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空巢老人现状研究与改善建议
2024-07-31曾平涛倪伟仪戴道成林谢航
基金项目: 2022年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S202212712035)。
作者简介: 曾平涛,男,汉族,江西吉安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据分析;
倪伟仪,男,汉族,江西九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据分析;
戴道成 (通讯作者),男,汉族,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
林谢航,男,汉族,福建泉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数据分析。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空巢老人问题逐渐引起关注。西安市作为西北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全面深入地研究了西安市空巢老人的现状,研究发现,西安市空巢老人面临人口基数大、经济状况不佳、养老保障不足、健康状况堪忧、精神生活缺乏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抓好相关政策贯彻落实、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加快社区适老化改造等措施,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并提高其幸福感。
关键词:空巢老人;西安市现状;幸福感
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空巢老人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文化、经济中心,西安市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许多青年人选择离开家乡,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这导致许多老年人只能独自在家中生活,形成了所谓的 “空巢”现象。[1]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对西安市空巢老人的现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关乎个体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福利,更涉及城市的社会结构、文化传承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一、西安市空巢老人基本情况
(一)人口基数
陕西省统计局日前发布的调研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人口811万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581万人,陕西省空巢老人家庭 (“单身老人户”和 “只有一对老夫妇”家庭)占陕西省总户数的26.48%。以西安为例,目前,西安市老年人口中57.2%是 “空巢老人”,已超过全国城市 “空巢老人”占比的平均水平。[2]“空巢老人”数量将会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继续加长。[3]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户数占比情况详见图1。
从图1可以得知,有一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数占比为59.8%,有两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数占比为39.5%,有三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户数占比为0.7%。数据表明绝大多数家庭都是只有一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少部分家庭有两个或三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这种家庭结构的分布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区老龄化的情况。
图1 陕西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家庭户户数
(二)经济状况
根据西安市对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养老现状的调查报告,[4]老年人的收入状况通常较为稳定,其中大部分 (51.2%)以工资或退休金作为主要的经济来源,另外一部分 (22.6%)老年人则主要由子女提供生活所需。在城市和农村的老年人中,城镇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水平明显高于农村,75.5%的城镇老年人能够依靠工资或退休金维持生活。相比之下,农村老年人中有46.3%主要依靠子女的供养来维持生计。这表明农村空巢老人没有固定的退休金,大多数只能靠平时一些农业作物或者打小时工来维持日常的生活,然而,由于年龄和身体状况的限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情况比城市空巢老人较差。[5,6]
(三)养老保障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减弱,疾病也逐渐增多。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占73.1%左右。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感到孤独和无人陪伴,分别占26.4%和23.2%。对于社区养老这一新型养老方式,在受访的老年人中,有51.7%的人认为西安市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过于稀少。与此同时,46.3%的受访者认为社区养老场地过小,设施不足且环境不佳。除此之外,还存在服务不够专业和收费过高等其他问题,市民提及率均在20%以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抱团养老”[7,8]和 “旅居养老”[9]等新兴、时尚的养老方式也正在受到一些老年人的喜爱。
(四)健康状况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况逐渐下降,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慢性疾病和老年疾病的困扰。调查显示,大多数 (60.1%)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超过19%的老年人同时患有两种或多种慢性病。[10]此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比例也呈现上升趋势。与农村空巢老人相比,城市空巢老人更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对医疗服务的需求相对较高。而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由于意识里的节俭,认为医疗费是一笔比较大的费用,不愿意给儿女增加负担,导致常年遭受病痛的折磨。城市空巢老人相对来说有更大的社区圈,在突发疾病时,有更大的被救助可能。
(五)精神生活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接触并使用智能手机及其相关服务。调查显示,51%的老年人经常使用智能手机,其中城镇老年人使用率高于农村。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从不使用智能手机。同时,随着社区养老服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主动参与到社区所举办的服务中。调查显示,36.8%的老年人会在社区的健身场所进行锻炼。当询问老年人希望在居住地周边增加哪些养老设施时,最常提及的三类设施包括卫生站或康复室、健身活动场所和老年食堂。在所有提及的养老设施中,卫生站或康复室的需求最高,占比达到67.1%;紧随其后的是健身活动场所和老年食堂,分别占66.3%和58.6%。除此之外,对理发店和无障碍设施等也有着较高的需求,占比均超过两成。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和精神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情感职能均呈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城市空巢老人这一特殊群体,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和缺乏与家人朋友的沟通交流,他们面临的挑战更为突出。
二、西安市空巢老人改善建议
(一)城市空巢老人改善建议
1.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功能
为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老年助餐、文体活动、精神关爱等多样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以及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站、老年食堂、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设施的需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第一,应着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及其相关设施;第二,需要加快推进社区的适老化改造工作。对于日益增长的 “抱团养老”和 “旅居养老”需求,将 “抱团养老”和 “旅居养老”模式纳入公共养老服务体系,进行统一规范、政策扶持和精神帮扶。
2.加强养老专业人才培养
提高养老人才队伍素质是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确保养老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强培训和继续教育;二是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工资水平,以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这些措施来落实社会保障待遇、促进养老人才队伍稳定、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问题。
3.帮助老年人融入智能时代
一是要建立老年人智能设备使用培训机制,家庭成员和老年大学以及社区都要承担相应的义务,通过开设智能设备使用培训班,并采取“一对一”的答疑方式教导老年人如何使用智能设备,从而消除他们在使用智能设备上的障碍;二是改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结合老年群体特点,设计出操作更加简便、功能更加清晰、需求更加明确的智慧养老平台,从而使老年人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智慧养老所带来的便利。
(二)农村空巢老人改善建议
1.构建丰富的农村生活环境
建立空巢老人关爱机制。政府和社会组织可以建立空巢老人关爱机制,定期探访他们,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这可以让空巢老人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
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建立健全的养老服务体系,[11,12]包括养老院、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餐桌、卫生站和康复室等,为空巢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服务。
鼓励空巢老人参与社区活动。社区可以组织各种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如健身操、书法班、园艺活动等,鼓励空巢老人积极参与。这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还能促进他们与社区其他成员的交流和互动,并通过组织其他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针对空巢老人可能出现的孤独、焦虑等心理问题,可以在农村设立心理咨询机构或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压力。为了满足老人思念儿女的心情,可以建立空巢老人儿女联系网,能够切实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为空巢老人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让他们能够通过网络了解外部世界、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获取各种信息等。
发展农村特色旅游。利用农村的自然风光和特色资源,发展农村特色旅游,吸引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生活。空巢老人可以作为导游或接待人员参与其中,增加他们的收入来源和社交机会。
2.充分保障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
建立健康档案。为每一位空巢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健康档案应包括老年人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健康管理和监测。
加强健康教育。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健康宣传资料等多种途径来向空巢老人普及健康知识。重点宣传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早期识别方法,以及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
提供医疗援助。建立医疗援助制度,为空巢老人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可以设置专门的医疗点或定期派医生巡诊,为老人提供常见病诊疗、药物配送等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可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或预约就诊。
促进康复锻炼。鼓励空巢老人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太极拳、散步等。康复锻炼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预防跌倒等意外伤害。可以组织康复锻炼课程或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老年人安全有效地进行锻炼。
加强心理支持。关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了解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排解孤独、焦虑等情绪问题。可以建立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或定期安排心理咨询师与老年人进行交流。
完善生活设施。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居住环境,完善生活设施。如提供安全的饮用水、改善卫生条件、安装防滑设施、加强社区关爱和服务、开展居家照护服务等,以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鼓励社会参与。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问题,鼓励志愿者、社会组织等参与老年人的健康关怀工作。通过组织义诊和健康讲座等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关注自身健康状况,采取科学的生活方式。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对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保障给予支持。如制定优惠政策,为老年人提供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
三、结束语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空巢老人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有责任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果实,过上幸福安康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鸿梅.中国人口老龄化差异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20.
[2] 张映芹,李晓路.西安市 “空巢老人”生活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养老服务提升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21):19-20+196.
[3] 杨静.新空巢期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的代际生活互动: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20(05):62-69.
[4] 统计局调查中心.西安市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养老现状调查报告[EB].[2021-11-24].http://tjj.xa.gov.cn/tjsj/tjxx/619e21e 3f8fd1c0bdc6da63f.html.
[5] 张丽元,张冉,范金广,等.河北省农村空巢老人现状分析[J].山西农经,2020(02):43-44.
[6] 庄龙玉.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及应对措施[J].理论观察,2016(12):74-75.
[7] 陈照春,卓秋屹,杨健,等.抱团养老模式下乡村体育场域形成逻辑、内涵要义与价值意蕴[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 44(08):103-109.
[8] 汪昌莲.“抱团养老”需各方合力护航[N].长春日报,2021-09-10(008).
[9] 郝佳.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旅居养老的发展路径[J].四川劳动保障,2024(01):44-45.
[10] 郝雁,陶磊,李利利,等.西安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8,35(03):237-239.
[11] 张小婉.运城市农村日间照料中心运行问题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8.
[12] 葛晓荣.构建联合服务主体推动农村养老服务发展[J].中国社会工作,2023(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