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齐推进 汾阳“五育”见未来

2024-07-30王超群

山西教育·管理 2024年7期

4月24日至26日,我参加了《山西教育》杂志社组织的“五育”融合发展专题采风汾阳行活动,学习了汾阳市在推进“五育”融合发展中的经验成果。

一、多领域多层面多路径趋向融合,形成全面育人合力

汾阳市教育局为构建“五育”融合全面育人体系,进行了多领域、多层面、多路径的探索。一是探索指向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融合新样态。二是探索社会教育力、学校教育力、家庭教育力的“三力融合”。三是探索将生命教育、心理教育、科学教育等与德智体美劳有机融合。

比如,汾阳市府学街小学以“君子有仪”的文化核心理念和“汾润君子阳泽英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一书一球”的办学特色,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还有东关中学,开辟多样化的“创客空间”,创建推动科学教育的协作共同体,形成良好教育生态链。

二、构建高质量“五育”融合课堂教学,助推育人方式变革

汾阳市许多中小学校都围绕“五育”融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比如,东关小学秉持“诗词+”课程思路,创设了学诗、诵诗、画诗、唱诗、演诗、以诗练体、创诗七彩诗教课程,将中华诗词与学生成长相结合。汾阳第二高级中学校坚持“全面育人”教育目标,紧紧围绕“让课堂改革更深入,让师生关系更和谐,让学生经历更丰富,让教育服务更优质”的总体要求,将特长、潜力与综合素质结合起来,探索、优化对拔尖创新人才的识别与选拔方式,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探索校本课程育人变革新样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汾阳市各学校积极探索和推进区域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了一流的教育生态系统、师资队伍、资源体系等。比如河汾中学以继承和弘扬具有汾阳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设了琵琶、剪纸、八卦掌、唢呐等社团,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东关小学,依托自身优势,将气象教育引进校园,打造校园气象观测站和气象科普阅读空间,建立气象社团,构建丰富多样的气象课程体系,推动“五育”多样化和特色化发展。

总的来说,汾阳市在“五育”融合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和经验。这些成果和经验不仅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其他地区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作者单位:晋中市太谷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芦啸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