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 赋能成长 关爱大学生从心理健康教育开始
2024-07-26孙蕾
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问题
心理素质参差不齐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广泛关注。受成长环境、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大学生抗压能力较弱,面对学业、就业等压力时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差异与成长环境密切相关。家庭环境、教育方式等因素会对个体心理素质产生深远影响。同时,教育背景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成绩的竞争,还包括家长、教师的期望。对于抗压能力较弱的学生,这种压力可能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此外,社会支持也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我们应该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健康和快乐。
心理教育缺失
当前,虽然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增加了一定的投入,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设备和教师力量严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首先,因为资金不够和观念落后,很多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十分缺乏。这些设施包括心理咨询室、心理测评室、团体辅导室等,它们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条件。有些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很小,设备简单,有些学校甚至都没有设立专门的心理辅导机构,导致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深入进行,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
其次,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仍难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很多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致使教师工作压力大,难以对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此外,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很难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难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
如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增加投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设施,为他们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首先,政府要在政策上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教育部门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投入力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同时,加强心理健康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其次,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为大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规划,开展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再次,社会各界要积极参与关爱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支持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媒体要发挥引导作用,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最后,大学生要增强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调适,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遇到心理困扰时,要学会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及时解决问题。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不同,更需要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极强的观察力。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需要寻求专业老师的引导和支持。教师们经过一系列的培训,能更深入地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方法和技术。同时,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能有效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石,应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学会面对压力,更好地应对挑战。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场所,要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大学生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到关心和支持大学生的行动中来,共同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助力他们健康成长,为国家未来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江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