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过程人民民主熠熠生辉

2024-08-03王海燕

浙江人大 2024年7期

一个小板凳,给苏州市姑苏区的基层自治带来大变化;五字工作法,架起了合肥市蜀山区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连心桥;一个议事厅,让上海市黄浦区政府部门面对面倾听企业的烦恼……全过程人民民主就在这一个个民意平台、一件件“关键小事”中熠熠生辉,迸发着中国式民主的旺盛生命力。

5月21日,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首次人大工作研讨会在上海市黄浦区举行,并签署了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联盟人大合作交流协议。

上海市黄浦区、南京市鼓楼区、苏州市姑苏区、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鄞州区、合肥市庐阳区、合肥市蜀山区、无锡市梁溪区、南通市崇川区等长三角C9联盟围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新时代人大作为”这一主题探讨交流,互学互鉴,共话共谋共促九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大计。

板凳议事会成了难题“终结者”

“‘板凳议事会’把民主议事阵地从井边延伸到背街小巷,成为了居民家门口的议事阵地。”苏州市姑苏区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季晓云说。

“板凳议事会”是姑苏区人大常委会平江街道工委结合区域特点打造的基层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定期不定期组织辖区人大代表和居民群众自带小板凳,围坐在一起,议事情、提意见、话家常,助力居民解决烦心事。

天宫寺弄10号无物业小区,树木修剪成了一大难题,居民很难达成一致意见。第一次“板凳议事会”在人大代表的协调下,居民们就如何修剪进行了协商、投票,最终达成一致。树木修剪结束后,还有部分资金结余。在第二次的“板凳议事会”上,经过投票,用剩下的钱做成了微型消防站和议事空间。

“‘板凳议事会’成了大家的减压阀,也成了难题的‘终结者’。”季晓云说,“板凳议事会”让人大代表更好地参与到了社会管理和服务中去,办实事解难题,让人民群众深切地感受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增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践在基层的影响力。

“为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我们拓展居民议事渠道。”杭州市上城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主任赵海霞说,为确保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上城区人大做实居民议事会议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真正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各个环节,并持续完善“相约星期五”“居民议事坊”“周末有约”等人大协商机制,凡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键小事,诸如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就医就学等“急难愁盼”都充分尊重民意,推动居民依法参与街道经济社会文化等事项管理。

“财经议事厅”助企纾困

“我们整合资源汇集合力,创新议事机制,打通政企沟通新渠道。”上海市黄浦区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戈珺说的这个机制,即黄浦区人大常委会创设的“财经议事厅”。为助企纾困,“财经议事厅”每月组织企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府部门开展常态化调研座谈,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护航区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财经议事厅”鼓励企业把经营中遇到的困难、问题、疑虑说出来。戈珺提到,企业遇到的问题,很多涉及跨部门协调,“财经议事厅”探索人大牵头相关部门为企业问题“会诊”工作模式。比如区内一家民营医疗机构,引进多位国外专家,个税负担较重,影响企业进一步发展,希望对国外专家引进给予个税减免和政策扶持。“财经议事厅”组织区金融办、街道营商办上门了解企业详情,研究对企业扶持政策,沟通区委组织部门协助企业申请高端人才补贴政策。一家外资企业提出,因法人在国外、无法办理相关工商事项变更,区市场监管局领导当即表示该类情况可以容缺办理,有效降低了企业商务成本。

“五字工作法”架起连心桥

“‘五字工作法’架起了人大代表与选民的连心桥。”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董琳说,五里墩街道辖区面积5.41平方公里,常住加流动人口近13万人,现有区级人大代表34名。为保证、保障34名人大代表更直接地联系选民,更深入地了解民意、倾听民声,五里墩街道人大工委积极探索代表依法履职新途径,创新开展“学、联、代、办、述”五字工作法,不仅促进了街道人大工委工作整体跃上新台阶,还有效促进了辖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没有参与度,就没有满意度,这是惠山街道人大工委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一向坚持的原则。”无锡市梁溪区人大常委会惠山街道工作委员会主任陆海峰分享的是蓉湖南路片区的大改造案例。

地处大运河畔的蓉湖南路片区,一度是环境“新加破”、交通“肠梗阻”、地势“低洼险”、管线“蜘蛛网”、管理“老大难” ……针对这一现状,人大代表们走家入户征集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终于迎来了蓉湖南路集成式改造。

“河边的步道边应该多设计些休闲座椅。”“凉亭边可以增加些体育锻炼设施,大家可以边聊天边健身。”“这儿应该增设一杆路灯,照亮我们回家的安全路。”……半年多来,这个选区的人大代表光召开现场协调会就达30多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00多个。居民群众们看着身边的环境一天一天好起来,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如今的蓉湖南路片区,人居品质提升、环境秩序井然、文化气息浓厚、道路宽敞整洁、生活氛围浓郁、休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每逢代表见面日,居民们发自内心地说:“你们真正把好事办到了我们的心坎上。”

相关链接

上城区:丰富和拓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杭州市上城区人大常委会推动街道人大工作在法治的轨道上高质量发展,主要有如下做法:

优化运行机制,推动街道人大工作规范化

健全组织体系。在全区14个街道建立工作委员会,全部配备专职工委主任,确保“有人干事”。街道人大工作经费纳入同级预算,确保“有钱干事”。相继出台13项工作制度,确保“有章理事”。

健全协同体系。把街道人大工作纳入常委会年度总体工作安排,每年听取和审议人大街道工委工作情况报告并作出决定。建立“联动清单”“监督清单” “评估清单”,明晰街道人大工作路径。

健全专业体系。开设“人大代表E课堂”,推进“菜单式”学习,培养新时代“五型代表”。推选群众信任、业务精通、能力过硬的社会各界代表加入街道居民议事组织,提升居民议事会议组织的综合素质和议事能力。定期组织开展“互查互看互评”活动和“提优赋能”学习培训。

强化履职行权,促进街道人大工作高效化

紧盯中心强监督。组建预算审查和国资管理监督小组,构建起预算“三审”和“四个一”机制,管好街道“钱袋子”。一体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的征集、票荐、监督、评议等工作,助力各级民生实事项目办好办实。发挥督办小组作用,全过程了解重大项目建设情况,确保重大项目按时落地。

紧贴民生优服务。发动代表扎实开展“双岗建功”“六访六促”“三进三为”等主题活动。2021年以来,组织代表活动1280批次,提出意见建议2760余条,化解基层矛盾486个,助力破解多年未解决难题148件。广泛开展“点将式”约见代表、代表“认领式”协调问题活动,促进群众参与、代表履职、部门行动“三方联动”,帮助居民群众重点解决居住阳光权、特殊户型安防、老旧小区加梯等民生实事312件。

紧扣履职重调研。聚焦居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围绕基层治理创新、宋韵文化传承、营商环境优化等主题,组建“人大代表+业务负责人+专业人士”构成的调研小组,形成调研成果,列出问题清单,交由街道办事处和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整改落实。

建优基层单元,提高街道人大工作民主化

建实代表联络站。高标准建设区级代表联络总站、街道中心站、片区联络站和网格联系点四级体系,一体推进全区61个代表联络站、144个联络点提质增效。组织国家机关、人大代表定期进站,听取意见建议。推动代表联络站与省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湖滨晴雨”平台常态互动,累计就40余部法规提出意见1948条,被采纳104条,让有“烟火气”的民生需求更多融进法律法规。

拓展居民议事渠道。做实居民议事会议制度。持续完善“相约星期五”“居民议事坊”“周末有约”等人大协商机制,凡涉及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关键小事,诸如小区改造、加装电梯、就医就学等“急难愁盼”都充分尊重民意,推动居民依法参与街道经济社会文化等事项管理。

推进数字改革赋能。开发上线“街道人大工作”应用场景,率先实现“街道人大工作”和“基层单元”应用场景与“基层治理四平台”相贯通,更好推动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目前,该应用场景已在杭州市所有街道推广。

(上城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