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果

2024-08-07赵连伟

山西文学 2024年8期

槲寄生

二〇二一年十月二十四日,我和周教授、马教授在临江市火绒沟村三社东南山坡上,见到一棵三四米高的山荆子树上,长着两簇槲寄生,一簇结的是红色果实,另一簇结的是黄色果实。

二〇二二年十一月十八日,我和马教授去红土崖镇至六道江镇那段山岭考察。站在山顶俯瞰曲曲折折的盘山公路,在最急的大拐弯处路旁有棵大青杨,树冠上密密麻麻地长着二十几个颜色较深鸟巢一样的球状物。我俩来到大树近前,发现那些“鸟巢”都是槲寄生。茎叶黄绿色,皮革一样的叶子泛着亮光,在茎枝分枝处结有晶莹剔透的橘红色浆果。细看槲寄生的果实呈圆球形,直径六到八毫米。

九月的槲寄生浆果已成熟,因为有很多树叶遮挡,很难看见它的影子。等树叶落尽了,槲寄生的果实在蓝天衬托下特别扎眼,吸引鸟儿飞来啄食,灰椋鸟、太平鸟、小太平鸟、棕头鸦雀等,都特爱吃它的果实。槲寄生的果肉很黏嘴,鸟儿吃完之后找块树皮,将小嘴不停地蹭来蹭去,就会把槲寄生果肉里的种子蹭到树皮裂缝中。也有的种子是鸟儿吃完槲寄生果实排泄到树皮上的。种子慢慢地萌发,从树皮裂缝向里生出寄生根,从树木的木质部中获取营养。种子一般要孕育三到五年,在漫长的等待中积蓄着某种力量,一旦种子感觉时机成熟了才开始萌发。

槲寄生是半寄生植物,它生命的养分,一方面仰仗寄主体内的寄生根,另一方面来自四季常绿的绿枝叶,能与太阳对话,进行光合作用。

槲寄生、大树、鸟儿在它们搭建的生态链中分别扮演不同角色,在大自然中不停演绎着,宛如一幕幕唯美动人的童话故事。

白山市周日的大集总有人卖槲寄生。我每次赶大集,见到那个卖槲寄生的摊位都要停下来,不买也要蹲下欣赏一番,闻闻那些汲取山林精华的一簇簇枝叶散发出的清爽气息。在冬天里,每次欣赏这种四季常青的植物,总有种神秘又亲切的感觉。毕竟这种在我的家乡辽宁新宾被称为冬青的植物,自己小时候也采过它,一点儿也不陌生。想来山里长大的孩子,与许多植物都有独特的交情。

软枣猕猴桃

软枣猕猴桃,俗称软枣子、圆枣子。

二〇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在临江溪谷的一个山坡上,我用树棍钩下来几颗圆枣子,已熟透发软,只是未经霜冻,果皮依然是绿色。我想分给周教授几颗,他专注于拍摄,我全吃了,香甜无比。我端详那棵软枣猕猴桃的枝叶,宛如由绿叶与金黄叶子编织成的挂毯,天然靓丽。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八日,我与几位诗友去临江岭上枫林,在树林与山顶草甸交界地带,我们找到一棵软枣猕猴桃,树叶落光,地面落叶中捡到几颗圆枣子,经霜打已变黄褐色,稍显皱巴了,不过吃起来特甜。我们使劲晃了晃树藤,又落下了一二十颗。回来后,我特意写诗记之:“都说岭上好,偶与友朋邀。牛阵盘山下,鹅群展翅摇。晃藤拾软枣,拨叶找核桃。晒尽烦心雨,暖阳把手招。”

二〇一八年十一月三日下午,诗友杨殿军带我们到市区北郊的青山湖,在湖西岸的落叶松林里,找到了他早先发现的那棵软枣藤,攀爬在一棵高大的落叶松上,能看见上面结了不少圆枣子。软枣猕猴桃仿若有意让自己的果实越来越往高处长,一代又一代的遗传基因里好似都有一句代码:“要让人类够不着。”可这次也没能难住我们,五十多岁的杨殿军自告奋勇,很敏捷地爬上树,大家惊叹不已。他在树上轻勾慢打,落下了不少圆枣子。我和其他几位同伴在树下捡,蔫巴成黄褐色,样子难看但甜软。看来圆枣子不怕冻,经过霜冻才能更甜,有如我们过的生活一样,经历得越多,品起来越有滋味。

二〇二〇年九月的一个周末,我又来山货庄周边的集市转。见到几个摊位都在卖圆枣子,其中有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身材如男人一样魁梧,穿一身绿色旧军服,脚蹬一双靴子,身旁放着一个编织袋做的背筐。她坐在马路牙子上,面前平铺的编织袋上放着刚采来的一堆圆枣子,其中有些是连着藤枝一起砍下来的,还没来得及细摘。她和旁边的熟人边卖货边闲聊:“为了这点破玩意儿,差点要了我的命。”

听了她这句话,我这才注意到她眼眉上方前额中间横着有一道很长的血凛子,一定是采圆枣子过程中,不小心从树上出溜下来时划伤的。就冲她的这道新伤,我就买她的了。称了二斤,拿回家放塑料袋里边捂边吃。

味觉记忆神奇而美好,每个味蕾被圆枣子滋润过的山里孩子,都会对它有种独特的依恋。

小时候,秋天随大人上山,见到圆枣子必采。如果它还是硬的没熟,没法吃,就采回来放在小缸里捂,有时铺些黄花蒿,用它来催熟。捂一两天,圆枣子恍如经受了一段酷刑,终于开始服输告软,这时就能吃了。到九月下旬,圆枣子熟透了,很软容易破碎,有的山民采它时,喜欢用椴树皮做的筐装它。椴树皮做的筐柔软,把圆枣子装里面,即使山路颠簸,也不会挤碎。

过去没有冰箱,山民摸索出一种用乌拉草储存圆枣子的办法。整理出一大把乌拉草,在一头系紧后平铺开,把摘好的圆枣子放中间,再把乌拉草拢起来,将圆枣子裹在里面,上头再一系,成了一个圆形的草包。通常四五斤一包,挂在屋外高处冻上。冻过的圆枣子,颜色染黄,冬天吃味道极佳。

圆枣子如果吃多了,舌头会被杀得难受,还会拉肚子,这是它果肉中含有的蛋白水解酶在作怪,估计动物们吃多了也是同样的感受吧。它通过这种酶,控制每只动物的食用量,使得自己的种子得到更广泛地传播。但孩子们禁不住那味道的诱惑,每次都是吃了很多还收不住嘴。香甜可口,汁液饱满的圆枣子,真不愧是“野果之王”。

老放山人都知道,软枣藤爬在白桦、硕桦、山杨、胡桃楸上结的果好吃,爬在红松、臭冷杉、落叶松上结的果甜度差很多。通常他们不采松杉树上的圆枣子,可能是它们枝叶密,阳光照不到的原因。

周教授常年上山,前些年见到一棵软枣藤上能结七八十斤圆枣子。在龙湾保护区,他见到一棵藤上的圆枣子能有三十斤。

那年元旦前夕,郎永生老师上老爷岭,走到半路雪太大上不去,便返回。回来遇到一棵软枣藤,好多圆枣子,连够带拽也不掉。他就砍了个大长钩子,钩下来二三斤。多少年没吃过冬天的圆枣子,太好吃了。

放山人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采圆枣子最好多去几个人,采的过程中要多发出声音,声响要大。因为圆枣子人爱吃,正在催肥抓膘准备冬眠的黑熊也爱吃。如果你不发声,只顾闷头采,一旦碰上黑熊,黑熊以为逃不掉的时候,很可能会主动攻击你,后果不堪设想。

圆枣子含维生素、糖类、有机酸及十八种氨基酸,含量最高的为天冬氨酸。除了生吃,也可做果酱、果酒、果汁、果脯、果糕、罐头、蜜饯,或用于制作糕点、糖果等多种食品。果实和根入药,可治疗消化不良、腹泻、黄疸、风湿关节痛、食管癌、热病心烦、小便不利、石淋等症。

采圆枣子卖的人有时会剩下一些烂糟糟的残果,卖不动了,便拿回家清洗干净,用这些酿酒,也有人专门收这些便宜货酿酒,圆枣子酒清甜甘醇。因为它太好喝,酒量大的人很容易把它当饮料喝。于是,有人就把用纯粮自酿的高度小烧酒兑进去,被提升了酒精度数的圆枣子酒,无形中放慢了人们喝酒的进度,毕竟好酒还是要慢慢品。

喜吃圆枣子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人为了采圆枣子卖钱不择手段。我和周教授、马教授进山,看到有人为了摘圆枣子,将软枣藤连带周边树木全都锯倒,那惨状恍如日本鬼子当年扫荡过的村庄,一片狼藉。被欲望裹挟的人眼仿佛会变成透视眼,树木、矿石、珍禽异兽、山果已被透视成了唾手可得的一沓沓钞票。现在,近一些的山里很难见到圆枣子了,它们被逼得退守到深山里。

山刺玫

山刺玫俗称刺玫果,刺玫果、刺么果也指它的果实。

哪个山里孩子没吃过刺玫果呢?没成熟时很涩,成熟后越来越甜,微酸。从老家的村子里去后山的路两旁,一丛一丛的刺玫果在绿叶丛中开出粉色的花,走在那段路上,总有种被它们夹道欢迎的感觉,多么惬意美好的时光。

八月份,刺玫果枝头上青青的球形果已全变红了,它们仿佛在不停地向孩子们传话:“你们这些小馋猫,可以吃了。”

这时它的果实很脆,用手一捏,把里面毛茸茸的种子挤出去,只能吃它的果皮。刺玫果的枝条、叶子上生有密集的皮刺,摘果子时要十分小心,避免扎手。下霜以后,果实熟透了,果皮变得黏软,口感更甜,也不好捏了,就把果实摘下来,直接放嘴里,用舌头嗍了外面的果皮吃。里面的种子外表全是绒毛毛,千万不能吃进去,粘肠子上容易得阑尾炎。郎老师说,他们村里当年有个小男孩,“整个浪”吃刺玫果,吃了不少,得了急性阑尾炎,疼得不行,只好做了手术。

刺玫果是孩子们不用进山就能吃到的果实,仿佛是大自然给孩子们的馈赠。如同圆枣子吃多了会拉肚子一样,刺玫果也有自己的防身术,大自然仿佛在告诫我们这些孩子一些哲理:不要贪心,一旦贪心就会受到惩罚;许多事情都是不完美的,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构成了完整的人生。植物身上那些不完美的部分,令它们更加与众不同和无可替代,显得更真实可爱。

刺玫果的先端都带有萼片宿存,是可以从容过冬的果实。冬天上山砍柴火,常会遇到干枯的枝条上耀眼的红果,我就会吃它甜甜的果。无疑,鸟儿们也喜爱它的果实。

刺玫果的果实含多种维生素、有机酸、山楂酸、类胡萝卜素、鞣料、果胶、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钾、钙、磷、镁、钼等,可做果酱、果酒、果脯、果糕、蜜饯等,也可提取天然色素和橘黄色染料。

花、果实及根用作药物,可治疗吐血、动脉粥样硬化、肠炎、细菌性痢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气滞腹泻、膀胱炎、月经不调等症。

山刺玫六月中旬开花,花香浓郁。人们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采它的花瓣,可直接装在塑料袋里,也有的特意带个装着糖的罐,把花瓣放在罐里,利于保存。用花瓣做花茶,做月饼、馅饼、糖三角及糕点的馅,做玫瑰酱、食品调色剂及调拌凉菜等。还可与鸡蛋一起煲汤,有种特殊的芳香气味。花还可以提取香精,其香味持续很久。新鲜果肉维生素C含量极高,一个人吃上两至三枚山刺玫果肉,就可满足人体一天的维生素C需要,抵得上二斤苹果。

长白山区与山刺玫十分相似同属蔷薇科的,还有刺蔷薇、长白蔷薇,它们的红果长椭圆形,晶莹鲜亮,老百姓也叫它们刺玫果,只是它们都生长在森林深处,尤其是长白蔷薇,一般生长在海拔比较高的地方。相比于家园周围山刺玫的半野不野,它们是真正的野玫瑰。

光叶山楂

长白山区有山楂、光叶山楂、毛山楂。光叶山楂的果球形,直径六到八毫米,成熟时呈橘红色。到了秋天,一大面山坡树叶都掉了,放眼望去,一树树都是红红的果实,与此时山村丰收的气氛十分契合,因此,老百姓就亲切地叫它们山里红。

几种山楂当中,光叶山楂的挂果期最长,除非鸟儿们将果实吃光,通常到了春天,枝上还有红果。可能是因为几种山楂当中,光叶山楂的果实最小,果梗能比较轻松地承载住它的重量,不让果实掉下来。

光叶山楂不像软枣子那么娇嫩,它具有山果的野性顽皮,秋天果实熟了,采下就可以吃,只是味道酸酸的。为了去酸味,可以拌白糖蒸着吃,但一次不能吃太多,会伤胃。上冻以后,大自然这位调味大师,会让果实变面变软变甜,口感也不那么酸了。

我十二岁那年秋天,和妹妹去太子河上游岸边一处陡山上,采了大半筐山里红,心里着实高兴,恨不得马上回去和家人分享这丰厚的果实。就在急匆匆下一个大坡时,脚下突然一滑,屁股着地身体出溜了下去,由于手里攥着镰刀,慌乱中右手掌被割伤,瞬间鲜血如山里红一样明艳。后来手掌心留下一个五公分长的伤疤,也刻下了永久的记忆。

光叶山楂的果实除了鲜食,还可做果酱、果酒、果脯、果糕、糖水罐头、山楂片等。光叶山楂的药用价值开发得早,可治疗消化不良、心腹胀痛、泄泻、腰痛、疝气、痛经、高血压、小儿乳食停滞等症。果核可制成活性炭和食品香味料。

人工培植的山楂,果实长得很大,把大山楂清洗干净,用细杏条穿起来,一串一串的,将冰糖或白糖熬成糖浆,把穿好的山楂串在糖浆中蘸一下,给山楂串穿上糖衣,就成了糖葫芦。歌里怎么唱的?“都说冰糖葫芦儿酸,酸里面它裹着甜,都说冰糖葫芦儿甜,可甜里面它透着那酸。”

又酸又甜的糖葫芦,在长白山区人人都喜欢,孩子们吃它是为了解馋,大人们吃的是那一份无法抹去记忆的经典老味道。

山荆子

二〇一六年五月十四日,正是山荆子花期最茂盛的时候,整个树冠全是白花,那种热烈的氛围会感染到每个见到它的人。

山荆子开花晚,花期长,它雄心勃勃,用自己攒了秋冬两季的激情,把长白山的春天和夏天都编织成它的花季。等到花儿谢了,小绿果就显现出来,不久就变成红色。它的果就是到了成熟的时候,味道都会酸涩,直到下霜之后才会变得微甜,好吃多了。

山荆子俗称山定子、山丁子、糖李子。我老家都叫它糖李子。小时候秋天上山采野果,总会采些糖李子,因为通常它的树不高,小孩也能够得着。再就是一簇一簇的糖李子果如同它的伞房花序一样招展可爱,味道虽然酸且干涩,毕竟是野果的味道,只要是野果,都是山里孩子喜欢的。采回来后,母亲选一些光溜的,摘去果梗,洗干净放盘里,撒些白糖。然后放在锅里蒸熟,糖李子就变得绵软甜蜜,摇身一变,仿佛成了另外一种果。在山里孩子的记忆里,糖李子有两种味道,皆是美好的。

四奶奶不嫌麻烦,采回糖李子后用水洗净,晒干水分,用小缸或坛子在阴凉处密封两到三天。待其困熟后,全部捣碎,添加适量凉开水,挑出果核和果皮,静置存放。待到水与果肉分层,分几次将水倒出,剩余的水用棉布吸出。随后拍饼,大小同黏火烧一般。最后晒干,通常四五天才能干透。四奶奶会把做好的糖李子饼分给亲属一些,剩下的放到棉布口袋里储存好,等到过年时吃。

糖李子分布很广,在大、小兴安岭,以及内蒙古东部都有分布。大兴安岭地区气候更寒冷,野果种类相对少一些,糖李子果更显重要,尤其受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的偏爱。鄂伦春族秋天将糖李子采回,把果梗拽掉,洗干净,把它们放在一块板上,用擀面杖擀成大饼,把大饼晒干了,就能当成切糕了,冬天里更是上好的美味点心。还有的用它做果糕、果脯、果丹皮、果酱、果冻、果羮、罐头,还可做果汁饮料、果酒等。周教授在嘉荫、黑河和长白县十四道沟,见到过糖李子的变种,它的果明显大一圈,直径近一公分,吃起来更实惠。

糖李子挂果期长,果红且密集,似乎是专供鸟儿们冬天来聚餐的。当然,鸟儿也不能白吃,它们懂得感恩回报。鸟儿吃了果实以后,会消化掉种子里面抑制萌发的物质。鸟儿在排便的时候,等于又给它追了一次肥,鸟儿对种子也真够意思。鸟儿在觅食、迁移过程中,把糖李子种子传播得很远。

松鸦是勤劳的鸟,郎老师曾见到松鸦叼着一串串的糖李子,储藏在苞米叶子和秸秆的夹缝中间,有时叼来一串,有时叼来一粒,来来回回,不知疲倦。它把苞米当成了树,它想不到农民收割完苞米,这些存货就找不到了,可怜的松鸦白忙活了。郎老师还见到松鸦叼着紫椴的果实,一串一串地挂在树杈上,恍似一堆美感十足的天然工艺品,想不到松鸦不但勤劳,还是个艺术家。

【作者简介】赵连伟,辽宁新宾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作家》《解放军文艺》《散文海外版》《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黄河文学》 《草地》 等期刊。著有散文集《我见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