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建设

2024-08-03刘燕玲

科技风 2024年21期

摘要:在职业教育发展新形势下,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及时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主动去创新完善实践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促使他们能够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脱颖而出,快速适应社会相关岗位工作要求。本文将进一步对“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建设展开分析与研讨,旨在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实践发展提出相关参考意见。

关键词:“1+X”证书制度;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

1+X”证书制度是现代职业学校教育建设发展的重要实施内容,在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学校要将学历证书培训教学融入到复合型人才培养工作中,结合市场人才发展需求与课程教学要求,优化改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与方式,强化学生的实操学习,充分保障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效果。在“1+X”证书制度下,教师要最大程度发挥出“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将实践教学、学历考证以及职场岗位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更加先进完善的实践实训学习平台,培养他们良好的就业竞争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促使他们能够成为市场企业所需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1.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1+X”证书制度的应用价值

1.1完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评价工作效能

在现代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1+X”证书制度的融入应用,能够实现该项课程体系建设的创新完善发展,辅助教师更好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充分保障计算机课程教学评价工作效果。在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其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网站开发维护、平台架构运维以及网络工程与信息安全等,“1+X”证书制度的辅助应用,能够让学生基于不同计算机专业方向考取相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最终形成“以某一方向教学为主,其他课程为辅”的全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全面发展。

1.2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

“1+X”证书制度下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将具有更好的拓展性,而不再局限于传统计算机专业课程教材。比如,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实践活动中应用“1+X”证书制度,其所对接的证书主要包括了中级“1+X”云计算平台运维与开发考证、中级H3C网络工程师以及高级网络管理员等,不同证书的考核内容对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学习视野,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熟练掌握运用各项计算机技术[1]。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需求,合理选择相对应的证书,从而实现对计算机专业学生不同方向的划分,为社会培养输送出更多复合型的优秀计算机专业人才。

1.3量化专业学习考核,检验学生专业学习能力

“1+X”证书制度教学模式是一种在学历教育体系下形成的多维度、多层次的教学制度,其通过将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科学划分为不同维度,并根据不同专业知识和能力,优化开发出适合不同学生的证书。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能力与学习爱好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证书,形成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特点的证书体系。在“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学习专业所覆盖的不同板块知识,并完成不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内容,待到全部课程考核测试合格之后,才能够获取到相对应的学历证书,这样才能够进入市场进行就业竞争。除了学历考核之后,学生在计算机专业学习实践中,还需考取各类职业技能证书,通过证书考试量化检验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学习情况,只有通过各类计算机专业内容测试考核,才能够获取到相应的证书。无论是学历证书,还是专业技能证书,都是基于量化形式去考核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

2.“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建设实践内容

2.1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强化学生岗位实践能力

在“1+X”证书制度下,学校需要加强与市场优秀企业的合作联系,实现企业岗位与专业实践技能的融合发展,为社会培养输送出更多高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学校在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建设过程中,需要积极展开与市场对口企业的合作交流活动,充分发挥出双方的实践教学资源优势,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实训机会,搭建起先进完善的学习平台,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计算机学习体验需求,促进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树立起先进的“岗课赛证”教学理念,科学结合市场企业对相关岗位人才的要求,优化改善计算机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将岗位专业技能训练与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教学核心内容,并创新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培养提升学生的计算机专业通用技术、专业技能以及岗位核心能力[2]。学校可以通过定期邀请企业计算机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座谈交流,向师生分享最新的实践工作经验与方法,让学生能够及时接触了解到各项先进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并对市场上计算机相关岗位工作有一个全面深入认识,帮助他们打下扎实的岗位学习基础,以便将来进入社会后能够快速熟悉岗位工作环境。而计算机专业教师则能够根据市场发展动态情况,合理制定出最佳的人才培养计划,科学明确各项计算机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他们学习的全面发展。

2.2课程相互补充完善,提升课程专业教学针对性

对于学校计算机专业来说,基本专业课程教学是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关键途径。在“1+X”证书制度下,学校需要优化改进岗课赛证教学模式,有效将职业资格证书与计算机课程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此来丰富完善各项课程教学资源,并提升课程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根据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知识,摒弃那些使用频率低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坚持因材施教的课程教学原则,高度重视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与计算机产业发展趋势要求,完善补充各项课程的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有序开展多元化的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教师要凸显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打造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特点的特色课程体系,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学习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优化设计教学方案,明确落实“岗课融通”计算机专业教学目标,指引学生在学习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内容。

2.3加强竞赛实践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在传统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多只是关注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程度,一定程度忽视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无法为企业培养出更多创新应用型人才。为了打破这种教育现状,高校需要在“1+X”证书制度下加强竞赛实践教育工作,以计算机专业知识竞赛方式展开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促使他们能够在参与竞赛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与实践应用能力[3]。学校可以通过采取与市场企业合作的方式开展计算机竞赛活动,并设置一定的激励措施,以此来调动起学生参与竞赛学习的积极性。而学校要积极配合竞赛教育发展要求,明确制定各项计算机专业竞赛规则,将学生竞赛学习表现纳入到个人学历考核中,从而达到对技能竞赛与专业教育的对等转换,全面提升计算机专业教学效果与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除了要关注到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综合考核评价,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考核,教师要指引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企业岗位工作问题,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综合素质。

2.4设置证书考核机制,检验学生专业学习成果

在“1+X”证书制度教学模式应用下,职业学校需要合理设置证书考核工作机制,将其作为计算机专业教学评价的重要考核形式。每个计算机专业学生都需要进行毕业证书考核,其中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初级证书是每个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考核证书,绝大多数的计算机专业学生需要做毕业设计,还有部分学生则是可以通过考全国计算机高级证书替代毕业设计的考核。基于该种证书考核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相对接的实践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科学指导学生通过参与证书考核或者竞赛活动去检验自身的专业学习成果,这样有利于更好提升自身的市场就业竞争力,促使将来毕业后更好胜任岗位本职工作。

3.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建设措施

3.1优化调整专业教育目标,明确实践教学发展方向

现代职业学校在计算机专业教育改革发展中,要想构建出先进完善的“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就必须从不同层面入手展开对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工作,确保能够有效提升计算机专业课程教育的实效性、科学性以及针对性[4]。首先,各地区职业学校要安排专业人员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工作,及时全面掌握了解到计算机专业对口的企业岗位要求,从而优化调整专业课程教育目标,明确实践教学发展方向。学校需要将计算机专业对口的市场企业岗位工作内容、课程考证以及竞赛等创新融合到本校计算机教学中,并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长处与爱好需求,合理选择自己所擅长的计算机领域展开深入学习;其次,学校在计算机实践教学目标制定过程中,还必须对不同阶段的课程教学目标展开动态化的调整,而不是制定一个总目标,一成不变的按照该目标进行固化教学。在计算机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爱好需求,同时还需要收集掌握到市场用人企业单位对相关岗位人才的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灵活调整计算机课程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本阶段学生的专业学习竞争优势,有效培养他们良好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3.2科学对接专业课程与证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1+X”证书制度应用下,学校需要科学对接计算机专业课程与证书,将证书考核纳入到专业教学体系建设中,同时优化改进实践教学模式,采取模块化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结构。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建设应用,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基于证书考核、竞赛创新教育等形式,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与市场企业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全面对接,同时在此类衔接性活动中实现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d0224bcb80ebf51109a572fce89274ea1d06a6e4b224960e46f3a1eb0cc409c8需要提高证书考核、知识竞赛、岗位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适配性,教师需要借助学校、市场企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建出各类实践实训活动平台,组织引导学生参与到多样化的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与职业素养。在证书考核、知识竞赛中检验自身的专业学习成果,并根据学习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不足之处加以改进。与此同时,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还需要在实践教学内容与市场岗位用人要求对接上,优化调整课程模块内容,创新完善实践教学方式[5]。学校需要基于当前计算机专业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展开专业方向细分,并通过细化方向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机会,满足他们不同的学习发展需求。计算机专业教师还需注意提升模块化实践教学内容的关联性,比如基于对企业网组建、Linux系统管理与运维等课程内容之间的交叉性、关联性内容,有效提升本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之间的关联性,避免各项计算机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存在明显边界差异。

3.3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的建设实践,需要将学科竞赛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创新采用竞赛教育方式加强对学生专业学习的综合考核评价,帮助学生更加全面认识市场企业相关岗位的技能要求。学校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的融合应用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主管部门主办的专业技能大赛,一种是由企业举办的行业竞赛。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其都能够在一定程度检验出学生当前阶段的专业学习结果,能够更好代替学校单一的笔试测试结果,让学生清晰了解到自己实践技能应用学习的不足之处,从而主动去寻求解决方法。计算机专业教师则需要根据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的表现,优化改进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不断提升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实践教学效果。比如,学校计算机教师在开展计算机应用专业3DMax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活动时,可以通过将VR制作与应用竞赛方式有机结合在一起,有序开展该项课程实践教学活动,合理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各个竞赛项目任务,强化锻炼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他们专业学习的综合能力。

3.4构建信息共享教育平台,提供畅通信息融通渠道

“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专业“岗课赛证”融合体系的建构,需要有效搭建起一个专业完善的信息共享智能教育平台,让各项专业课程信息能够得到快速传递利用,同时方便师生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首先,学校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计算机课程模块内容,建立起具有特色的信息共享平台,将多元化的计算机网络学习资源上传至平台中,方便学生能够在公开的网络平台中获取到自身需求的模块化专业学习资源,满足自身的完善学习发展需求;其次,学校要邀请当地市场优秀企业参与到“岗课赛证”融通体系构建工作中,发挥出企业的计算机教育优势nVWimesM2691l0pKfvS43288PiKYNx+9wb4J40lUw5A=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提前接触到相关岗位实践技能知识;最后,信息共享教育平台的建立应用,还可以实现将各类计算机专业比赛、考核证书等内容进行网络化信息共享,为该专业学生提供畅通信息融通渠道,方便他们根据自身的爱好需求,自主选择参与竞赛实践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在“1+X”证书制度下,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创新工作,要注重发挥出“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价值,主动强化与市场优秀企业的合作联系,合理开展专业模块化教学活动,并融入证书考核、竞赛活动等教育方式内容,让学生专业学习能够得到全面发展。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要让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企业岗位相对接,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他们的市场岗位适应能力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进.“1+X”证书制度下计算机网络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体系构建[J].河北职业教育,2022,6(04):60-62.

[2]麦秀芬.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岗课赛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广西教育,2022(14):57-60.

[3]赵丽.基于“岗课赛”融通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4):143-146.

[4]韦昌贵.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广西教育,2023(11):104-107.

[5]杨杨.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岗课赛证一体化”的实践[J].知识窗(教师版),2023(02):57-59.

基金资助:2021年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岗课赛证融通”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编号:豫教〔2021〕5807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燕玲(1969—),女,汉族,山东莘县人,本科,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