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探索司法监督工作新经验
2024-08-03姚嫣柳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发挥监督职能,连续3年将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列为监督议题,创新监督方式,做实监督举措,让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更加“有感”。
助力“终本出清”专项攻坚行动破解“执行难”,推进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组织法检“两长”进代表联络站听民意……在丽水,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正不断丰富多元。
监督助推“执行难”
切实维护胜诉群众合法权益
2024年3月,《丽水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工作要点》经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9次主任会议研究通过,印发实施。其中,作出《关于推动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 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的决定》,赫然在列。
这是丽水市人大常委会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系列举措之一。目前,决定草案正在征求意见中,拟于7月通过实施。
决定旨在巩固深化“终本出清”撬动解决“执行难”丽水经验,扎实推进执行“一件事”综合集成改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公正感受度。
所谓“终本出清”,就是要解开“执行不能”桎梏,让法院判决落地见效,让人民群众的胜诉权益最大程度得到“真金白银”的兑现。2022年、2023年,丽水市委连续两年出台“出清执行案件终本库,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专项攻坚行动方案。
贯彻市委部署,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积极行动,专题听取全市法院“出清执行案件终本库,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专项攻坚行动工作情况汇报,通过专项调研和监督找问题、找原因、找措施,形成制度成果,推动执行破难工作经验制度化、长效化、数字化。
各基层人大纷纷探索人大监督执行工作新模式、新方法。松阳县人大常委会探索引入人大代表担任“执行监督员”,由县法院在全县19个乡镇各聘任1名县人大代表担任。云和县石塘镇成立了由人大代表、各村书记、网格员等组成的工作专班,开展辖区清除法院执行案件终本库行动。
缙云县人大新碧街道工委积极探索新时代人大监督执行工作的新思路,建立“代表联络站+执行监督”新模式。依托新碧人大代表联络站,密切人大代表与新碧法庭工作的联系,建立健全选区负责制,引导动员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先后有10多名代表在联络站参与“终本出清”等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地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熟、地熟、事熟优势,在跟案执行、随案监督、协助和解、协调化解等方面发挥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出清执行案件终本库”专项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协助出清积案881件。
创新“双向衔接”机制
促进检察公益诉讼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31日,一场特殊的听证会在丽水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举行。
丽水市人大监察司法委商市检察院,联合解放军杭州军事检察院,就新四军办事处旧址保护问题举行听证。参会人员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陈利弊,以生动的案例、翔实的材料阐述了新四军办事处旧址的现状,提出保护建议。
新四军办事处旧址是重要的革命遗址,是浙西南革命精神的重要历史载体和丽水人民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虽为市文保单位但处于D级危房状态。听证会明确,要以“保护第一”的原则,开展抢救性修缮。
这是丽水市人大探索开展的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工作的又一生动案例。听证会特别邀请市人大相关专委会委员、专业代表和咨询组专家等参加,通过不同层面的深度参与,强化监督刚性。
2022年9月,丽水市人大常委会就率先建立《丽水市人大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机制》,推进代表建议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双向衔接转化工作,解决了以往转化渠道不够畅通以及工作片面化、碎片化、临时化等问题,推动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实现“双赢、多赢、共赢”,助推检察院公益诉讼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中华秋沙鸭连续十年飞来越冬》的新闻登上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
2022年底,根据《丽水市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方案,九龙湿地范围河段将发生较大改变,影响到以中华秋沙鸭为代表的越冬水鸟的生存。正是得益于人大代表、检察建议“双转化”工作机制,丽水市、莲都区两级检察院联动召开两次磋商会,各方达成共识,优化工程方案,绕开核心区域,保证越冬水鸟栖息地不受干扰,中华秋沙鸭在浙江省内终于有了稳定的越冬栖息地。
丽水市人大、检察机关聚焦“支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加强珍稀野生物种发现地保护”“加大力度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代表建议,全方位扎实推进“双转化”工作。
截至目前,共办理“双转化”案件31件,进一步加强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贯通联动,共同守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回应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期待。
坚持问题意识目标导向
持续提升群众司法公正感受度
精准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是衡量人大监督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丽水市人大在监督工作中始终保持问题意识和目标导向,不断增强监督工作实效。
在监督实施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中,丽水市人大通过深入走访市、县(市、区)两级法院和基层人大代表、诉讼当事人、普通群众,到基层代表联络站、基层“共享法庭”、部分律所及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建议,发现审判质效、胜诉权益、协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活动、提出监督意见,取得良好成效。
丽水市人大还主动将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相结合,借力监察和司法专委会委员、专业小组代表和法律咨询专家力量,拓展重点工作渠道,让“三专人员”真正成为建言献策的“智囊团”、服务法治营商环境的“护航者”和提升市域治理助推法治建设的“排头兵”。
此外,丽水市人大还借力数字化手段,倡导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丽水市人大代表履职一键通”等方式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推动公平正义理念在人民群众中落实落地,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工作,提升司法公正感受度,需要在工作中进一步推进“五个一”。
“坚持一个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以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为指引;构建一个体系,形成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扎实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工作体系;挖掘一批典型,示范引领让司法工作更加体现人民意志;聘请一批专家,努力形成以实践提升理论、以理论指导实践的良性格局;形成一批成果,总结提炼、分享运用工作成果,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在基层得到更好发展。”丽水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相关链接
海宁:架构“五位一体”法治政府监督新格局
“长安镇人大是全市首家召开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会议的,今天共审查2个文件,此前政府报备3个,一个因发文主体不符合要求退回。”
2024年6月19日下午,海宁市长安镇人大召开镇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会,文件制定单位到会作说明,并接受询问。海宁市人大法制委相关同志到会指导。这是海宁市人大体系化监督法治政府,推动法治政府监督向基层延伸落地的一个缩影。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把握重点、整体谋划,在共同推进上着力,在一体建设上用劲。2023年4月,海宁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监督法治政府建设四年实施方案》和指导镇(街道)人大监督同级政府(街道办事处)法治化建设的两个意见,探索形成县域范围内体系化监督法治3nO/929zQ8tZYRNA9pi/Iw==政府建设的“海宁模式”。
监督全市法治政府建设总体情况。每年12月的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市政府专项报告。
监督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行政。每年5至8月期间,对3至4个政府工作部门开展工作评议,重点监督履行法定职责、推进依法行政情况。
监督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每年12月的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听取审议年度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情况,选择2至3名部门负责人作口头报告,其他作书面报告。
监督行政规范性文件。在原来常态监督的基础上,将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人大常委会监督议题绑定。
指导镇(街道)人大监督同级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工作。出台对镇人大的指导意见和对人大街道工委的实施意见,每年年中镇人代会、人大街道工委会议分别听取审议(讨论)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专项报告。
“围绕法治政府建设‘一件事’,把人大的听取审议专项报告、工作评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几项原来单一的监督,按开展时间串起来,一年为一周期开展循环监督,并向基层延伸落地,打通了法治政府专项监督的‘最后一公里’。”海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姚敏忠说。
(王晓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