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互鉴的典范
2024-07-2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1期
“我愿出一袋黄金,只求看一眼希瓦。”一句古老的中亚谚语,诉说着千年古城昔日的辉煌。
乌兹别克斯坦的希瓦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商贾云集,物济东西。但由于年久失修,希瓦古城部分古建状态不断恶化,甚至濒临坍塌。为期六年的中乌合作修复,中国“文物医生”和当地百姓并肩工作,用妙手匠心恢复古建昔日的容颜,最大限度地保存了希瓦古城的真实完整和珍贵历史信息。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中国愿同各国开展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为更好传承文明提供必要支撑。”中国领导人高度重视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向世界展现着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作为中国在中亚地区实施的第一个援外文物保护修复合作项目,希瓦古城的保护修复项目既是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具体实践,也是“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保护的典范,为促进“一带一路”多元文化相通共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适用主题:命运共同体;多元文化;遗产保护;大国担当……
素材运用:一个历史悠久的泱泱大国,自有其责任担当。中乌合作修复希瓦古城的过程中,中方顶着当地条件的限制,坚持用传统材料和样式修复古城。“我们修复的是世界文化遗产,要对乌兹别克斯坦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负责。”现场负责人阎明的话,折射出的是文化大国的责任担当。一个走过了几千年的强国,必须要对世界负责,这是对世界的交代,也是对民族的交代。正是这份自信与担当,让中华民族始终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