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个年代的工匠

2024-07-30苗连贵

金山 2024年7期

像他们那样的工人,今天绝难见到。 他们原先并非产业工人,而是一些行帮气息浓厚的白铁匠人。随着白铁业的萧条,白铁匠大都进了工厂,改行当了冷作。冷作工和白铁匠并不太隔行,不过是白铁皮变成厚钢板,小榔头换作大铁锤而已。数十年前,我被招进这家工厂当了工人。

我没有师傅,或者说没有固定的师傅,今天给这个帮忙,明天当那个的下手。师傅们对技术大都有所保留,对外人更存戒心,传授技术,多为本家本乡子弟,对外乡外姓一般不传,即便传,也非得“考验”你好久,直至与他达到“师徒如父子”的情分,他才肯将工具箱的钥匙交给你——莫小看这把钥匙,钥匙交给你,说明他已认你作弟子,愿意教你了。如果再让你给他做点私事,比如买烟、泡茶,打开水、跑个腿,那简直视你如本家子弟了。只有那些脑壳灵光的小青工才有这种机遇,我高中毕业当的学徒,年龄大,也笨,自然始终没有得到师傅们的垂青。

所谓师傅教,就是他做活时允许你在一旁看,而外人是不让看的,特别是关键部位,以防被人“剽学”。来了人,他就抽烟喝茶聊大天,或装模作样“捡场子”,意在逐客。遇到耐烦的师傅,可能让你动手做做,这就是“教”了,什么口传心授,手把手地点拨,这种幸运至少我从未遇到过。

其实冷作技术并不神秘,被师傅们视为冷作技术极致的“放样”(通常只能由师傅中的“掌教”来做),我并不觉得十分难。只要用个把月时间,把那本他们奉若经典的《钣金工展开放样》啃熟了,再复杂的图样也能“放”得出,而他们大都不敢问津这本书。他们的“理论”水平低得惊人。我刚进厂时,好几个师傅颇为自得地考问我:“晓得3.14么?”我一愣,一口气把圆周率背到小数点后12位数,惊得他们一个个目瞪口呆。圆周率是计算筒形器物展开料必不可少的数据,其时,这一概念刚在他们之中普及。

倒是师傅们的手上功夫令人赞叹。他们仅凭撬杠、滑轮、扒杆这些简单工具就把高耸的塔罐吊装起来。这且不说,据老师傅讲,上世纪五十年代,解放牌卡车刚问世,他们用小铁锤、木榔头就敲出汽车头面,然后刮灰、喷漆、抛光,几可乱真。在这里,技术是最令人崇拜的(做手艺的最看重技术,你说他人品如何他不计较,但不能小觑他的手艺),技术的高低决定人的尊卑荣辱,那时候,技术好的工匠都被高看一眼。

令我敬佩的是,师傅们做活对材料也极俭省,能用边角余料拼凑的,宁可多费点神,也绝不用整料。看他们下料时精打细算的样子,使人想到小户人家母亲给孩子裁衣时的神情。其实材料拼接得巧拙也是衡量技术高低的一个方面。

冷作工最常见的工具是大锤。那时没有机器,做坛体、罐体设备全凭手中的大锤,能把一指厚的钢板冷敲硬打成弯形的“瓦”或溜圆的圈。抡大锤是一个力气活,常由两人配对打,两把大锤一来一往,轮番落下,像擂台比武,打得性起,都脱了上衣,赤膊对阵,谁先力尽谁认输。抡大锤讲究姿式,大锤从身后甩起,转体,锤头空中划弧,略停,猝然落下,像一套完整的体操,发力时,胸肌和臂肌鼓凸凸的,充满力感,令人想起外国的某些“力”的铜雕。

最难忘的是打封头(化工设备中罐体两头的封闭部分),师傅们叫“打嘣子”(“嘣”读第三声),这是冷作工最苦的活,特别在夏日。每当“打嘣子”时,工棚下那个直径达两米的地炉就生起火,喷出熊熊的烈焰,使人感到整个大地都在燃烧。放在炉上烧的是一块同样大小的圆铁板,一指厚。在鼓风机的吼叫声中,铁板由黑变红,红透了,吊车将之吊到做模子用的大钢圈上,由两人用大铁钳紧紧钳住,七八条汉子迅即挥舞起长柄硬木榔头,顶着咬破皮的热辐射狠命地砸。顿时,长锤飞舞,风呼雷吼,空中画出无数个交错的圆,令人眼花缭乱,那阵仗煞是威风、好看,使人想起过年时的舞龙灯。铁不冷,锤不停。

一顿锤砸下来,个个脸炙得油红放亮,像烤熟的酱鸭。粗皮糙肉的还好些,细皮嫩肉的就惨了,搞不好就充血起泡。我第一次上阵时,感觉火舌在脸上舐,眉毛几乎都烧没了。一个上午下来,灰蓝色的工服上,一条条,一片片,全是白花花的盐霜,干了湿,湿了干,成了护身的甲。

就是这种活,师傅们都争着上,组长不派活还不高兴哩。有人说是为了午餐食堂做的那一碗免费的“高温汤”——汤是诱人的:肉丝线粉,漂着碧绿的小葱花,一大碗捧在手里,“哧溜哧溜”吃得满嘴香。下午接着干,但没有汤,我看师傅们卖的力气并不比上午短斤两。那时代的工匠,以吃苦耐劳为本真,躲懒耍滑被人瞧不起。 实际上师傅们平时做活也都不惜力气,匠人讲“行德”,绝不偷机玩巧,否则坏了名声,从此莫想吃行内这碗饭。

冬天“打嘣子”可就舒服多了,地炉边,即使天寒地冻也不冷。歇息时,披着破棉袄,围着火,把从食堂买来的冷馍放在炭上烤,抽烟,聊大天,荤素俱来。敲白铁的匠人,过去常被人瞧不起,他们也瞧不起某些人,聚在一起,或感叹世事的不公,或愤愤于遭际的不平,或骂悭吝的主顾,或嘲笑不懂行的头佬,他们有无数可供笑骂的人和事。聊大天是匠人的娱乐,也是平衡心理的药方。

一会儿,烤馍的香味出来了,拿起拍拍灰,嘿,蟹壳黄,比面包还香,慢慢地用手掰着往嘴里送,干了,灌几口大茶壶里的花红茶,灰黑的脸上漾着满足的笑容。

在厂里不忙时,匠人们偶尔也做点小玩意。手艺人闲不住,或曰:过一把敲白铁的瘾,比如做个接油用的漏斗,敲个打水用的吊桶或洗脸的铁盆等。敲白铁的工具不知你见过没有,像个捣衣槌,却是四四方方的,硬木,一尺多长,他们叫“拍尺”,拿在手中,劈劈啪啪一阵敲打,然后把接头、拼缝用锡一焊,一把茶壶就出来了。所做之物,全充作公用。

这就是我初当工人时的蒙师。虽然他们有时有些可笑,但我也感到他们的可敬和可亲,至今想起,仍历历如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