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景观视角下社区绿地更新设计研究

2024-08-05刘若瑾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4年6期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绿地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和规划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文化景观视角思考社区绿地空间的更新设计,以苏州市为例,探讨我国本土文化内涵如何通过植物配置和人文营造在社区绿地更新中实现,以期为社区绿地的可持续性人文景观提供创新思路,为提高我国城市民生景观品质提供新的设计研究方向。

关键词:社区绿地更新;园林植物配置;社区文化自营;参与式设计

景观建设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传统园林艺术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深深浸润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蕴,不仅是文化史上造就的艺术珍品,还是当下仍需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环境下,不仅园林旧址需要得到维护修缮,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也需要不断更新规划。尝试在生活绿地空间中注入数千年历史浓缩的文化“药剂”,或许是传统园林重新迸发生机的契机。

一、文化景观与社区绿地更新

(一)文化景观认知

1992年12月,“文化景观”的概念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中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代表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

一般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由人类刻意设计及创造的景观、有机演进的景观、关联性文化景观。《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对文化景观的原则进行了规定:文化景观“反映了因物质条件的限制和/或自然环境带来的机遇,在一系列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内外作用下,人类社会和定居地的历史沿革。文化景观选择的依据包括其突出的普遍价值、在特定地理文化区域中的代表性,以及体现这些地区核心和独特文化元素的能力”。

(二)社区绿地更新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城市物质环境与社会网络进入了缓慢、谨慎的微更新阶段。人们身处城市之中,缺失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减少了与大自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而社区绿地更新可有效拉近社区居民之间的距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见,社区绿地环境的景观升级与参与式设计在城市复杂性的基础上愈发重要。

1.社区绿地更新背景

《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山水景观和园林艺术珍贵特色,推动‘园林外移’,统筹公共生态空间,整合闲置用地资源,见缝插绿,持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满足人民群众‘转角遇到美’的生活新期待”。随着我国城市发展模式从新增建设转向现有建筑更新,“画饼式”的城市扩张过程中不断出现狭长形“剩余”空地“夹心”于社区之间,需进行设计再利用。同时,部分社区内部环境已经与外部脱节,仅剩已有的乔木绿化,远远达不到现代社会所要求的高品质生态环境。因此,人们开始更加重视城市社区和街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质量和公共生活质量。

2.社区绿地更新价值

城市公共绿地对居民身心健康、生态环境质量、经济文化活力等方面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社区绿地更新建设纳入公共空间的优化,是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社区绿地的面积大多比较小,结构灵巧,在实际落地时工程量小,技术要求和成本较低,可快速便利建成。如今,许多城市的社区绿地都在进行微更新,微更新不求大而全,但在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社区公共空间中有许多潜力地段,需要对其进行整合,赋予其特定功C5y0ipDXkJKUYTc5er11+IQp2yfkPcNrCbXKiyAhYF8=能和活动内容,为周围的环境带来活力。在为街道空间增补绿色生机的同时,也为社区增添了地方文化空间;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休闲游览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街道空间的景观艺术品质。

二、传统园林植物配置对社区绿地更新的启示

(一)注重景观主体的形姿与文化内涵

“岁寒三友”中的松柏在逆境中坚韧不屈,“活化石”银杏承载着健康长寿的美好寓意,柳树于春天“万条垂下绿丝绦”。乔木作为多数景观的造型主体,其高大的树形不仅可以丰富天空背景,还起到遮阴、降温的作用。此外,种植历史悠久的古树还大多具有深远的教育文化性。除了“比德”赏颂型的观叶树种外,还有吟诵雅趣型的花树和形实兼丽型的果树,例如留园的南紫薇、环秀山庄的白玉兰、狮子林的枇杷树、网师园的木瓜树等,都可以在小型绿地中应用,以花果树为主题的造景往往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当然,待更新改造的社区绿地往往会有遗留下的乔木,其不宜移除,这时我们可以在保留原有树种的基础上进行搭配种植,不破坏植物的历史人文文化性。同时,注意栽植一些寿命较长的花木植物,并将一些人文活动与植物栽植相结合,利用植物来打造独特的历史人文符号。

考虑到社区的绿地面积有限,苏州园林中几种经典的组景植物也足以作为绿地微更新的观赏主景,且它们的线条、色彩、姿态具有独特的意境表达与美学文化性。例如,常见的黑松、罗汉松、油松,可植于社区入口或社区内较大面积的公共场所绿化中;若在其斜飘的姿态基础上搭配假山,则更具有传统园林的意味。红枫与鸡爪槭等彩色叶植物在景观中起到调色的作用,其喜欢半阴半阳的环境,可依墙而植或种植于高大的乔木之下,若社区内建有水榭凉亭亦可与其搭配。竹子可种于院墙周围,成片的竹林可以起到一定的遮阴作用。“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将优美的竹林意境带入社区居民的生活中。芭蕉亦可种植于居民楼的墙隅,与立姿的石组相搭配,能够为社区环境增添几分意境美,如拙政园听雨轩窗前的芭蕉,“芭蕉叶上潇潇雨”,声色兼备,境界绝妙。

(二)由远及近完善景观整体性

《园冶》言:“围墙隐约于萝间。”苏州园林往往在沿园址界墙或邻舍的后山墙处种植乔灌木或藤蔓植物,以替代或装饰砖、石、灰、土构筑起来的呆滞背景,使人产生含蓄莫测的景深幻觉,既扩大了园林空间,又美化了园墙。爬藤植物在居民楼林立的社区内同样适用,尤其是在过于狭长的沿墙绿化带中可以起到很好的背景美化与竖向填充作用,常见的有爬山虎、紫藤、七里香、风车茉莉等。沿墙背光处可选择种植龟背竹、春羽、天门冬、铁线蕨等阴生植物。常见的地被植物有苔藓、佛甲草、翠云草等,可用于覆盖裸露的泥土。

(三)搭配花卉灌木直观体现美学文化

在传统园林中,灌木与花卉也是环境绿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园林植物配置讲究层次感,通过对树木、花卉、灌木丛等植物的高低搭配,来隔断景象,又似隔非隔,使相邻景观之间能够互相渗透,扩大景深,或以疏朗的配置略作掩映,使景观更加含蓄,适时适地处理好常绿与落叶、乔木与灌木的搭配,使园林植物层次多变,明暗相宜。在灌木种植上,其一部分依靠自然生长之姿,一部分则依靠人工修剪控制自身高度,以形成丰富的层次,如黄杨木、菲白竹等。花卉种植更是千姿百态,除了一时的造型配置外,还要考虑四季的生长状况。传统园林便做到了一年四季“无日不看花”,春绽桃花、樱花、玉兰、紫藤、海棠、牡丹,夏开荷花、睡莲、绣球、蔷薇、茉莉,秋盛桂花、石榴、菊花,冬放梅花、茶花、兰花、迎春花。在社区绿化更新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传统园林的花卉配置,择优选择部分花期相连、花色相搭的品种,从视觉层面向居民、路人直观地传达植物的美学文化性。

(四)创新特色主题性文化景观

如若社区中存在一些中心绿地有更新为特色性花园的需求,就可以借鉴传统园林中的香草植物和盆景,例如艺圃的香草居。香草植物可用于调味、制作香料或萃取精油等,也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具有安神、杀菌等功效。香草花园的建设配合四季花香弥漫,可以为社区居民带来新鲜的嗅觉环境感知,常见的植物品种有香茅、迷迭香、薄荷、鼠尾草、芳香万寿菊、清香木等。拙政园和留园都专门辟有盆景园。众所周知,苏州盆景艺术是一绝,常见适合种植盆景的植物有松树、黄杨木、佛肚竹、蓝花楹等。盆景往往需要较多的人工修剪与养护,这时便可以让社区居民参与进来,认养盆景,增加社区人文互动性和趣味性。同时,在特色性花园中为植物悬挂标识牌,无论是不常见的香草植物、可食用植物还是盆景,都可以对居民起到良好的科普作用,充分发挥植物的教育文化性。

《苏州市“公园城市”建设指导意见》提出,“推进苏州园林造园艺术外延,在城市公园、道路绿化、山水修复中灵活引入园林特质,建设兼具时代品质与人文精神的园林精品和景观空间”。游客和居民在欣赏景观时,也能感受到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增进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通过植物的形色声味等客观属性,加以主观加工配置,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园林绿化的美学价值,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三、社区绿地更新的方法与策略

社区花园、城市园艺、城市农地以及“市民农业化”“公民生态化”“绿色自治”等是近年来公共绿地治理的热门议题,也是微更新的常见方式。通过文化性植物配置与社区多角度人文营造的结合,社区绿地更新将拥有更多元的发散设计思路。

(一)社区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社区绿化的植物配置,除了从对传统园林有效学习中得到启发外,总的原则还是要适应当地气候、土壤、环境,尤其是乔木应与当地植被生长条件相符,最好选用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有优秀种植先例,且后期养护较容易,生态适应性强,能够有效保证景观整体的观赏效果。学习传统园林植物的取舍标准“地方树种为基础,外引树种作调剂”,遵循因地制宜的植物配置原则。从整体的角度进行规划,还应考虑生态性与多样性,根据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考虑景观整体的季相。同时,应尽可能选择更多的植物类型,在保证植物稳定生长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配置,形成生物多样性稳定的独立群落,进而实现对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与景观的有效优化,对植物生长也起到良性循环的互助作用,有利于社区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美观性一直是景观设计的重要原则,利用植物的选择和搭配,彰显艺术理念。与此同时,结合地方文化传承,彰显当地的文化内涵与特色,例如选用城市的市树市花,参考传统园林的花卉灌木,均可以很好地展现当地的人文景观特色,进一步迎合社区居民的自然审美需求。站在社区的角度考虑,还应遵循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原则,在既定成本范围内优选易获取、易栽培的合适品种,合理地进行植物布局,方便进行统一集中的管理养护,使其为人们提供遮阴便利、促进生态文明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绿化经济成本。

(二)社区文化自营建立人文形象

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强调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通过结合使用者和原住民的日常生活,保障物质环境和居民生活的真实性。在社区绿化中增添社区自有的文化元素,可以进一步提升社区环境的美观性,同时展现社区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提升社区的整体形象。

小型的社区绿化空间可以搭建传统文化景观或科普宣传栏等装置,有助于传承和弘扬当地的传统文化。在苏州市的社区绿化中,除了可以搭建假山、连廊、凉亭、石拱桥等苏式传统景观外,还可以在道路铺装、公共装置中应用古典元素进行装饰。例如:在鹅卵石小路铺装图案上,可以选择狮子林中的十字金钱纹、怡园的芝花海棠纹等;在科普宣传栏记录社区历史、实时报道社区新闻时,可以使用冰裂纹、梅花纹等点缀装饰,提升装置的美观性。平江街道装驾桥社区在绿化空间改造时,为了保留粉墙黛瓦的江南古城风貌,特意在装置中增加了苏式元素,如花窗样式的空调保护罩、苏式瓦片样式的雨棚等,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多方面提高了社区的宜居度与居民幸福感。

大型社区绿化空间则可以作为举办文化活动的场所,如传统节日庆祝、社区特色体验等,为居民提供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社区建设,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日前,虎丘街道硕房庄社区植物科普馆自然学校全新亮相,其依托自然学校打造了“‍苏州植物四季歌”“苏州植物地域谱”“苏州植物名人荟”等科普活动品牌,组织开展了寻找四季节气的植物、社区园艺文化节、自助绿化和低碳环保档案、自然的能量、环保公益兑换等科普系列活动,让社区居民在植物科普馆自然学校里了解苏州乡土植物,自觉养成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并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从而推动城市和人居环境的和谐。

(三)参与式设计增强居民认同感

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从策划、设计到维护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核心是公众参与。参与式设计强调居民参与其中,将治理权交回社区主人手里,通过集思广益、共同决策的方式完成对荒废或低效空间的设计,将园艺活动与绿地和公共空间建设相结合,打造符合民众需求和富有特色的社区空间及环境。通过共同参与社区绿化活动,居民之间可以增进交流与联系,增强社区凝聚力,达成共同维护和传承社区文化的共识。

征集居民意见、邀请居民共治可以有效激发社区民众设计改造的热情,改善人与人的关系,帮助社区重新焕发生命力。坚持群众受益原则与双向参与原则,例如金鸡湖街道东湖大郡社区将居民多次反映的“改造日间照料中心门前地块”愿景列入微改造计划中,社区搭台链接资源,让居民协商,自己动手打造“一米阳光共享花圃”。居民们在施工过程中不仅主动加入,共同布置花圃,互相分享经验,而且在劳动后积极认领养护任务,在“共享花圃”建成的第一天就完成了排班。居民们的自治活力将共享花圃打造成了一个集休闲、观赏于一体的活动区域,提升了社区居民的幸福感,营造了人人参与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同样成功打造共享花圃的唯亭街道澄湾社区也在建成后引导居民自愿组成“花圃守护人”,利用厨余垃圾制作堆肥,以堆肥养护花圃,后期还围绕花圃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既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又通过寓教于乐、寄学于景的方式将垃圾分类知识融入居民的生活,成为社区推进低碳科普的有效途径。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永远使群众受益,社区的宜居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将参与式设计理念运用到社区空间设计中,其本身意义在于服务民众。将该理念在社区绿地更新中合理应用,充分考虑社区民众的实际需求,通过微改造、微治理为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生活带来便利,提升社区民众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拉近邻里关系,最终创造一个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社区空间环境,让充满人情味的公共空间成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符号。

四、苏安南社区绿地更新实践

笔者曾有幸参与娄葑街道苏安南社区的绿地更新设计,并基于以上设计策略进行了部分实践。苏安新村位于苏州东环路,最早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因拆迁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2015年工业园区管委会批准停止拆迁。本来在拆除规划内的苏安新村得以保留,但由于建成年份已久,社区环境老化破败,急需进行更新。设计团队合理运用设计策略,将绿地平面初步划分为植物绿化、艺术装置、科普互动、社区宣传四个区域,再逐步细化落实。

社区名称是社区最直观的信息,将社区名称进行专属的字牌设计并落地放置在绿化带中,便可以清晰地显示出社区的位置和身份,宛如一张方便居民和访客识别的名片,提升了社区的辨识度。在实践过程中,社区“苏安”两字的字牌经过多版设计方案的筛选修改,并结合考虑落地安置的实际情况,才最终敲定。精心设计的字牌装置成为绿化带中的一处景观亮点,增添了社区美感和艺术氛围,提升了社区环境的整体品质和知名度,为社区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了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

另外,居民将废弃家具捐赠用于建造共享绿地亦是一种参与式设计,不仅减少了废弃家具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资源的再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还打造出独特的景观,增强了社区居民的归属感。考虑到绿地更新的资金有限,娄葑街道苏安南社区决定将居民们曾经捐赠的四十多个废弃轮胎变废为宝,将其设计成艺术装置应用到社区绿化更新中。在经过合理设计后,社区志愿者们纷纷参与废弃轮胎改造计划,在过程中还不断吸引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关注。大家使用颜料对轮胎进行涂鸦装饰,让一个个曾经落灰的轮胎变成堆叠的花盆、悬挂的花池、动物形态等装置,丰富了社区绿地的内容,美化了社区环境。每次路过此处,看到熟悉的旧轮胎成为社区景观的一部分,都会使参与其中的居民们感到自豪,同时也提升了居民对绿化环境的保护意识,有助于传播和弘扬社区的文化内涵。

五、结语

城市建设仍在高速推进,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忘记文化沉淀的根基,更不能忽略对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的关注与追求。值得高兴的是,人们已经开始重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的景观质量和公共生活质量。本文从文化景观的视角对社区绿地空间的更新方法进行初探,通过实例分析了一部分更新设计中的植物配置原则与人文营造方法,希望对城市社区绿地更新与人文景观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作用。文化宣传应根植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人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的生活环境被文化氛围包裹,提升社区绿地空间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参考文献:

[1]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的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探讨[J].风景园林,2019(6):8-12.

[2]胡晓梅,黄成林,张云彬.植物文化性及其在园林景观中表达的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1(4):8-11.

[3]王敉敉.江南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生态学分析[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7.

[4]谢兰曼.苏州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与原则分析[J].林业科技开发,2014(6):143-147.

[5]王俞惠,黄炼,毛怡然.参与式设计理念下社区空间设计探索:以吉祥巷片区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4(1):62-64.

[6]金云峰,王淳淳,徐森.城市更新下公共绿地的社会效益[J].中国城市林业,2023(1):1-7.

作者简介:

刘若瑾,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指导老师:

孟琳,博士,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及理论、中国园林文化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