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标签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探索

2024-07-21徐凡刘俊杰

中国市场 2024年19期

摘要:在低碳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达成共识,致力于开发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食品。通过对食品碳足迹的分析,可以深入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情况,并摸索出相应的碳减排策略。文章对食品碳标签的有关概念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食品碳标签的实施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对我国食品工业碳标签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对促进食品行业碳标签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低碳经济;食品生产;碳标签

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19-006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19.015

1引言

食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人类对食品需求的不断攀升,食品生产也在不断地得到推进和拓展。食品产业既是资源消耗的巨头,也是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在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企业采用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方式,以追求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原材料投入量大、产出比低、环境污染严重等诸多挑战。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恶化,环境污染和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全球性难题,同时也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为紧迫的全球环境挑战。在食品消费过程中,涉及生产、运输、加工、处理残留物等环节,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以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产品的发展共识。为了推动我国食品碳标签的发展,文章详细探讨了碳标签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为相关行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食品碳标签标识

碳标签,英文为“CarbonLabeling”,就是通过对一件商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废弃、回收等环节进行量化指标,来向消费者提供有关碳排放的信息。产品的碳标签可以反映出其碳足迹,其中不仅包含了生产到运输到销售的整个流程,还包含了用户在使用和处理过程中所产生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食品的碳排放标签是指在食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使用、废物处置等环节中,通过图示和量化的数字来展示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食品碳足迹标签的本质在于通过一个简明易懂的标识系统,向消费者传达商品的碳足迹或碳减排量,使其能够像比较产品价格一样,对不同商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实施食品碳足迹标签的企业提供了向消费者传递产品碳足迹信息及减排承诺的平台。

通常来说,一个碳足迹的标签包括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一是按照标准计算方法,标签左边标注了生产和使用单位产品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二是企业一般都会在标签的右上角写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承诺;三是在标签右侧的中间部分,通常会出现与其类似的或者可以替代的产品的碳排放量信息;四是产品使用指南放在标签的右下角,目的是让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时候,能够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到最低。

3碳标签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意义

3.1有效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结合科技进步,构建碳标签,促进低碳食品的发展,实现食品工业的升级与结构调整。目前,我国食品工业正面临着原料损耗严重、资源利用率低下、温室气体排放过多等问题。通过采用食品碳标签评估方法和技术,将有助于转变我国粮食产业的发展方式,促进粮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并能有效地解决粮食产业的资源浪费与材料损耗等问题,最终达到粮食产业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3.2有助于提升食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内食品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必须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碳标签制度对国内食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碳标签”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会激励食品企业采用低碳生产方式,推动食品产业向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实施“碳标签”制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促进消费者理性消费,促进低碳消费,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当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更加关注食品的安全卫生、营养价值、口感和品牌形象等因素。如果食品企业不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其产品就不会得到市场的青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将会被淘汰。

3.3有助于有效地应对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

目前,碳标签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食品安全的新门槛。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走在这一道路的前面,为所有在商店里销售的货物,包括国内和进口的货物,都贴上碳标签,并公开它们的碳足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有相当一部分的食品制造商需要通过碳排放的认证,并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否则就无法获得国际品牌的订单。因此,对碳标签进行深入的研究,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碳标签评估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间的认证和互认,将是解决全球粮食贸易障碍的有效途径。

3.4有助于促进消费者消费模式的转型

食品碳标签可以为生产者提供完整、准确的碳排放信息,让消费者在知情的前提下做出自己的消费决策,从而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随着“低碳”和“绿色”的普及,消费者对具有良好碳足迹信息的产品的偏好日益增强,这也使零售商为了提高销售而大量引入此类产品,从而形成了“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三方协同的碳减排路径。通过在产品上增加碳足迹标签来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并引导其选择低碳食品,以此来促进食品碳排放标签的发展。

4食品碳标签标识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析

4.1采用国际标准的碳排放标识

在我国低碳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碳标签作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不仅可以对生产者的碳排放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可以对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英国标准学会(BritishStandardsAssociation)与“节碳基金会”(SecurityofChinaFootprint)共同推出了“碳足迹”(PAS2050),其目的是为“碳标”的执行提供一个可靠的基础网络。卡西诺、特易购、沃尔玛等多家公司已经启动了PAS2050标准的执行,并对其商品进行了碳标签。

在20世纪90年代,蒂姆·朗博士在英国提出“食物里程”这一概念,是指从食物生产地到餐桌之间所经过的总路程,反映了能量消耗与碳排放量的大小。由于“食物里程”只反映了运输距离,忽略了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整个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量,因此,这一概念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使用碳标签来标识产品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简称“碳足迹”。为使碳标签逐渐普及,一些发达国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碳标签体系,使碳标签体系得以更广泛的普及。在评估食品温室气体排放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4064)、产品碳足迹(ISO14067)、英国(PAS2060)等主要参考标准,这些标准包括《商品和服务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PAS2060)。目前,世界上43个国家(地区)普遍使用的国际碳标签体系,包括数字标签体系和减排承诺体系,主要由政府主导、企业自主参与以及第三方认证。

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研究将PAS2050标准转换为ISO标准的可行性,这一议题备受关注。迄今为止,已经有日本、法国、美国、瑞典、加拿大、韩国等12个国家或地区制定了相关标准,并在本国企业中推行了碳标签系统。世界上超过1000个主要的采购商,包括联合利华、屈臣氏、戴尔、苹果、可口可乐、耐克、英国石油公司等都认可了这一点,并要求建立一个绿色的供应链。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是享誉全球的零售巨头之一,要求其旗下的10万家供应商必须进行碳足迹验证,以确保其经营活动的可持续性;宜家家居是一家瑞典的家具巨头,坚持要求其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对非低碳产品或缺乏碳标签的产品进行标识,以确保其符合跨国公司的采购标准。

4.2我国碳标签的使用基础

从全球发展趋势来看,在中国推行碳标签是迟早的事,但在我国率先推行碳标签更为合适,其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第一,中国食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9年,中国食品业实现产值4.97个亿元的辉煌成就。但目前中国食品产业现代化水平综合指数仅为40%,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能源利用效率不高,造成了单位产值碳排放较高的现状。

第二,食品业本身就有很高的碳排放量,人类食用食品业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全球总排放量的18%。此外,牲畜及其副产物的温室气体排放在全球总排放量中所占比例至少51%,比联合国粮农组织此前估计的18%还要高得多。但是,由于石油化工产品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很小,使学术界对其碳排放的关注很少,这一现象在中国也是存在的。

第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食物消费市场,中国的碳标食品生产与推广在低碳消费中起到了更大的引领作用,同时中国消费者也逐渐认可了碳标签、有机标签等。因此,以碳标签食品为研究对象,探索碳标签食品的生产意愿,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2013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认证认可委员会发布的《低碳产品认证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发布,为建立和完善中国碳标识管理体系奠定了基础。2021年6月,中国临安区率先在浙江省杭州市启动了以“天目果笋”为代表的数字碳标签系统,该系统旨在实现农业低碳管理和碳足迹的全过程跟踪。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国内农产品和食品行业对于碳足迹认证的需求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比如第一个碳中和牛奶、碳中和冰激凌、碳中和奶粉、零碳蔬菜等。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于2022年10月27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对我国产品碳足迹与碳标签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推动相关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国的碳标签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一定的欠缺。现有的碳标签管理体系缺乏模型的标准化、数据库操作的标准化和产品生命周期表数据的标准化。

此外,农业碳排放相关指标与测算标准不统一,碳标签技术标准不完善,缺乏国家级评估与认证标准;在碳标签制度领域中,法律信息资源的完备性存在着滞后现象,法律保障的水平不高,需要提高碳足迹核算、碳标签制定以及相关法规的完善程度;消费者对碳标制度的认知程度普遍较低。

5碳标签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策略

5.1加强技术标准和规范,确立食品碳标签认证体系

2013年开始,我国已实施低碳产品认证制度,但该认证目录仅涵盖建筑陶瓷砖(板)、轮胎等工业产品,并未包含食品。由于食品种类的多样性和种植模式的复杂性,以及生产地域的明显差异,食品碳标签认证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显得尤为突出。在建立完备的标准体系的基础上,食品碳标签认证作为一项全新的认证机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在我国农业生产国情、国际贸易新形势新规则的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推行碳标签制度的经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跟进国外碳标签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建立适合我国农业生产国情、适应国际贸易新形势新规则的碳标签国家认证制度。

5.2建立食品碳标签评价技术标准,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的计量方法

我国目前所采用的碳足迹核算方法,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PAS2060、ISO14064/14067、GHGProtocol等,这些标准为产品的碳足迹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国地域广袤,食品种类繁多,受气候变迁和地理位置的影响较为显著,不同地区的管理措施和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中国食品碳足迹核算而言,国际标准默认的排放因子数据在核算边界确定、核算数据采集、排放因子确定、核算模型确定等方面存在着准确性、适用性、完整性等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制定一套统一的国家标准以规范其应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碳排放分级规范和核算方法,对碳标签进行全面设计,明确产品碳标签评价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核算规范,并通过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来加以限制和保护。

5.3推动生态低碳农场建设,促进农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保持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需要通过施肥、耕作等方式施用大量肥料。由于化肥的大量使用,在提高产量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碳排放。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推广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低碳农场是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低碳农业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和方法,以低碳、环保为基本原则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生态低碳农场建设过程中,可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等实现能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减少碳排放。

5.4推进农业自愿减排方法的丰富和完善,消除障碍

当前,我国尚未将农业纳入碳交易市场,因此需要重新启动自愿减排市场。尽管农业温室气体减排的固碳类型多种多样,但对于具体项目类型的监测、报告和核查方法却缺乏充分的研究。在农业领域,CDM、自愿碳标准(VCS)以及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的相关方法学相对较为匮乏,迫切需要开发适用于该领域的方法论。尽管“三农”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消机制尚未完善,但零碳负碳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通过碳交易获取收益面临多重障碍,因此需要尽快完善碳交易市场,引入农业碳汇参与市场交易,以推动农业固碳减排技术、方法、措施和模式的创新和落地。

5.5食品企业向低碳方向发展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计划,降低食品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必须制定低碳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低碳管理体系,并采用低碳管理的全新模式。食品生产企业的低碳发展战略规划可分为三个阶段,包括对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实施低碳管理以及推广低碳技术的应用。

5.5.1进行碳排放的核算工作

在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并对其进行碳排放核算,这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一步,其核心是对当前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展开全面的碳盘查与核算。

目前,24项指南中使用的温室气体定量方法主要有排放系数法、质量平衡法等。按照生态环境部2020年12月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者要对化石燃料低热值及含碳量进行优先测量。食品公司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核算碳排放。

5.5.2实施低碳管理策略

建立低碳经营管理体制。在制定低碳发展政策与目标时,可以参考品质管理模式,成立低碳管理专责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低碳管理与能源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利用能源管理手段,能够识别能源使用与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能耗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对能耗进行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的目的。

在2021年8月,欧洲联盟发起了一个食物的“绿色证明”项目,要求食品公司在他们的产品上贴上“绿色证明”标签。2021年1月13日,邹平市山东创新集团公司推出了全国第一个“公司碳标签”,以指导企业实现“碳标签”为目标。要想实现绿色食品工业的低碳发展,就必须从保护和改善内部生产环境着手,坚持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提高产品质量为首要目的,高标准建设食品工业生产基地。

5.5.3应用低碳技术,以降低碳排放

在实践中,对于企业来说,减排是一个很好理解的问题,而减排的措施和实施也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碳吸附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技术,涉及植树造林、土壤固碳、生物能源和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当前的碳捕集和封存技术尚不成熟,且费用高昂,中国的减排道路虽然清晰,但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实践上,公司更容易了解减排意义,也更容易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来实施。要实现碳的有效利用,必须综合考虑植树造林、土壤固碳、生物能源及碳捕集与封存等技术。当前,中国虽已制定了减排目标,但由于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尚不成熟、成本较高等原因,导致其减排目标的实现仍任重而道远。

6结语

作为一项环境管理工具,碳标签能够对食品生产全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全面评估,为食品行业的发展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以及我国城镇化持续加快的背景下,要在理论上探讨并构建出一套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食物碳标签系统,有组织、有规划、科学地构建并实施该系统,进而促进低碳食品的发展。企业通过积极应用食品生产碳排放评估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产品或服务的碳排放,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施“碳标签”能够引导消费者更多地购买低碳产品,以达到减排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肖尧,贾鑫虎,黄景轩,等.基于IPA分析的碳标签食品发展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现代商业,2019(24):5-7.

[2]康丹.企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及碳标签制度设计[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

[3]陈震东,张延杰,胡志高,等.食品生产企业低碳发展示范概述[J].食品安全导刊,2017(6):26-27.

[4]张帆,肖郡笑,肖锋.果类农产品碳足迹核算及碳标签推行策略——以赣南脐橙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16,44(10):568-571.

[5]张露.碳标签对低碳产品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6]王晓莉,吴林海.碳标签制度下我国食品工业低碳转型的启示[J].食品科技,2014,39(2):308-313.

[7]程辞.兰州市居民食品消费碳足迹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3.

[8]王晓莉,吴林海,童霞.影响农副食品加工企业生产碳标签食品的主要因素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26(10):148-151.

[9]赵丹.碳标签食品生产决策与消费行为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2.

[10]吴林海,赵丹,王晓莉,等.企业碳标签食品生产的决策行为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6):87-99.

[11]马爱进,赵海珍.我国食品行业建立食品碳标签标识探析[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7(5):5-8.

[12]赵丹,吴林海,徐立青,等.食品生产企业碳标签使用调查与国外碳标签使用的比较[J].世界农业,2011(3):27-31.

[13]帅传敏,吕婕,陈艳.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初探[J].对外经贸实务,201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