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年岁月回响

2024-08-03叶迪昊杨平

浙江人大 2024年7期

70年前,1226位全国人大代表步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只为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人民盛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转眼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这片土地上已经走过了70年辉煌岁月,留下了一个个历史烙印。

我们跟着临海人大制度“见证者”李连枝老同志,探寻那些值得珍藏的历史瞬间。

一张当选证

是初心故事的开始

一张当选证,是李连枝珍藏多年的“宝贝”。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落地临海的实证。

1953年6月,临海县进行了第一次人大代表的普选,这是全县历史上第一次规模空前的普选,标志着临海人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开端。李连枝当选为临海县第一届人大代表。

李连枝是山东无棣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从北到南,随军转战,直到1951年调到临海县,与这座古城结下了不解之缘。

拿到这张当选证时,李连枝感慨万千。一张薄薄的证书,却承载了万千临海人民的信任和期盼。随着身份的变化,李连枝感到肩上的责任也在加重。

在接下来的二十余年里,无论是坦途还是泥路,李连枝都坚守岗位,把人大的“根”深深扎入人民之中。

两张照片

是履职为民的印记

第一张照片,背后是李连枝难忘的一段经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临海也就此翻开了新的篇章。1983年3月,临海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李连枝以高票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他说,这是他一生中经历的最不平凡的一次选举,也是对他的一次民意测评。在人大常委会主任这个位置上,李连枝一干就是三届七年,他把朴素的实干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尽己所能为临海的发展添砖加瓦。

此时的临海亟需找到新的突破点。1985年,在参加省人代会期间,李连枝受到启发,开始思考临海撤县设市的可能性。4月,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临海县改建临海市》的报告,同意向上级呈报。9月,县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讨论了省人民政府《关于临海县城总体规划》的批复。县人大常委会要求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快工作步伐,为临海撤县设市夯实基础。1986年1月,又是一年省人代会,李连枝在参会期间拿到了浙江省人民政府上报国务院关于临海撤县设市的文件复印件。李连枝等人带着这份文件长途奔波,远赴民政部汇报工作并积极争取,他们的真挚获得了上级的认可。

1986年3月1日,国务院同意撤销临海县设立临海市(县级),结束了临海延续2000多年的县建制,确立了市建制,这也成了临海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事件。

第二张照片,是李连枝和一位烈士时隔半个多世纪的信念交织。

王观澜夫人徐明清与郭凤韶烈士是生死与共的战友。1986年5月,徐明清向李连枝建议:“郭凤韶故居可以作为郭凤韶烈士纪念室,对群众进行精神文明教育。”李连枝立即向县委汇报,得到肯定的答复,郭凤韶烈士纪念室被提上议事日程。

1987年清明节,郭凤韶烈士纪念室(后改为馆)建成开放,每日接待数以千计的群众参观。直至今日,郭凤韶烈士纪念馆仍然是临海市乃至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李连枝担任人大常委会主任时期,如何做好人大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也没有可借鉴的实例,他积极探索人大监督的权威性、有效性,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从依法治县到依法治市,得到了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主任陈安羽的赞誉,及诗作一首:临海古城有鸿声,安定结构市建成。立市自有治市法,改革开放更昌盛。

一个转身

是人大责任的延续

1990年,已过花甲的李连枝选择离职休养,告别曾经的政治舞台。这张离休证,象征着李连枝人生中一段旅程的句点,却也是另一个阶段的起点。

离休以后,李连枝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了市关工委、老龄委、老年协会、慈善总会、名城研究会等多项社会活动,两次被评为“省关工委先进个人”。

但他最关心的仍然是“人民的事”和“古城的事”。

他心系临海的古树名木,认为那是活着的文物。1990年4月,李连枝在广文公园发现一棵千年隋樟竟然被人剥去树皮,他深感痛心。为了保护隋樟和其他古木,李连枝马上给《台州日报》写了一封关于“保护古木救救隋樟”的信,希望通过公共媒体发声,引起市民对古树的关注和爱护。随着这封信的发表,临海市有关部门为千年隋樟做了一个铁栅保护栏,还立了一块“树中之冠,古城一宝”的碑记提醒市民和游客。受此影响,临海市古树名木保护水平有效提升。

1994年,临海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李连枝就此发表了《对建设名城、开发旅游的建议》,表达了自己对临海名城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的殷切期望,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如今的临海市人大常委会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落到实处,打开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新局面。

70年很短,在历史长河中也不过短暂一瞬;70年很长,凝聚了无数人的奋斗岁月。李连枝亲历了古城到新市的巨大变革,也期盼着未来临海再创新的辉煌。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轴上,他始终和临海人民站在一起,携手开拓临海式现代化的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