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没有精神的川江号子只是一段唱腔

2024-07-2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1期
关键词:拉纤川江纤夫

川江号子,源于川东和重庆,是拉纤的船工在水流湍急的滩头发出的粗犷呐喊,构建成数十种类别和数以千计曲目的川江水系音乐文化。如今,川江航道已能承载千吨以上的船舶,激越的号子声难觅踪迹了。2006年,川江号子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川江号子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更作为这项非遗的传承人,花甲之年的曹光裕一直奔走在保护和传承川江号子的路上。从国内舞台唱到了国际舞台,每次登台,他都像回到17岁那年——长江边上,无数拉纤的船工唱着川江号子,歌声高亢。在一场场的表演中,借由曹光裕的“传唱”,人们开始重新熟悉川江号子。与此同时,曹光裕还奔走在川江号子的搜集和整理中,开办了川江号子传习所,组成川江号子艺术团。他说:“老的唱段或许会过时,但川江号子里所蕴含的劳动精神、传统,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正是在曹光裕等人的代代相传、奔走传唱下,川江号子的表演走遍了全国各地,巴蜀父辈们坚韧不拔、乐观豁达、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感动了千千万万的观众。

如今川江号子作为川江最富凝聚力、最具标志性的音乐符号,它的传承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川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中,也让后人永远铭记那些曾行走在川江上的纤夫们,是他们的脊梁为滚滚东逝的长江文化拉出了一片新天地。

适用主题:文化守望者;文化情怀;艺术反映生活……

素材运用:很多伟大的艺术形式,都源于最初的劳动。最早的诗句之一“断竹续竹,飞土逐宍”,是描写打猎的过程;川江号子动人的旋律,是从纤夫的背上勒出来的,从嘶哑的喉咙里扯出来的。那些追求劳动者创造的艺术形式,又讥讽劳动者为“泥腿子”的高雅者们,是不是一种艺术上的数典忘祖呢?

猜你喜欢

拉纤川江纤夫
兄弟拉纤
古树和大树支撑拉纤防护准则和方法
染成岁月的一砣金黄(外一首)
怀念维嘉李老
声乐套曲《川江叙事组歌》
川江纤歌
丰子恺送画
《川江往事》
川江号子(重庆)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