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震区“幸存”者
2024-08-02石玉民
某地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地震。
震后第六天上午,正在灾区进行营救工作的M市救援中队队长张平接到上级电话通知,说是刚刚接到群众报告,在震区中心的县农业银行大楼废墟下面,听到有连续的敲击声,表明有幸存者,要他们速去营救。
放下电话,张平心里犯起了疑惑:他清楚地记得,就在两天前,他们曾用生命探测仪对这座大楼的废墟进行过探测,当时没发现任何生命迹象,怎么今天又发现了幸存者呢?为了保险起见,张平在率领人员赶往大楼的同时,又打电话请求上级派解放军的搜索犬参与搜救工作。
一个小时后,张平一行人到达了农业银行大楼废墟。银行的几名员工向张平报告了他们上午所发现的一件怪事。他们奉命对这处废墟进行清理,忽然听到废墟下有连续的重物敲击声,当即向下面喊话,那声音却马上停止了。大约过了一刻钟,那种沉重的敲击声再次响起。那连续而有力的声音,好像是幸存者要为自己打开一条生命通道。银行员工再次向下面喊话,那个声音又停止了。这一反常的现象令他们大惑不解:通常情况下,被困在废墟下的人总是会主动与外面联系,争取尽快得救,而这个幸存者真怪,好像生怕营救人员发现他似的。
听了银行员工的介绍,张平半信半疑地问:“你们是不是听错了?”但几人众口一词地说:“绝对没听错。”
这时,两名解放军官兵带着搜索犬赶到了。张平请他们先用搜索犬确定被困者的大致位置。
搜索犬嗅寻了一阵子,在银行员工所指的地方趴下了,这表明下面的确有幸存者。
张平又用蛇形机器人从废墟的孔隙伸进去探测。借助机器人前端摄像头和照明灯的光亮,果然在电脑荧屏上看到一个人双脚在动。
张平当即下令,迅速展开营救行动。
此时已是地震发生后的第六天。150多个小时后废墟下仍有人活着,这真是生命的奇迹。消息传到了上级指挥部,记者纷纷闻讯赶往现场,准备在第一时间报道这一新闻。
经过一番努力,解救受困者的通道打通了,一名消防队员钻了进去。可他很快便向外面喊道:“不行啊,张队,受困者拒绝营救!”
这下轮到张平大惑不解了。他干消防工作十几年,参加过数百次营救行动,还是头一次遇到这样的怪事。他决定亲自进去看看,这是个什么样的怪人。
张平打着手电钻到了被困者跟前。那人用手遮挡着脸,像是不愿让对方看到自己。但张平还是看清了一副可怕的模样:那人满脸血污,衣衫褴缕,头上用布条缠着,像是受了伤。张平问他话,他不回答;张平伸手拉他,他挣扎着不愿配合。
余震随时可能发生,危险之地不宜久留。张平无奈只能挥拳将那人打晕,与队友一起将他拖了出去。
等候在外面的人一阵欢呼,记者们纷纷上前给被救者拍照。
在去医疗站点的途中,被救者醒了过来。面对医务人员的询问,他一言不发。有记者认为他是个聋哑人,要不就是个傻子。但这两个猜测都被张平否定了:此人听到外面有人喊他就停止敲击,说明他并不聋;头部受伤后给自己缠了布条包扎伤口,说明他并不傻。
为了尽快弄清怪人的真实身份,张平委托记者在网上发布他的照片,看看有谁认识这个奇怪的震灾生还者。
就在网上发布照片的第二天,一辆警车来到了医疗点,几名警察押走了那个怪人。
原来这个怪人是个逃犯。被警方通缉后,一直四处逃窜。白天在街上,他只要遇到穿警服的,就总是躲着走;夜里一听到警车的警笛声,就心惊肉跳,以为是来抓自己的。在外逃的这些日子里,他吃的是餐馆里的残汤剩饭,睡的是立交桥下的水泥地面。
几天前,他偶然得知某地发生强烈地震,不由得萌生了一个念头。他知道一场大灾过后,当地政府少不了设立救助点安置灾民。自己若是冒充灾民混进去,岂不是可以在救助点里享受免费吃住。于是他决定到地震灾区去。
他来到国道上的一处收费站,趁着夜色悄悄扒上了一辆运送救灾物资的汽车,来到了灾区。他找到一处安置点,自称是灾民,顺利地骗过了那里的工作人员,也总算吃上了一顿饱饭。晚上,他从电视新闻里见到一些重灾区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场面,又动起了歪心思。他估计在那些废墟下面,一定有倒塌的银行、商店、宾馆……那里一定有大把的钞票或者值钱的东西,若是去那里,说不定能发个小财。于是,他决定去重灾区趁灾打劫。
去重灾区的路途并不顺利。几个毁损严重的县城被封了城,一般人不得进入。为了实现发财梦,他忍饥挨饿,翻山越岭,经过几十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在震后的第五天,来到了受灾最重的一个县。
在县城里,倒塌的房屋触目皆是。他看见一座写有农业银行字样的楼房还未完全倒塌,便从破损的窗口钻了进去。在一处坍塌的角落,他摸到了一个手机。就在他继续寻找财物的时候,整个大地又猛烈地摇晃起来——一场强余震发生了。这座大楼的一部分轰然倒塌,逃犯不仅被困在了废墟里面,而且被一堆坠落的碎石块砸伤了身子,砸破了头。他扯下衣服上的布条包扎了伤口,并借着手机微弱的光亮,四下寻找出路。他从残墙断壁间,发现有个出口,但孔隙太小容不下他的身子。这时他发现水泥墙外有一根断了的钢筋。他就用这根钢筋当凿子,想击碎挡路的断墙。这就是银行员工听到的那种奇怪的连续敲击声。他怕自己的身份暴露,因此别人问话时不敢回答。
逃犯是在震后第五天才来到这里,而张平前一次对这处废墟进行搜寻是在震后第四天。就是这一天的“时间差”,造成了张平最初的疑惑。
自作聪明的逃犯以为来到灾区可以暂避一时,发点灾难财,没想到却在这里落入了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