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讲座《为平权而奋斗的女性》有感(散文)

2024-07-31安娜

作品 2024年8期

2019年3月8日,北京塞万提斯学院邀请罗莎·雷加斯女士来北京进行讲座。罗莎·雷加斯是西班牙著名女作家。她创办了自己的出版社,并获得了许多杰出的西班牙文学奖。雷加斯女士也是女权运动的标志性人物。2020年,她获得了西班牙人权基金会颁发的职业生涯奖。2019年讲座的主题是“为平权而奋斗的女性”。讲座中有一句话把我吸引住了:

“每一位女性都应该用自己的嗓子唱自己的歌。”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每一位女性对自己的权力应该做自己的贡献。

从19世纪起,人们开始关注女性解放这个问题。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西方世界女权运动取得胜利的高峰。在世界各地,我们的前辈获得了不少的胜利。50年过去了,女性可以在自己国家的政府选举投票。2021年是瑞士女性赢得选举权50周年。50年过去了,1974年的《平等信贷机会法》赋予每一位美国女性(无论是否已婚)开设自己银行或信贷账户的权利。50年过去了,女性可以自由地与丈夫离婚。1950年,中国实施新的婚姻法,允许女性提出离婚。50年过去了,女性可以当企业里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当一流大学的教授。1977年,Adetoun Ogunsheye 被任命为伊巴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成为尼日利亚大学中第一位担任院长的女性。

但是我们真的实现了男女平等这个梦想吗?

首先,在全世界,女孩子比男孩子面临更大的文盲风险。全球各地约有4.96亿成年女性不会读写,占全球文盲人口的三分之二。南亚、西亚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一半的女性不会读写。女孩仍然被剥夺了上学的基本权利。女性接受教育仍被视为一种经济负担,是浪费钱财,因为她们将来要嫁到婆家。女生难道不值得跟男生一起上学吗?并且,以中国的清华大学为例,2018年男女新生比例接近2:1。清华大学作为中国最好的理工类大学,有许多国际知名的理工类专业,比如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等专业,出现男多女少的局面。男生在理科类专业上比较占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女性仅占所有编码工作的25%,收入仍比男性低30%。人们在脑海里依然有这样的一幅“画面”,就是男生适合学习理工类专业,而女生却适合学习文科类专业,这会导致人们低估那些学习理工类专业的女生。在学习科技方面上男生和女生有什么区别吗?

有一位中国朋友曾经跟我说过中国人分为三个不同的性别:男性、女性以及具有博士学历的女性。这位朋友是一位女性。她本来想当汉英翻译,可是后来却转换到英语老师。虽然她自己知道她不适合做老师,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老师的工作及工资很稳定,并且当老师更适合女性。献身教育事业的女性更容易找到丈夫。在婚姻方面这些因素有多重要呢?以美国女性为例,1987年,仅18%的婚姻中女性是主要的养家糊口者,而到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9%。然而,在世界上,按照社会规范,丈夫“应该”比妻子拥有更高的工作地位。如果妻子拥有较高的工作地位,可能会产生负面影响,如离婚风险较高和针对女性的家庭虐待。这些女性被蔑称为“下嫁”。

在欧盟,女性在劳动力市场的代表性仍然不足。在2020年的全职就业中,无论年龄段如何,男性的就业率都高于女性。在25至49岁的人群中,84%的男性就业,而欧盟女性的这一比例为65%。2021年,女性就业率为67.7%,而男性就业率为78.5%。总体而言,女性平均每小时的收入低于男性。2020年,欧盟27个成员国的男女薪酬差距为13%。另外一个问题是对年轻母亲的歧视。雇主认为她们(以及她们的孩子)是一种负担。比如,他们认为因为母亲常常请假,而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这导致许多有能力的年轻女性在市场上被拒之门外。她们在生完孩子后仍留在家中做家庭主妇。2021年关于中国职场女性的报告显示,11.4%的受访女性表示因怀孕和生育而失去了晋升机会,14.4%表示她们的职业发展因育儿所需的额外关注而受阻。

世界确实不公平,但是基本问题在哪儿呢?

雷加斯女士认为,关键在于有些女性把自己“打入监狱里”。有些女性得不到男性的承认就无法往前走,像碰到一面玻璃墙一样。我认为女性应该知道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自由的选择。虽然自由并不容易,也很孤独,但是自由才能让我们尝遍人间的酸甜苦辣。自由中的磨难才是成功的开始。来自不同地区的以下三位女性充分证明我们只要下决心,就不要考虑别人的想法,也不要怕遭受挫折。我认为她们的生活和对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承诺真实地体现了2019年雷加斯女士讲座的主题:为平权而奋斗的女性。

第一位女性让我们意识到女性在科学研究中的潜力。她就是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伟大的波兰化学家。她家境贫寒,年轻的时候就出去当家庭教师。后来她来到华沙继续赚钱学习。工作中她爱上了一位男性,但是当那位男性求婚时居里夫人拒绝了他。为什么?当时在波兰女性上大学是不合法的,居里夫人不想放弃深造的计划,因此,她去了法国的索邦大学。居里夫人不但获得了物理及化学两项诺贝尔奖,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她不仅发现了镭和钋这两种新元素,而且发起了用放射性治疗癌症的研究。

第二位女性让我们意识到为女权的争斗至关重要。她就是华莉丝·迪里。她是索马里模特、作家(代表作《沙漠之花》)、演员和人权活动家,被誉为“非洲女权斗士”。迪里女士出生于一个游牧部族。她五岁时被迫接受了女性割礼。割礼是一种残害女性生殖器官的手术。迪里的姐姐和两个表姐死于割礼。十三岁时,为了逃离被迫嫁给老叟的命运,她离家出走。她到了英国伦敦,在亲戚家做仆人,也在麦当劳打工。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一位著名的摄影师发现了华莉丝·迪里,她的模特生涯就开始了。1997年,她成为了联合国大使,成立了多个慈善团体,为同胞筹款建立学校和医院。

第三位女性让我们意识到一个女性能改变无数人的命运。她就是张桂梅。她是一位杰出的中国教育家,毕生致力于改善中国的女性教育。1957年,她出生在黑龙江牡丹江的一个大家庭,成长条件十分艰苦,但是这从未阻止她的脚步。2008年,张桂梅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专门招收女生的免费公立高中——华坪女子高中,并担任校长。该校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贫困山区。在张桂梅的帮助下,她所在学校的2000多名女生考上了大学。她还走访了1600多个学生家庭,鼓励家长送女儿上学。她为无数贫穷女孩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改善了她们的未来。

这三位女性的秘诀在哪里呢?她们愿意去争斗,从来没往后退,勇敢地面对现实,了解自己的未来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条道路。我们一直在学习什么是“自己”,我们绝不能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而放弃自己。如果我们对生活的状况感到不满,那么一定要一点一点地去改变那些使我们不幸福的地方。人的一生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我想要什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

“我是否可以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一个人,尤其是女性,必须为自己而活着。父母、朋友、子女,甚至伴侣,他们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客人。我们将没有机会第二次重新活着。何必等待别人的认可呢?何必自己让自己失望呢?何必错过人生呢?唯一能为我们的选择负责的人就是我们自己。梦想有多疯狂并不重要,路上有多么坎坷也无所谓。没有人有责任拯救我们。我们必须为自己的权利、平等待遇和更好的生活而奋斗,即使这场斗争是不平等的,时不时会让我们陷入困境。我母亲常说,如果我们在人生的最低点,那么我们为什么害怕呢?我们不可能再低了,所以我们应该继续奋斗。没错!我们没有什么可失去的,却能得到很多,不是吗?

责编:胡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