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名”科学家,为宇宙飞船命名

2024-07-19焦维新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4年7期

在火星的北极平原,有一个巨大的陨石坑,里面充满晶莹剔透的水冰,这个大冰库给荒芜的星球带来了生机。这个陨石坑被称为科罗廖夫陨石坑,是用苏联著名航天专家谢尔盖·科罗廖夫的名字命名的。

科罗廖夫是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负责人。尽管全世界都知道他的成就——人造卫星、东方号飞船、联盟号飞船——但因为他的身份是苏联严格保守的国家机密,直到他去世之前,他几乎完全是一个谜。

多年后,人们才逐渐了解这位传奇科学家的故事:1907年,科罗廖夫出生于一个文学教师家庭,但他对文学没什么兴趣,而是痴迷于飞机。17岁时,他就设计出了自己的第一架滑翔机。从基辅理工学院毕业后,他进入莫斯科大学,兴趣转向了当时还只是理论科目的火箭推进。

1931年,科罗廖夫创立了反应运动研究小组(GIRD),该小组开发了第一批苏联液体燃料火箭:GIRD-9和GIRD-10。两年后,该小组被军方接管。科罗廖夫开始负责研究航空航天结构,而他的同事瓦连京·格卢什科则负责研究推进系统。他们共同设计了RP-318——苏联第一架火箭动力滑翔机。

然而,意外突然袭来。1938年,因政治原因,格卢什科被捕。为了减轻对自己的指控,他告发了科罗廖夫,后者也很快被捕。从那天起,这对昔日并肩作战的搭档就开始针锋相对。

1940年,科罗廖夫被转到一所特别监狱,航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也被关押在这里,并在狱中带领一批科学家继续为苏联国防工业效力。因为图波列夫的请求,科罗廖夫后来也加入了这个团队,并在1944年成为团队的负责人。

当时,纳粹德国在战场上使用了威力巨大的V-2导弹,举世震惊。苏联随后建立了一个名为NI-88的研究中心,并任命科罗廖夫为总工程师,负责设计苏联版的V-2。最终,科罗廖夫带领团队造出了R-1。这是一个导弹系列的前身,后来这个系列被称为“飞毛腿(Scud) ”。

在科罗廖夫的领导下,NI-88研发了各种导弹,比如可以将卫星送入太空的R-7。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由R-7发射升空,发出的“哔哔”声震撼了全世界。在这颗卫星发射前,科罗廖夫有时还能在会议上用自己的名字发言。但在此之后,他的名字再也不能被提及。全世界只能猜测他到底是谁。

在“斯普特尼克1号”成功发射的基础上,科罗廖夫和他的团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设计了第二颗卫星。1957年11月3日,“十月革命”40周年纪念日前夕,“斯普特尼克2号”发射了。飞船上有一只名叫莱卡的狗,它是第一只绕地球飞行的动物。此后,短短几年内,科罗廖夫和R-7迅速创造了更多的第一:第一次探测月球,第一次拍摄月球背面的照片,第一次探测金星和火星。

1961年,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向苏联发起了直接挑战,称10年内要将人类送上月球。科罗廖夫想在“月球竞赛”中击败美国。他建议建造一个巨大的火箭(100米高的N-1)以及一艘宇宙飞船(联盟号),但情况远比他想的更加复杂。

他的老搭档、“死对头”格卢什科当时是苏联火箭发动机的首席设计师,认为低温推进是一条死胡同。两人始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科罗廖夫只能选择绕开他,求助于航空推进领域的另一位科学家库兹涅佐夫。但问题是,库兹涅佐夫研制的发动机非常小,巨大的N-1将需要42个发动机。N-1的研发工作被冻结,直到1964年才获得批准。这时,美国的登月计划已经成为国家优先事项3年了。

科罗廖夫并没有看到他巨大的“宝贝”完工。1965年,他被诊断出患有结肠癌,医生建议他进行手术。此前数十年,他一直在高强度地工作,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健康。他不认为自己年纪大了,50多岁时还坚信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要求就不会那么苛刻,他有生之年能够实现自己的飞天梦。然而天不遂人愿,手术失败了,科罗廖夫于1966年死在手术台上。

科罗廖夫死后仅仅两周,苏联发射的月球9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了在月球软着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苏联没有在太空中再进行过如此重大的尝试。苏联的太空计划经历了许多困难,N-1不仅没能“击败”美国阿波罗计划抢先登月,甚至4次发射都以失败告终。1974年8月,格卢什科取消了这个项目。

不过,联盟号载人飞船和R-7导弹至今仍是俄罗斯太空计划的主力。联盟号系列迄今已经累计发射超1800次,是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的载人飞船,这个纪录可能还会继续保持几十年。在科罗廖夫去世几十年后,联盟号的设计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这充分证明了他的卓越才能。

如今,科罗廖夫的名字留在火星上,肖像印在课本上,但他给世界留下的远不止这些。人们一次又一次想起那个故事:1960年底,苏联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为载人航天器征名。科罗廖夫提议叫它“宇宙飞船”,大家都笑了,不理解为何这不像船的东西要叫“飞船”。但后来,大家愈发觉得这个词绝妙——那寓意着一种人类向着星辰大海远征的梦想与信念,而科罗廖夫用一生证明了这句话。

(阿建摘自《环球人物》2024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