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在青岛启动等
2024-08-08
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在青岛启动
近日,全国首个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启动仪式在青岛举行。根据规划,山东港口青岛港将推动氢能全链条多场景应用落地,加快建设“中国氢港”,将为全球氢能港口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中国方案”。
港口是传统能耗大户,港口的能耗又与吞吐量成正比。目前,山东港口青岛港推广应用各类港口专用氢能车辆50辆,累计运营里程80万公里,替代燃油26万公升。中国港口协会常务副会长陈英明表示,该港口建设可以显著提升港口运营质量,有效减少碳排放,加快构建制氢、加氢、用氢、氢交易的产业生态圈,推动港口氢能贸易发展。
目前,青岛港的氢能港口已取得多个阶段性成果——构建了全国首个港口低碳清洁能源供给体系、在全国率先实现港口氢能车辆规模化示范运营、在全球首创氢电耦合直流微网轨道吊、率先研制出全球首艘7000匹超大功率氢电混合动力拖轮等。
来源:《中国能源报》
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完成安装
近日,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漂浮式风电平台“OceanX 明阳天成号”在中船黄埔文冲船厂正式完成安装,这台呈“V”字形排列、搭载两台8.3兆瓦海上风机的漂浮式风电平台总容量达到16.6兆瓦,可应用于水深35米以上的全球广泛海域。
据悉,“明阳天成号”首次采用抗压能力达到115兆帕以上超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来进行浮式基础的制造,这种混凝土材料强度达到普通混凝土的4倍左右。同时,浮式基础采用预应力高强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可实现模块化设计和批量制造;还以一个漂浮式基础搭载两台风机,可有效减少单位千瓦造价、用海面积和运维成本。
据介绍,“明阳天成号”叶轮最高处达219米,空中最大宽度约为369米。整座风电平台排水总量约1.5万吨,整体拖航设计吃水5.5米。据测算,“明阳天成号”正式投运后,平均每年可发电约5400万度,能满足3万户三口之家一年的日常用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
国内首台发储合一电动张力机成功试点应用
不久前,在甘肃临夏州康乐县景古镇渭河源330千伏线路工程建设现场,国内首台发储合一电动张力机启动,通过智能控制系统进行牵引绳的展放作业,这是该设备在国内的首次试点应用。
根据现场数据显示,该设备的能量回收率达到65.5%,每小时可节省柴油22.8升,每小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9.7千克,施工噪音也从传统设备的70分贝以上降低至30分贝以下,还具有适应高寒、高热等复杂环境的能力。
据悉,张力机是电网建设中最关键的机械装备之一,它和牵引机搭档为导线提供牵引力和张力,让根根银线腾空而起。相较于传统的液压张力机,电动张力机在张力控制的灵敏度上提升至毫秒级,张力控制偏差缩小至1%,为放线提供了更为精准的张力控制,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电动张力机作为电网建设装备领域的一次革命性创新,标志着电力施工装备迈向电气化、绿色化的新阶段。
来源:《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