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家校社共育下的新篇章

2024-07-26沈春梅

科学之友 2024年7期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人的全面培养和塑造。我国稳步落实“五育并举”的教学理念,强调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均衡发展,旨在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以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其中,劳动教育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培养新时代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劳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授,更是一种价值观的塑造和全面素质的培养。同时,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什么是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顾名思义,是指通过参与各类劳动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进而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方式。它强调将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与其他教育不同的是,劳动教育是学生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其独立自主、勤奋耐劳品质的关键手段,主要通过家务劳动、学校课程、社会实践等关键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价值观,形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

作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劳动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对于培养新时代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劳动教育存在的缺失和不足

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但当前劳动教育的实施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存在诸多缺失和不足。

首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个课堂,家庭教育对劳动教育的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家庭过度保护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劳动,认为这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这种过度保护导致孩子缺乏劳动的机会和体验,无法培养起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其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更侧重于智育,过于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往往忽视了劳动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导致劳动教育被边缘化。作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主要方面之一,劳动教育的课程标准、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等缺乏统一规范,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尚未形成系统性和规范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导致许多学校未能将劳动教育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其在教学安排中也缺乏明确的地位和时间保障。除此之外,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来支持劳动教育的开展。

最后,社会环境和文化观念也对劳动教育的缺失起到了推动作用。由于社会对劳动教育的宣传和推广不足,人们对劳动普遍存在着轻视和误解,认为劳动是低人一等的,这种观念影响了人们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没有被广泛认知和接受。

由此可见,劳动教育缺失的原因涉及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和投入,推动劳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如何在劳动教育中开启协同育人新篇章

在当今社会,家校社共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劳动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更能发挥其育人作用。在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框架下,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有其独特的责任和角色定位。

家庭:劳动教育的起点

在劳动实践中,家校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家长应转变思想,不能只关注成绩,要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良好的家风,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劳动精神。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与家务劳动,教会他们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通过家风的引领,家长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在家校合作时,家长需要协助学校组织劳动实践活动,提供场地、工具和材料等资源支持,积极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学生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进行劳动实践。

学校:劳动教育的主阵地

为了更好地推进劳动教育,学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劳动品质为目标,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生兴趣,设计并开发有针对性的劳动课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校园劳动、社区服务、农业生产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价值。为了更好地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学校不仅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或家校交流活动,向家长介绍劳动教育的理念、目标和实施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还可以邀请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如担任劳动导师、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此外,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家校社共育的线上交流平台,方便各方及时沟通、及时分享资源和经验。

社会:劳动教育的主舞台

社会作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拥有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在推动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首先,社会可以通过开发劳动教育资源包、编写劳动教育教材、录制劳动教育视频等方式,为学校和家庭提供更多元、更生动有趣的劳动教育内容。其次,社会要善于利用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倡导志愿服务精神,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最后,社会要加大对劳动先进人物和事迹的表彰力度,树立劳动榜样,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劳动主题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力,让孩子们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