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绘画元素对中国画艺术趣味的影响探讨

2024-08-06孙希娟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4年6期

摘 要:虽同为绘画艺术,但东西方文化的迥异性,造就了各自绘画艺术的独特形态。西方绘画倡导写实主义,利用焦点透视法,注重对光影的描绘,让绘画作品更富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中国画注重抒情达意,在“似与不似”之间展现独特的意象魅力。相比而言,中国画重意蕴,西方画重严谨。中国画在吸收西方绘画元素的过程中,诞生了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中国画;西方绘画;艺术趣味

绘画是视觉艺术,更是人文、情感、精神交织的综合体。站在对比鉴赏视角,东西方绘画艺术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中国画以墨、颜料和水为媒介,利用毛笔在纸或绢上作画,刻画不同的物象,表达画家的意念情感;西方绘画更主张写实性,运用透视、焦点、光线等技巧,最大化地再现真实的场景。显然,中国画以写意为上,对线条、笔墨、色彩等造型语言更强调“以形写神”;西方绘画以写实为上,不同技巧手法的运用以展现真实的主体形象为目的。在绘画领域,中国画家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绘画元素及技法,将之融入创作实践中,以丰盈中国画的艺术内涵与视觉形象,推动中国画的改革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画的艺术趣味将会受到影响。

一、西方绘画元素与中国画艺术创作的差异性

受历史、文化的影响,中西方绘画艺术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写意性是中国画的显著特色,与儒家所倡导的“含蓄”“中庸”等美学思想有关。相反,西方绘画更强调写生,以描绘真实的环境、自然为特色[1]。如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绘画、尼德兰画家的风俗画、荷兰画派等,更倾心于对市民生活场景的描绘。

(一)在线条与块面运用上的差异

“以线造型”被认为是绘画艺术的最基本表现手法,无论是在中国画还是在西方绘画中,线条的运用在构图、表达主观意念和情感方面均具有广泛的共性。在中国画中,线条的造型功能更强,可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变化来提升画作的视觉感染力[2]。比如在元代画家黄公望的《水阁清幽图》中,通过对线条的运用来凸显山石、树木、房屋等多样造型,线条让远景具有明朗的走势,让近景变得简约、工整,使整幅作品传达出淡然、静寂的心境。在西方绘画中,线条虽然应用较多,但多用于表现轮廓,鲜有对造型的描绘。西方画家更热衷于利用光和影的处理手法,借助于块面来表现物象的质感,呈现出光影对比的视觉效果。比如,荷兰画家伦勃朗多选用黑色或黑棕色作背景,在《夜巡》中,其将光用在人物的身上,以刻画视角中心,利用明暗对比烘托光影氛围。

(二)在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色彩是绘画中的重要元素,中国画与西方绘画在色彩运用上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画对色彩的选择以物象的固有色为主,对物象所处的环境、时间等要素并不关注。如在文人画中,色彩的运用多强调概括性,利用墨与色来构筑画面整体风貌。对于墨,通过水的调试,可使其表现出干、湿、浓、淡等不同效果。同样,从艺术视角看,中国画的用色并不完全做到与自然本色一致。谢赫提出“随类赋彩”理念,指将不同的物象按照其本身的色彩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画家在作画时,要根据不同物象选择相应的色彩[3]。与中国画的用色相比,西方绘画的用色更强调立体感、丰富性、主观性。一方面,西方绘画在描绘自然景物时,利用光、色的综合优化来呈现丰富的视觉主体;另一方面,西方画家对色彩的运用有较强的主观性,不同绘画流派对色彩的选择具有较大差异。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等人重视基于现代解剖学的绘画技法,在色彩运用上更强调真实性,以构建三维视觉空间;提香对色彩的运用在其不同时期风格变化较大,中年时期的提香更倾向于鲜亮的色彩,善于精描细画,发挥色彩在作品中的独特视觉感染力。

(三)在透视关系上的差异

应用透视法是西方绘画的显著特色,其通过不同视角、方位来审视客观世界,进行二维转换并得到自然物象。在中国画论中有对透视关系的记载:南朝宋王微在《叙画》中提出“目有所极,故所见不周”;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三远”透视法,后被韩拙补充为“六远”透视法;沈括通过对透视法的全面梳理,提出“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利用俯视、鸟瞰手法,以高观下,山川之景尽收眼底。中国画创作中亦有对透视法的运用。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对都城汴梁的城市面貌进行了生动描绘,不同区域人物多样,且有桥梁、城楼、船只、牲畜,这些统统绘于一个画面。在构图上,远景、中景、近景各异,疏密有致。同样,在中国画中也有不用透视法的画作。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画中布置多个场景,每个场景都有人物主次之分,且打破了时间概念,富有艺术创造力。中国画对透视法的运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利用画面构图及不同的观察视角,彰显了先人的创作智慧。对西方绘画而言,透视法的运用很广,尤其是在画面构图中,精准的透视法让画面更严谨、更逼真。以《最后的晚餐》为例,该作品利用焦点透视法,对不同人物进行细致刻画,利用对称、均衡的构图揭示每个人物内心的情态。

二、中国画家对西方绘画元素的探索与借鉴

西方绘画元素在中国的传入对中国画家带来了较大影响,很多中国画家开始学习、借鉴、运用西方绘画元素来改革中国绘画实践,并取得了较大成效。

(一)对西方绘画写实主义美学思想的借鉴

中国画家在探索应用西方绘画元素时,从中获得了绘画技艺的革新与感悟。康有为、鲁迅、蔡元培等人倡导学习西方绘画理论及技法,另外,徐悲鸿、刘海粟等人将西方美术手法应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利用光色融合,增强中国画的视觉表现力。徐悲鸿借鉴写实主义造型方法来弥补中国画的不足,他认为:中国画强调临摹、模仿,创作技法相对古板,特别是在山水画创作中,题材、内容多陈旧,没有新意;中国画过于追求意境表达,忽视对真实面貌的呈现;在绘画理论上,中国画在空间、远近、明暗、层次等方面存在短板,缺乏投影理论的支撑。徐悲鸿在对西方绘画元素的探索中,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4],即将西方绘画中的有益技法、理念应用到中国画创作中。其《漓江春雨》《风雨鸡鸣》等画作,在构图、笔墨、色彩等方面借鉴西方的写实主义手法,展现了中国画的灵动与洒脱,让中国画兼具东西方艺术精华。

(二)对西方绘画科学严谨手法的借鉴

梳理西方绘画元素,可知科学性、严谨性是其特色之一。中国画家吸纳西方绘画科学严谨的创作理念,赋予中国画更加新颖的精神特质。比如,方君璧最早在法国学习油画,了解和掌握了明暗、透视等西方绘画技法,同时受国学、老庄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她积极探索西方绘画技法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应用实践,尤其是将西方解剖学、透视学等原理直接融入国画创作,在不断精研与摸索中走出了一条“借西方之笔,画东方之韵”的绘画之路。其作品《吹笛女》作为第一位中国女性画家的作品入选了“巴黎美术展览会”,另外,国画《猫》《晨妆图》,油画《浴后》《牡丹》等作品,选材视角独特,画面新颖,意趣纷呈。同样,林风眠从法国求学回国后,致力于对中西绘画风格的融合探索。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理念,极力引入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思想,在色彩、笔墨、构图、光影等方面融汇中西,让民族传统绘画艺术大放异彩。李可染通过对传统中国画创作手法的反思,对传统山水画的观察视角、方法提出质疑,主张借鉴西方绘画写实手法,挖掘自然美的艺术特质;在笔墨韵味上,通过中西融合,弱化线条的地位,提升水墨渲染的视觉效果,尤其是巧用明暗关系,加持皴擦手法,让中国画墨色层次更强,虚实变化更有意韵。

(三)对西方绘画焦点透视的借鉴

在构图上,西方绘画以科学、严谨著称。画家王佰如深入探究西方绘画元素及技法,采用兼容并蓄手法,借鉴西方绘画焦点透视手法,将之融入创作中。在《老街》作品中,其将城市街道作为中景、近景,采用焦点透视手法来描绘;在远景描绘上,融入散点透视法,二者相融互补,让整个画面情景交融,富有视觉冲击力。同时,画家抓住中国画笔墨的独特性,施以不同的力度,对物象进行精雕细刻,发挥宣纸的渲染作用,使国画韵味更强。在造型手法上,既有写实法,又有写意法,赋予作品形神兼备的视觉韵味。观察整个作品,犹如身临其境。写实与写意的融合,为中国画创作注入了新奇魅力。绘画艺术中不同技法、理念的运用,可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互鉴。中国画重意境美,讲究写意表达;西方绘画重真实,强调写实表达。中西方绘画技法的融会贯通,能提升绘画作品的美学内涵。不同绘画元素及技法的融合,推动中国画艺术走向更宽广的天地。

三、在传承与互鉴中保持中国画艺术本色

借鉴西方绘画元素,使其在艺术性、趣味性方面为中国画艺术创作提供滋养,彰显中国画鲜明的文化特质。徐悲鸿强调立足国画传统、吸收西洋精髓,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在保持中国传统精神的同时,还要借鉴西方绘画的有益元素,更好地保持中国画的艺术本色。

(一)保持笔墨精神,强化中国画艺术特质

中国画创作中,笔墨是重要表现元素,勾、皴、点、擦等笔法,以及染、泼、烘、积等墨法,代表了中国绘画所特有的笔墨精神。笔与墨的相互配合,以墨来显笔意,以笔来绘物象,共同打造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象。对笔墨的运用,中国画家要继承笔墨精神,并借鉴西方绘画元素,来提升中国画的艺术趣味。徐悲鸿强调“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其体现了线条的运用与技法,也是西方绘画的重要方法之一。将素描引入中国画创作中,挖掘素描在中国画造型艺术中的优势,借助于素描的明暗变化,渲染笔墨意境。分析素描中线条的运用特征,能发现线条本身多用于表现物象或明暗关系,对比中国书法中的线条书写性,线条还蕴含独特的人文寓意。中国画要深入挖掘线条的生命力与人文寓意,展现中国画的气韵和气势。相对而言,西方绘画弱化了线条的功能,中国画要将素描中的线条转换为书法中的线条,并运用西方绘画光影技法来丰富中国画的光影效果,呈现更为达意传神的作品。

(二)保持尚意境界,强化中国画的艺术精神

中国画的最大特色是对意境的营造,利用虚实变化,将画家的思想、情感融入画面空间布局中,带给观者无限的想象。中国画的意境,体现在“有”与“无”、“多”与“少”、“动”与“静”等方面,也是画家寄情于画的重要手法。意境美为观者提供遐想空间,也赋予中国画独特的民族特色。从文化源流看,西方绘画与其民族精神、审美文化有直接关系,在绘画实践中更倾向于写实,而中国传统文化中,意象审美、意境营造是重要特色,故写意性表达成为中国画的重要艺术手法。在借鉴西方绘画元素时,要保持中国画的写意特色。如画家钱慧安,其工笔人物画将西方的比例、透视等技法融入其中,在人物面部刻画上巧用中国画“留白”手法,使作品富有写意与写实之风,既刻画出人物的精确、立体感,又传承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5]。另外,钱慧安在用笔上,人物勾勒多一气呵成,且善用枯笔,对人物的描绘展现了中国画大写意的传神特征。

(三)保持气韵生动,强化中国画的气韵美

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六法”,其中,气韵为首。所谓的气韵,即作品所展现的某种情态或生命力。气韵是两个概念,“气”体现勃发的生机与活力,“韵”体现情态。中国画中的气韵美是构成传神的重要条件。在中国画创作中,笔墨的运用要抓住气韵美,赋予作品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董其昌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对西方绘画元素的借鉴要遵循中国画的气韵美,在用笔、构图、用色、用墨及融入创作旨趣中,要保持作品的气韵美,展现中国画的独特气韵之妙。徐悲鸿擅长画马,有立马、群马、奔马等不同形态,其在马的构思、布局及技法运用上,既凸显了西方绘画的精准性,又不失中国画的气韵美。

四、结语

中国画在艺术趣味上保持着中国文化精神,重笔墨、意象、精神,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同时,中国绘画更蕴含丰富的哲学省思,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科学性、严谨性,将“艺”与“道”融为一体。“人品不高,落墨无法。”从笔墨精神延伸到画家的人品风格,拓宽了中国画的文化内涵与维度。新时代,坚持传统文化根脉的创作理念,要积极学习、借鉴西方绘画元素的精髓,以之弥补中国画创作中的不足,赋予中国画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和艺术品格。

参考文献:

[1]曹斌.写实与意象:新时代中国画“视觉图像”的构建[J].中国美术,2023(6):16-20.

[2]宋嘉祺.中西方绘画中线性艺术表现的差异[J].艺术研究,2023(4):62-64.

[3]赵红云.中国画花鸟画的“意写观”的辨析[J].国画家,2023(5):67-69.

[4]陈冀达.浅谈中国画“形与神”的和谐[J].中国民族博览,2023(5):188-190.

[5]梁栋瑛.色彩在中国画人物创作中的运用技巧分析[J].色彩,2023(9):119-121.

作者简介:

孙希娟,博士,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