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精细化手段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造价管理
2024-07-29樊蕊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程中,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造价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做好造价管控工作。工程造价所涉的内容较多,如施工材料、设备、人工、水电、安全文明施工等费用。造价人员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价管控模式,对项目的成本投入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对项目各环节成本支出的精准控制,掌握准确的造价支出信息,合理控制项目成本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全过程造价管理
决策阶段 首先,要全面落实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投资项目管理条例》的有关内容,遵循基本建设实施程序,编制项目建议书,确保建议书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项目建议书在经有关部门进行项目可行性论证、立项和设计申报后,要征求意见后方可使用,并在文件中详细说明项目的总体规模和投资情况。其次,要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明确建设标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项目正式建设前全面分析和控制投资风险。在项目建议书的基础上,收集环境、资源、技术等方面信息,制定多项建设方案,从技术、规模、经济等方面综合判断项目的合理性。
设计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立项后,可以借助设计优化的方式,实现项目的决策目标。在设计阶段,为了加大造价管控力度,可以采用主动控制替换以往的被动控制方式,将设计控制由事后核算转化为事前防控,通过限额设计方式,加大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力度。首先,全面分析定量,在投资总价固定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估算的方式,借助科学技术、合理应用施工技术等方式,从造价的角度进行方案设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限额设计并不是与实际成本支出相脱离,也不是一味地减少成本,而是在设备、材料价格合理的基础上,在设计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在图纸审核时,应严格审核图纸内容,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不足或缺陷,并对图纸进行优化,确保设计图纸的准确与详细,减少或清零施工期间因设计问题而发生的设计变更,助力施工质量目标与工期的实现,以利于工程造价管控。此外,在图纸会审阶段,应组织高校各职能部门对施工图纸进行全方位的审查,分析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将问题汇总后,在设计交底时提出,并在共同讨论后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从而在施工前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防止后期因设计变更而导致停工或返工等情况,减少成本支出。
招投标阶段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程招投标阶段,招标单位需通过规范化编制招标文件、合理选择评标方法及合同形式、严格检查不平衡报价、详细编制工程量清单、明确调整暂估价的方法等方式,在招投标阶段进行造价管控。如在编制招标文件时,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代理机构,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招标文件的编制。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说明招标的范围、内容、招标控制价、工期、签证及材料价格的调整方式、工程签证及索赔方式、工程款拨付方式等内容。在招标文件编制完成后,严格审核文件的内容,检查各条款的规范性与严谨性,判断条款内容是否简洁明了,检查投标文件中是否明确说明工程变更的双方责任、工程索赔程序、材料价格调整等内容,避免因招标文件条款不明确而在后期发生扯皮等问题。
施工阶段 固定资产投资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主要是借助智能化技术,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造价精细化管理。在施工阶段,采用智能技术可以从如下方面入手:首先,资源精细化管理。主要是项目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人工等,其中施工材料的成本支出占项目总造价的比例较大。造价人员可借助BIM技术创建智慧建造体系,对施工材料进行精细化管理。如在进行钢筋材料成本管理时,借助WBS技术构建钢筋材料的成本信息模型,通过模型建立材料使用量与施工进度直观联系,造价人员可以清晰地掌握各阶段的材料成本支出情况。同时,BIM技术的框图出量功能强大,通过此功能可以获得各阶段不同材料的用量信息。通过RFID技术定位现场材料,有助于造价人员对现场材料消耗情况的统计,及时发现材料消耗异常问题,对施工材料成本支出进行动态化管控。其次,对工程变更进行高效管控。施工阶段存在很多交叉作业的情况,各工种之间容易出现施工碰撞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发生返工或停工的情况,增加工程成本。通过Revit的碰撞检测功能,构建各专业的施工模型,可以快速找到碰撞位置,对设计及施工内容进行优化。在出现变更问题时,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快速传递变更信息,有利于快速验证并确定解决方案,减少变更不及时造成的造价损失;此外,借助可视化模型,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掌握材料的储存放置情况,协调现场的材料储存管理,防止二次搬运造成的材料损耗,减少材料损耗成本。
竣工阶段 竣工结算阶段是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在结算过程中,造价人员应消除高额取费及高额套用等问题,严格把控价格信息,确保各项成本支出与预期要求相符。造价人员应对施工单位提供的结算文件进行严格审核,核查综合单价及工程量等信息,判断结算工程量是否与清单内容相符,材料差价是否与合同约定的内容相符,是否存在工程量增减或取费标准、定额套价不合理等情况。在初审合格后,造价人员还应对报送文件进行多次审核,严格管控结算阶段的造价。
综上所述,造价管理的水平与效率直接影响项目的建设效益,因此,在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建设阶段,造价人员应做好造价管理工作,借助精细化手段,在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各个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全面管控,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化管理,提升造价的控制效果,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工程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北京北咨工程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