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峰
2024-07-22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4年12期
作为我国杰出的通信技术与管理专家,已是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依旧胸怀家国,他主持完成了中国第一个晶体管60路载波系统工程,荣获工程界含金量最高奖——第十四届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他负责总体设计的中同轴电缆4380路载波通信系统,打破了国际上对我国的通信技术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
1951年至1952年,朱高峰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求学,后应祖国所需,被选派至苏联列宁格勒电信工程学院就读。1958年,朱高峰学成归国。刚进入邮电部,他面前就出现了一座难以征服的“高峰”:我国要建设第一条对称电缆60路载波系统。当时,我国仅有的几部载波机都来自国外。为了制作样机,朱高峰带着技术人员在北京到石家庄300公里的线路上一步一步地走、一米一米地摸索,一走就是4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表彰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其中就有我国第一套中同轴电缆1800路载波通信系统,总设计师正是朱高峰。
之后,朱高峰又投身于4380路载波通信系统的研制工作中。朱高峰带领团队采用预均衡预调节等先进技术,打破了国际上对中国的通信技术封锁,并于1985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适用主题:祖国需要;奉献;人生意义……
素材运用:祖国的需要就是个人努力的方向。社会进步、国家强大、民族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微弱的,只有将个体的成长与发展融入祖国建设的洪流中,才会成为民族复兴强大的助推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早年应祖国所需,由物理学专业转学电信工程专业。正如他自己所说,“国家需要的就是我要做的”。一滴水只有汇入江海才不会枯竭,个人只有将祖国的需要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人生才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