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背后的文化基因

2024-08-05欧迪雅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6期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青年一代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大。年轻人亚健康问题突出、不良生活方式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加剧、对居民关于精神文化建设需求的忽视,这一系列问题带来的是国民幸福指数的直线下滑,使得人们日益渴求回归心中所望的灵动乡野,逃离现实,迫切寻找可让心灵喘息片刻的乌托邦。无论是城郊人口还是城市人口,其对生态、健康、可持续的地域性滨水景观的需求在显著上升,同时,如何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内心感受,成为人们日益关切的议题。

关键词:文化基因;设计美感;地域文化;滨水景观

一、设计、文化与美

文化基因的不同导致了不同民族进入文明阶段的路径不同。城市的形成是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显著标志。城市空间是社会、经济、文化、历史以及各种活动的载体。论及城市空间,“设计”二字便映入眼帘。城市空间的设计体现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渗透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是指设计师有目标、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性的创作与创意活动,以此来满足预想的欲望和需求。此外,设计还是通过物质表现形式来联系自然与文化的纽带。就此而言,设计与文化密不可分,设计背后往往蕴含着地域性、社会功能、环境功能等众多方面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极其抽象的概念,当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其具体化的时候,会习惯性地将目光投向设计的本土地域之中,甚至是场地的悠久历史之中。博物馆是古今文明的集大成之地,亦是一个十分鲜明的设计参照物。博物馆是众多设计师寻根溯源的场所,是寻找灵感、延续文脉的逻辑所在。将地域文化与本土设计相结合的作品,往往会更受大众青睐。

美同样是一个抽象概念,如园林设计师和景观设计师将设计美感具体表现于他们的设计之中时,往往习惯追求园艺之美。将视角投向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洛可可时期,可知国外建筑和景观设计大师们在设计景观时,通常注重几何图形的表达,追求几何之美,以此象征权力。与之相比,中国的园艺景观之美可看苏州。苏州的园林景观往往是一处住宅配一方园林。按照儒家文化,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可转化为理智、有序的空间,但苏州园林体现的则是完全的自然与自由。通过拱门与拱门之间转换空间形态与布局,这可以是儒家的“兼济天下”,亦可以是道家的“独善其身”,将一幅幅山水画蕴藏于园林构建之中。中国的园林不仅仅是在为个人生活所需而建,更是为了满足精神的需求,治愈人们的心灵,连接自然,塑造自然。

这些文化与美,自然都可成为设计师在开展设计活动时的追求。在此基础上,本设计所追求的是将地域文化之美融入设计之中,并引领城市中饱受工作压力折磨的青年人回归朴素的灵动乡野,拾起自然之中那些被遗忘或被丢弃的人、事和自然之物的美。这是设计师从自身出发对设计场地的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对人们生活的理解,更是一种对文化的深刻理解。作为这种设计理解的表达,南京江心洲绿丝绦景观设计是一个设计实验,想要借此设计案例来分析哲学背后所蕴含和折射出的地域文化之美。

二、南京江心洲绿丝绦景观设计

(一)场地概况

江心洲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作为一个岛屿存在于江水之中,故得名江心洲。其四周为江水所环绕,北面眺望长江大桥,南面望向长江三桥,东面与之相隔的便是河西CBD。江心洲与市中心的直线距离仅有6.5千米,故城区中的人们来此观光、游赏十分便捷。2008年,中国和新加坡达成共识,选址当地开发建设“新加坡·南京生态科技岛”。江心洲整体形状如同飘落在江水中的一片树叶,岛内气候十分湿润,空气质量极佳。

1.场地优势

得天独厚的滨水地理优势,使其成为繁忙上班族的周末好去处。相比对面河西中央商务区的繁华生活圈,江心洲(图1)的生活环境尽显原生态特色。

2.场地不足

第一,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图2),服务设施不够完备,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考虑所处地域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共生。

第二,旅游设施简陋,旅游景点单一(图3、4)。观赏游玩的位置较为分散,旅游路线缺乏整体规划与布局,引流路线也不够完备。旅游开发不够完善,旅游景点缺少特色。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江心洲的地域文化特色,在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设计场地,进行有章可循的设计开发。

(二)设计内容

1.设计原点及溯源

长江中下游江心洲的形成与泥沙和水文有着不解之缘,其在宋代就已基本形成了如今的轮廓。清代以来,大量安徽无为籍居民登上江心洲并在此定居生活,直至现在,岛上的一些居民仍然保持着无为的民风民俗。20世纪90年代后期,江心洲重点发展葡萄种植业,该产业让这座几近被众人遗忘的小岛渐渐被人们重新看见。随着时代的更迭,洲上的基础设施日渐完备,但沿岸滨水景观设计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

江河对岸,当今正处于轰轰烈烈的城市建设高潮之中,但这种记忆是稍纵即逝的,由于其中所掺杂的极端的现象,甚至连亲身经历过的人也会怀疑其真实性。饱受生活压力压迫的青年群体更多地渴望实现心灵的回归,远离城市生活的喧嚣,回到他们心中所想所念的灵动乡野。故以此为设计原点,在结合地域性文化的基础上,将社会功能融入设计场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功能分区

场地选址为三面临水的岛屿前端部分,设计规划的主题为滨水景观。总体来说,将设计场地分为田园牧歌互动区、星空野营活动区、欢乐草坪运动区、绵延历史沉浸区、极尽游乐体验区和滨水休闲区六大部分。

田园牧歌互动区意旨回归原野生活,可细分为种植体验区和花海观赏区。星空野营活动区会设置露营场地、房车公园等活动区。欢乐草坪运动区域是整个场地中的活跃地带。俞孔坚教授曾说过,生态与发展是不矛盾的。欢乐草坪不仅给平静的岛屿带来了活力的生机,也使得更多青年一代愿意驻足于此,在草坪上进行露营、篝火等娱乐活动,岸边的景观草坪能够提升整个场地的宜人性,也为游客提供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就绵延历史沉浸区和极尽游乐体验区而言,将结合南京六朝古都的文化,提取城墙元素,将其融入栈道和自然休憩场地的设计之中。滨水休闲区设计(图5)了水上集市和观赏区域,这是场地设计的主体部分,因为被绿植环绕的滨水景观区域对缓解人们内心压力的作用更强。可展现不同场景的滨水景观对游客会产生不同的心理作用。经过相关调查研究,行人视线会更加偏向于开敞式的滨水景观空间,因为开敞式滨水景观空间可以提供给游人更加分散的景观观赏点,其压力缓解效果更佳。

随着公路建设和大桥的落成,江心洲的许多码头纷纷停渡,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就渡口而言,会保留原有的渡船并设计属于江心洲的创意标记,以重新唤起人们对江心洲渡船岁月的记忆。游客们步行至此,可拍照打卡,以便往后追忆曾在岛上的悠闲时光。

三、地域文化在设计中的体现

(一)结合文化基因,打造滨水景观文化带

江心洲水网四通八达,拥有超长的水岸线及硬质驳岸景观。如今,部分老一辈的岛民仍会下河取物,岸边零星可见的是劳动人民搭建的简易的亲水平台。人们与河岸的交流日渐频繁,加大了滨水景观建设的需求。另外,场地原有的过多的硬质景观,使小岛变得生硬冰冷。

江心洲地处六朝古都南京,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其本身也有宝贵的渡口文化。在场地中的绵延历史沉浸区,可将南京的城墙文化与场地设计相结合,以此设计文化墙和公共座椅;提取江心洲的渡口文化元素,创立专属于江心洲的周边文化符号,并印刻于每个廊架、文化石之上。这样,游客在步行于滨水沿岸时,可一边感受江风,一边得到文化的洗礼。另外,能搭配当地常见的水生植物,使小岛重新“呼吸”。

全球化进程的脚步从未停歇,我国各地的本土文化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青年设计师,我们不仅要深刻了解民族文化,展现民族自信,而且要积极地将设计场地的地域文化融入设计之中,使文化特色通过与城市景观融合,得以延续和发展下去。

(二)突出地域文化元素,建设多样化功能区

滨水景观的设计首先要以自然环境为依托,尊重原有的环境基础,在不破坏地域构造的前提下,努力协调城市界面与滨水景观的关系。在设计滨水景观的过程中,可适当融入地域文化,将当地的民风民俗、美学要素和民族特点等融入其中。滨水景观的建设不能只关注人们的功能性需求,其物质环境空间的打造还要结合自然环境中的有机形态,包括地势地形、景观小品的尺度感等。设计中,还要注意保持内外环境协调一致,如田园风光策划、景观节点设置、活动广场设计等。

滨水景观的设计离不开对场地文化的提炼,可将场地文化基因转译并融入景观设计之中,从而增强设计的历史真实性,强化历史感,让其景观形象与文化、环境背景和谐统一。

(三)优化滨水生态环境,形成全域游赏氛围

滨水景观包括自然生态空间和人造景观空间。滨水自然生态环境主要的需求正是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需求,围绕人群所设计的生态景观是最值得赞叹的。滨水生态环境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发展是当今社会所达成的共识,所以二者并不矛盾。因此,建设滨水景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尊重地域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滨水景观环境的“面子”,人文底蕴是滨水景观环境的“里子”,“里子”“面子”都要兼顾的情形下,才能够形成全域化的观光氛围,实现游人心灵的放松。

四、结语

地域文化是景观构成的基础,人们的乡土情怀由此被激发,同时亦能唤醒人们的文化认同感。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从未停歇,作为青年设计师,我们所要坚持的不仅仅是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建设景观,在关切群众心理需求的同时,也要追寻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将此融入设计之中。本文以南京江心洲绿丝绦景观设计为例,详细分析了设计原点、功能分区及地域文化的融入策略,并将其运用到滨水景j29N1TpTrGChTZznFHrRNvqYPFiMXjAyBvSQqtioM4w=观的建设中,以此设计为切入点,探寻滨水景观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鹤龄,王军,袁中金,等.文化基因的谱系图构建与传承路径研究:以古滇国文化基因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5):90-97.

[2]毕明岩,袁中金,韩博,等.乡村文化基因传承的规划路径:以江南地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2:552-561.

[3]蒋思珩,樊亚明,郑文俊.国内景观基因理论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1(1):84-91.

[4]波拉克.解读基因:来自DNA的信息[M].杨玉玲,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

[5]赵传海.论文化基因及其社会功能[J].河南社会科学,2008(2):50-52.

[6]刘沛林.中国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构建与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1.

[7]魏昀赟,高云鹏.文化基因图谱构建与数字化传承路径研究:以灵水村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为例[J].创意设计源,2021(2):58-62.

[8]俞孔坚.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中山歧江公园设计[J].新建筑,2001(5):17-20.

[9]乌再荣.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苏州古代城市空间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9.

[10]霍艳虹.基于“文化基因”视角的京杭大运河水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8.

[11]俞孔坚:生态与发展并不矛盾[J].检查风云,2024(7):5.

作者简介:

欧迪雅,苏州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