烟花易冷》作为“中国风”作品中的佼佼者,不仅巩固了它在华语乐坛“中国风”流派领军人物的地位,更对整个流行音乐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这一风格的发展与成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与现代音乐语言的完美融合。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来看,《烟花易冷》是对“中国风”流行音乐的一次深度探索与革新[5]。歌曲巧妙地融合了中国传统诗词的意蕴、历史故事的叙事手法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编曲技巧,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音乐体验。歌词中富含古意的意象,如“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城郊牧笛声”,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古代东方美学的向往,也激发了年轻一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认同。演唱者通过这首歌,证明了传统与现代并不是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可以在音乐的桥梁上和谐共生,焕发新的生命力。这种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流行音乐的内涵,为“中国风”音乐树立了标杆,激励了后续众多音乐人的创作灵感。

《烟花易冷》对市场及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它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销量与榜单成绩上,更重要的是,它拓宽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国际视野,提升了全球范围内对“中国风”音乐的关注度与认可。这首歌的国际化尝试,如通过MV展现的古装视觉效果,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使得中华文化的元素以更直观、更易于接受的形式走向世界,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理解。此外,它还启发了音乐制作人、词曲作者对本土文化素材的挖掘与再创造,带动了一股“中国风”创作热潮,影响了其他歌手的作品,使得这一音乐风格逐渐成为华语乐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六、结束语

《烟花易冷》在“中国风”音乐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展现了音乐艺术跨越文化和时空的普世价值。它不仅是一次成功的音乐实验,更是情感与文化传承的佳作,为华语音乐乃至世界音乐舞台贡献了不可磨灭的艺术力量。

参考文献:

[1]白奉玄.流行音乐中“中国风”元素的运用探析[J].喜剧世界(上半月),2023(12):120-122.

[2]李鹏飞.试论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色与审美[J].文学艺术周刊,2023(12):87-89.

[3]朱奇颖,庞忠海.赏析流行音乐“中国风”歌词的意境美[J].文存阅刊,2023(05):92-94.

[4]王岳弘.“中国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征探索[J].大观:论坛,2023(01):30-32.

[5]王寒松.关于“中国风”流行歌曲发展过程的思考与建议[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3,41(02):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