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冈石窟:一眼千年,再续传奇

2024-08-02王碧薇

党建 2024年7期

西出平城,武周山下,千年云冈石窟,与朝阳挽手,与晚霞辉映,历经沧桑,傲然于世。

2020年5月11日,初夏的大同,武周山微风习习,十里河阳光洒金,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石窟规模恢宏,一件件雕塑生动传神,一尊尊造像栩栩如生。总书记端详得仔细,察看得认真,对石窟开凿历史、艺术风格、文物保护等情况一一询问,并对云冈石窟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指示。如今的云冈石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云冈学”建设呈现崭新面貌,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正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华。

保护:让历史文脉永续传承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调研时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云冈石窟始建于1500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厚重历史与源远文化的沉淀,使云冈石窟跻身我国三大石窟之列,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500多年前,无数工匠把生命的意义,留在了云冈石窟5.9万余尊造像和数不清的雕刻痕迹上。然而,长期以来受风吹日晒雨淋侵蚀、地质灾害频发的影响,且因雕像体形巨大、结构复杂、雕刻精美,石窟的保护工作总是困难与挑战兼具,探索与完善并行。

卢继文是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主任,是一名石窟保护战线上的老兵。忆往昔,卢继文难忘创业时的那份难与累。当时,云冈石窟的保护队伍人员较少,卢继文既是领导带队伍,又是“巡逻兵”搞巡查。由于设备不足,那时的石窟保护工作主要靠走、靠看、靠一颗坚韧而淡泊的心。每天清晨六点,趁着保洁人员还未就位,卢继文便和同事准时来到石窟群前,从第1窟到第20窟,边走边查,小心捡起掉落在雕像、壁画旁地上的粉末与石屑,放入小袋后再仔细标注好时间与地点,留作修复材料抑或研究素材。每天傍晚时分,等到游客渐渐散去,面对着寂静而空旷的石窟,卢继文又和同事带上装备出发,细细看石像有无损坏与刻字,细细察颜料有无脱落与变色……离开时,早已满天星斗。

“文物保护光靠眼睛看是不行的,石窟岩体中的有些病害肉眼难以观察。文物不会说话,给文物搞体检,要给它们找到最合适的‘防护服’,必须靠技术设备。自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后,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可以说是翻天覆地,变化之大超乎我的想象。”谈起这中间的变化,卢继文一扫“忆苦”时的沉闷,语调高亢了起来。

这几年,云冈石窟先后实施了保护维修、洞窟调查、监测系统建设等项目,让云冈石窟的保护从“粗犷”到“精准”,也实现了文物保护与文化研究的齐头并进。

走进修葺一新的云冈研究院,穿过通幽小径,映入眼帘的便是云冈文保中心大楼。在物理力学实验室里,云冈石窟附近山体的各类岩石样本,在架子上依次陈列,似一排排笔挺的仪仗兵,等待着各类物理侵蚀试验及化学试剂的“检验”;在生化实验室里,几台电子探针等设备,将可能影响文物“寿命”的生物病害一一“体检”解剖,为文物的“永生”保驾护航。

走进检测分析实验室,一列列简易的矿泉水瓶格外引人注意——2023年3月26日云冈雪样、2023年3月15日二窟泉水、2023年7月24日雨水……每一个瓶子上的标签,让这些看似颇“不拘小节”的实验品变得意义非凡。“每当遇到雨天、雪天或者其他极端天气时,我们都拿着瓶子去石窟的实验平台上采样,天气越恶劣,我们越要冲。”实验室里的实验员是一名娇小而白净的姑娘,但谈起自己的这份工作,她的话语里满是无所畏惧的坚定:“有了这些样本,我们可以分析降雨降雪以及地下水等水环境对石窟的影响,这些都是文物保护研究的珍贵资料。”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文保人莫大的鼓励和鞭策。我们要在最小干预的原则下做好文物保护的加法,带好队伍,培养好接班人,让这份珍贵遗产一代代传下去!”站在第20窟大佛前,卢继文握紧双拳,眼神坚毅。

利用:科技赋能用好用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调研时指出:“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2023年8月15日,云冈石窟官微发布的一条消息引来各方关注:入夏以来,云冈游客量持续加大,日均达到2万—3万人,致使洞窟内温湿度明显升高,二氧化碳含量较往年升高 32.8%,PM2.5均值较往年升高20%,凝结水对洞窟安全形成的潜在威胁日益增大。为确保云冈石窟文物安全,经评估研究,研究院决定从8月16日至8月30日,对第5窟和第6窟实施隔天轮流开放的临时管控措施。

消息一出,激起千层浪。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以其独特魅力,每年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一睹芳容。然而,风化、渗水、冻融等文物保护路上的“拦路虎”,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对这些千年宝藏“虎视眈眈”。为了文物的永久保存,为了子孙后代拥有同样的机会览其风采,发展旅游以保护为前提已成为云冈人的共识。

“第5和第6窟轮流开放的消息发出后,起初有的游客不理解:自己大老远来了,咋‘明星’窟还不让人看呢。但经过我们工作人员耐心地解释,大家伙不仅接受了旅途中的这份‘小遗憾’,有的人还变成了自媒体上的宣讲员,给网民科普文物保护知识,提醒计划前来的游客注意轮流开放的信息,提前规划行程。游客保护文物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作为云冈石窟的一名‘宣传员’,我打心底感到骄傲!”云冈研究院综合部副部长赵瑞春的话语里透着自豪。

为了让游客更近更清晰地看到“云冈”,更实更真切地“触摸”雕像,近年来,云冈石窟借助数字扫描和3D打印技术,让一尊尊精美绝伦的佛像“走出”洞窟,开启“行走”世界之旅。

34岁的潘鹏是云冈研究院数字化保护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更是一名地道的“扫窟人”。这些年,他带着一支90后大军,将一座座雕塑、一幅幅壁画“扫”进了数字世界。高浮雕细节多、采集难度大,每天,潘鹏和队员们都要按下大约1万次快门,只为将窟内的一石一画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复刻出来,完成文物的重现与新生。年轻的潘鹏回望自己9年的“扫窟”路,感慨道:“一座十二三米高的洞窟,我们扫一遍下来,光照片就需要20多万张,再加上激光扫描的数据,一个洞窟的数据量就有40多TB。我们这支队伍与古代那些开凿石窟的工匠一样,大家早一天把石窟的数据采集下来,就能早一天让文物在数字世界里得到永生,更多更好地走出去,让全世界的游客近距离感受云冈石窟的魅力。”

2023年12月6日,“文明丽迹——北魏平城与云冈石窟艺术”特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市民中心)开幕。游客接踵而至,720°全景式浏览着云冈石窟的壮美,在3D打印技术的支持下领略着第12窟的巧丽,更在数字互动游戏中触摸着“活起来”的文物、聆听着穿越千年的低诉……

传承: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交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冈石窟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盛夏时节,石窟山前,伴随着细碎缥缈的铃声与厚重有力的鼓点,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俞冰开始了演出。在他时而激昂奔放、时而清脆悠扬的琵琶声中,云冈乐舞的舞者与身着传统服饰的模特渐次加入,带领观众一同走入那段民族交融、文明交汇的历史。

这是于2023年6月末在云冈石窟上演的一场名为“又见云冈”的大型实景艺术秀中的一幕。“云冈石窟承载着千百年前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那种美美与共的大同之美触动了我的创作灵感。”俞冰如是说。

“近几年,我们云冈石窟不断以学术研究支撑文化自信,深挖一座座洞窟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努力讲好云冈故事。”云冈研究院历史与民族融合研究中心北朝文化研究室副主任侯瑞介绍。

在云冈研究院图书馆内,20卷本《云冈石窟全集》静静地陈列着。这部历时近7年编撰完成的著作,系统地介绍了云冈石窟所有洞窟雕刻,深入地研究了云冈石窟蕴藏的文化融合内涵,代表着“云冈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标志着“云冈学”正式确立。

“‘云冈学’的核心内容,当然是对云冈石窟本体的保护研究,但云冈石窟的影响则不仅仅是一个云冈的问题,它是多元文化的结晶,也是文化交流的产物,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说道。

云冈石窟第12窟是著名的“音乐窟”,走进窟内抬头仰望,只见窟门上部一圈伎乐飞天环绕,手持琵琶、筚篥、竖笛等中西乐器,或吹、或弹、或拨、或击,和着一旁舞者飞天的灵动舞姿,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正在上演。这是一次多元文化的碰撞,也是一场民族融合的交响。2022年11月,一组名为《莲曜云中》的实验舞蹈作品在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亮相。翩翩起舞的舞者,姿态婉丽,风动衣袂,生动诠释了云冈石窟内各种舞者的飞天造型,也成功让这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如梦似幻、灵动再现。演出结束,雷鸣般的掌声如潮水涌来,更有不少国际留学生在台下竖起了大拇指。一支舞蹈,不仅展示了云冈石窟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也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撒向世界。

岁月不语,惟石能言。

如今,屹立千年的云冈石窟迎着新时代的曙光,彰显着吞吐万汇、兼纳远近的气魄,为世人奉献着一场蕴含开放、包容、融合、自信、创新内涵的文化盛宴。未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云冈石窟将在保护与发展中,展现新气象、实现新作为!●

(责任编辑:赵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