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艺术精神探析
2024-08-05张子航周航超
摘 要:中华大地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样优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中孕育出的古典园林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独树一帜的。中国古典园林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人合理运用了巧妙的艺术手法和营造形式,突出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其中,中国古典园林中包含的很多有关精神层面的问题值得去探讨、分析。围绕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艺术精神展开论述,分析和阐述中国古典园林景观营造过程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探索古人对中国古典园林在艺术精神层面的追求与呈现方式,进一步剖析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哲学思想
中国古典园林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历史记录可追溯至商周时期。这一时期有了囿的出现。囿最初是指在辽阔的森林里放养动物或是种植果树的地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蕴含我国古代佛教、道教、儒家等诸多流派的思想体系。艺术精神更多探讨的是艺术发展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美学内涵,而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也涵盖了精神层面的内容,同样值得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作为古代皇室贵族、文人、士大夫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场所,其营建形式是将自然景观微缩、重构,将建筑或构筑物融入自然环境。中国古典园林在营造过程中基本都会遵循“师法自然”“巧于因借”的手法,同时也会注重对文人精神的情感表达。“师法自然”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巧于因借”则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来达到人和的目的;以人为本则更加突出文人精神的价值追求,以此来突出园主人的审美情趣和个性表达。
一、“师法自然”——将生活融入自然
(一)“师法自然”的哲学观点背景
老子云:“道法自然。”其思想背后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师法自然”就是在老子这句话的基础上对造园艺术的要求,其中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强调园林景观营造时的整体布局必须充分考虑自然环境。水体与山林之间达到平衡状态,假山中峰、涧、坡、洞的各大景观元素有机组合,符合自然界中的客观现象规则。二是单个的景观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形式要充分考虑客观规律。如山石的堆叠、岩石的纹理脉络、水体的曲折都要合乎情理,顺应自然规律和地势起伏。道家思想把道作为世间万物的本源,即创造大千世界的根本源泉。作为世界本体的道,是自然孕育的结果,所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应遵循客观规律的发展方向。古人对待自然的心态值得我们学习。将自然作为探索世界的老师,合理运用各种自然环境和自然现象来达到顺应自然、为我所用的目的。这种观念在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中均有所体现。在布局方式上,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园林大不相同。西方园林最初也是用来种植植物和圈养动物的场所,但是在植物种植中讲究对称,追求秩序感,而水体多用于灌溉植物和喂养动物,因此都是通过人工挖掘而成,最终组成排列有序的水渠。中国古典园林更多的是因地制宜,通过模仿自然的手法来营造与自然统一的园林景观,成为高人逸士用来陶冶情操、抒发情感的场所。这样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中西方文化起源差异和发展方式。西方园林以实用为主,进行园林景观布置的场所也多用于集会。中国古代经历了几千年农耕文化的熏陶,人们在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
(二)“师法自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这一思想最早是由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庄子提出的。庄子主张崇尚自由,认为只有精神通达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精神的宁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在此之前,人们对事物认知有一定的局限性,很多未知的事物或事件都没办法用文字和科学的方式去解释。而《周易》作为古代的百科全书,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对自然经验的归纳整理找出自然的秩序,运用八卦来推测社会和自然现象。人们在这个时期依然停留在认识世界的阶段,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要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者模仿自然形态对园林进行布局和设计。在植物的选择方面,十分重视植物的季相性;在修筑园路时,在格局上不求平直宽敞,但求曲折自然;在材料选择上使用木结构框架将建筑与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同时也体现了传统观念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将人的动静合于自然的动静之中,将自然之景融入生活之境。在园林营造过程中,古人总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有自然风貌,或者营造与之相似的人造景观。叠石筑山理水是相辅相成、彼此呼应的造园艺术手法。造园者通常先叠石成山,然后再营造水系,最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地。在筑山、理水过程中经常会考虑到一池三山、曲水流觞的形式,这样的形式就是对自然环境的人为再现,来传达“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苏州古典园林留园的营造,充分说明了古人对待园林景观的自然观,不仅对园内的建筑进行设计,同时对园内的植物进行规划,使其一年四季有不同的景物特点,顺应自然发展规律。首先,造园者会考虑到天时。要考虑园林的宜居性,就必须对四季、日夜、动静等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合理安排。同时,造园者还会考虑到地利。他们十分重视园林建筑与周围环境,如假山、水池及植物间的关系,及建筑营造在园林设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园林的景观营造属于自然美范畴,而因地制宜地合理安排布置建筑,能够真正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这样符合天时地利的园林营造才能让游园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达到人和的境地。
二、“巧于因借”——借自然之景引入园中
(一)“巧于因借”的哲学观点背景
“巧于因借”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园冶》这本书中。其艺术手法被应用在很多古典园林的营造过程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古典园林在设计过程中就充分考虑到它的内涵,尽可能利用地缘优势,来营造园林景观。既不能任其园林景观肆意生长,也不能过多干预,使人一眼看出是人造景观。在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通常都会考虑到原有地形给园林营造带来的局限性。《考工记》就曾提出“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要充分利用地理条件去尽可以地丰富和完善园林景观。在筑山环节都会考虑到景观空间从远到近的空间秩序性,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原有风貌,往往会使造园工程简化,省时省力。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完成筑山、理水工程,将园外之景引入园内,园内之景又是园外之景的一部分。苏州沧浪亭就是比较典型的案例,将园外之水引入园内,巧借园外之水,与园中之山共筑园林山水。
(二)“巧于因借”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古典园林的营造过程,必须考虑到很多因素。不管是对地理现状的分析,还是对气候植物的分析,都应充分考虑。最初的园林营造只是对原有景观的复刻与再现,其营造形式只是简单直接的写实取法。但随着人们对古典园林的认识不断深入,园林景观的营造越来越突出个人风格,会充分考虑到园主人的个人喜好和精神追求。其园林景观中的建筑物由最初的只注重功能的观景平台,演变成景观的一部分,由观景点演变为景观本身。以苏州拙政园和留园为例,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其园内由东、西、中三个花园空间构成,在中华园中有一舫式结构建筑,名为香洲。香洲有两层楼舱,二楼名为澄观楼,与南轩一纵一横隔水对望。由于两建筑之间水体较窄,两建筑在观感上略显拥挤,会影响到游园者的空间感受,因此在香洲船舫内放置了一面大镜子,通过镜子映射对面景物,巧妙地利用镜子的反射拉深景深,能够改变原本拥挤的视觉感受。位于苏州阊门外的留园,其园林紧邻于邸宅之路,巷道长50余米,又夹于高墙之间。这样的条件不利于空间景观的营造,而匠师却“巧于因借”地利用巷道入口、前厅、巷道、天井这四个空间的大小、方向、明暗之间的对比,将看似深暗、呆板的空间转化为别有洞天的景观。这两个例子借“不利”化“妙想”的景观营造,更加体现了“巧于因借”的独到之处。
三、“以人为本”——注重文人精神的价值
(一)“以人为本”的哲学观点背景
“以人为本”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最早可追溯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虽然社会秩序混乱,战争频发,但是人们思想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对音乐、绘画、书法、文学更加重视,并出现了一批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文人士大夫。这些文人士大夫根据自己个人喜好修筑小型庭院,其修筑的庭院景观区别于皇家园林的恢宏壮丽,更多的是将个人喜好和思想情感融入私人园林景观,以此突出园主人的个人志向和独特追求。文人园林与文人画一样都追求意境的表达。所谓意境,就是通过有限的物象来表现无限空间遐想的一种表现手段。古人在进行艺术创作中通常讲究意境,这种意境的表达体现了创作者的文人情怀。他们更加注重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来寻求心灵的安慰。这种文人精神通常在古人绘画、诗歌、哲学思想等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在古典园林营造过程中,同样也非常注重意境表达。
这种意境的表达往往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在园林山石、水系修筑中讲求秩序感,来抒发造园者对自然的向往,突出“师法自然”的思想追求。一池三山的营造形式就能很好地突出意境。其中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瀛洲、蓬莱、方丈三座仙山。相传仙山中有仙人居住,而仙人则有长生不老药。这样的传说故事给后人留下了无尽遐想的空间。在景观理水时通常会追求曲水流觞的营造形式,突出景观的自然属性,表现错落有致的意境之美。二是通过植物配置来表现一种人文品质。如《荀子》中有“至于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可谓得其真矣”。这段文字就将松柏苍劲耐寒的自然属性阐释为“得到真谛”。古人喜欢赋予植物以内在价值。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就体现出莲花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搭配凸显园主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这种搭配也是建立在既定自然环境合理搭配的基础上的。如竹象征气节高尚、虚心谦逊,菊花象征隐逸清高、坚强正直。为植物自然属性赋予一定的象征寓意,通过不同植物的搭配来体现古典园林中的文人意境。古典园林的营造不是对各种造园元素的随意堆砌,而是造园者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情感表达。通过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形式,使景物和造园者的情感交融在一起,最终构成古典园林重要的情境之美。
(二)“以人为本”在古典园林中的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表达,一方面是运用植物、山体、水系来构成虚实结合的人造景观,水中的倒影、山石的重叠在不同的时间段形成不同的视觉效果,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另一方面,造园者运用隔景、借景、分景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来丰富空间层次。在道路设置过程中,通常采用曲折的路线。在当下来看,曲折的路线并不符合行为心理的需求,但是这样的道路设置能够营造出曲径通幽的意境。猜不到道路的尽头是什么样的景观,使游园者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感受。
古典园林的营造有很多突出其意境表达的规律,与山水画的创作有着非常相似的表现形式。在山石、建筑营造中讲求疏密,在植物搭配时要突出个人志向,起到托物言志的效果,通过虚实结合的形式营造出一种自然和谐的意境。古典园林拙政园中有一座廊桥叫小飞虹,站在桥上观看远处的景色有着非常丰富的视觉感受。桥四周的水景和北面的香洲、南面的小沧浪构成了虚实结合的诗意景观。前后景色疏密有致,水中倒影与现实景色构成虚实结合的意境之美。
四、结语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筑园形式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阐释了中国古典园林中蕴含的艺术精神和哲学思想。首先是“师法自然”这一观点。拜大自然为师,说明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和敬重,通过“师法自然”的思想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地,营造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园林景观。其次,“巧与因借”突出说明了借景对古典园林营造的重要性。根据不同的地理位置,在不同的时间段借用不同的自然物象来丰富园林景观内容,完善古典园林的景色。最后是文人精神的表达。文人精神的内涵跟文人画如出一辙,都是文人士大夫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来抒发个人情感,突出意境营造来丰富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古典园林的营造形式和艺术手法,进一步阐明了古典园林中艺术精神的外化表现,更加明确了艺术精神所带来的内在价值。中国古典园林蕴含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体现出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殷健.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借景方法在环境陶艺设计中的运用[J].设计,2017(11):136-137.
[2]朱玲慧,李雷,徐慧.园林美的创造和鉴赏[J].设计,2014(6):175-176.
[3]王晶.当代建筑中私家园林设计思想的程式化演绎[D].天津:天津大学,2015.
[4]栗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之“巧于因借”[J].山西建筑,2013(30):185-187.
[5]王籽洋,满天娇.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道家精神:以拙政园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3(增刊2):9-10.
[6]陆天启.文人画与文人园林间的缘起关系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20.
作者简介:
张子航,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形图像与造型语言、室内装饰、景观设计、装置艺术。
周航超,西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形图像与造型语言、装置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