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非遗焕新潮

2024-07-19薛翔王浩昆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4年7期

2024年6月8日,中国迎来第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国各地充分结合地域特点,打造一系列充满新意的非遗活态传承项目,为传统非遗传播开辟新路径。

2024年,恰逢中国批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6月8日,中国迎来第8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以“保护文物 传承文明”为主题的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在辽宁沈阳举行。除主场城市系列活动外,全国各地充分结合地域特点,打造一系列充满新意的非遗活态传承项目,为传统非遗传播开辟新路径。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网”

据统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23年12月底,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认定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名。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非遗资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带来更多新意,也对非遗保护与合理利用提出更多要求。

近些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杨平在非遗传承与文化传播领域持续开展研究。在他看来,中国在保护中华文化遗产方面拥有诸多经验。“中国已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和条例,并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数量达57项,成绩斐然。在此基础上,中国参与全球合作,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与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值得一提的是,建设5个国家文化公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实现了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杨平总结道。

在具体实践中,中国非遗保护已形成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立法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等四种“保护网”。比如,北京市相继出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等法规和政策文件,形成从非遗项目、传承人群、保护实体、宣传展示等环节的全覆盖配套政策,在提升非遗系统性保护水平的同时,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机制,加快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作为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丝镶嵌是一种“细金工艺”,即将花丝和镶嵌两种技艺相结合,被视为“燕京八绝”之一。这种技艺通过掐、填、攒、焊、编织、堆垒等传统技法,将金属丝制成各种造型。国家对传统手工艺发展和保护尤为重视,1958年在北京通州成立了北京花丝镶嵌厂,成为全国较早的黄金、白银加工制造企业。1999年,通州区全面接收北京花丝镶嵌厂,更名为北京东方艺珍花丝镶嵌厂。2022年,花丝镶嵌非遗传承人赵云亮斩获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金奖,让这一传统手工技艺在当下焕发活力。

针对濒临消失、传承困难的非遗项目,各地制定了相关保护办法,鼓励学徒学艺及各方面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据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还将继续深入调查非遗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多模态形式,对非遗项目进行系统记录、保存、整理,不断完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建设。

高校:传承非遗的重要力量

借由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契机,多家社会机构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从基层切实推广非遗,提高非遗在社会中的知名度与认可度。

为此,在沈阳主场城市活动中,展演活动特别设计了医脉相承、寻味非遗等主题鲜明的特装展区。中医义诊区通过现场为游客义诊等方式宣传中医理论,让人民的非遗服务人民。而在美食体验区,市民能够第一时间品尝到马家烧麦、老边饺子等地道的沈阳非遗美食,游客也可在其中开启非遗寻味之旅。沈阳市民王顺表示,“以前只是经常吃这些美食,没想到它们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体验过程中,还能了解这些非遗美食的历史发展,确实收获不少。”此外,非遗伴手礼区通过展示非遗旅游商品,推动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

“非遗+旅游”是“国潮”兴起的新形式。“传承非遗的重要路径体现为文旅深度融合,文化与旅游比翼双飞,实现文化与旅游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依托乡村振兴和城市规划,全面利用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此外,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实现中华文化遗产的整体规划、利用与保护。”杨平说。

与此同时,高校也是传承非遗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王名扬介绍,她最早在初中就接触到了景泰蓝,“景泰蓝的点蓝这一工序操作很吸引我,进入大学后,我想着手深入研究这个课题。”2023年暑假,她与同学组成调查团队前往北京市东城区的景泰蓝博物馆,详细了解景泰蓝发展的历史、工序及现状等,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政策文件,尝试认识并推广景泰蓝工艺。

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主持人,高远则带领团队成员前往“非遗旅游景区”北京密云·古北水镇国际旅游度假区,通过“线上+线下”共研共学的方式,体验制皮影、演皮影的传统技艺,感受北京皮影戏的独特魅力;与兔儿爷“亲密交流”,定制属于自己的兔爷,在行走与体验中全方位感受北京非遗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紧紧围绕中华文化遗产的调查、研究和传播,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如“行走京华大地,传承文化根脉”中轴线主题实践活动、“京城古韵·青春采风”手机摄影展之行走大运河活动等。杨平认为,“未来高校可以深度参与非遗文创设计,以非遗文创产品助力遗产保护和利用;也可以设置非遗实践活动基地,使师生深度介入非遗的调查研究,传播非遗的文化故事。”

新技术助推非遗海内外传播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期间,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等承办“云游非遗·影像展”系列活动,以短视频、直播、音频结合的形式,带领人们云观非遗,用新技术推动非遗广泛传播。

北京市举办优秀非遗作品展,并专门开辟了“北京非遗焕新购”购物展区,集中展示非遗焕新购活动的非遗产品。其中,真人唐娃娃绢人手办运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计算机视觉算法,提取二维照片的面部特征,合成三维头模,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北京绢人工艺与3D打印技术融合,呈现了非遗技艺与科技相互加持的效果。浙江东阳村通过新技术赋能当地特色的非遗资源,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非遗文旅项目。该项目在全市共打造非遗工坊18家,2022年接待旅客超过280万,增加当地非遗知名度的同时,也将非遗手工制品打造为成熟产业,在传承非遗中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北京、贵州、武汉等多地全面探索元宇宙及其他跨媒介交互技术和形式,推动新技术更好地助力非遗传播。曾在香港浸会大学交换学习的刘泽筠介绍,跨媒介交互技术为非遗海内外传播提供诸多机遇。“以非遗游戏《皮影剑客剧场》为例,其将皮影艺术中灵动的操控技艺与游戏的玩法相结合,通过游戏技术让体验者参与其中,提升体验者与游戏交互性,尤其是对Z世代群体更具吸引力,从而达到更好的非遗传播效果。”刘泽筠认为,“像VR皮影戏‘田忌赛马’这类互动体验软件,以中国传统故事‘田忌赛马’为背景,利用数字技术搭建虚拟空间,提升了体验者的参与感和沉浸感。”依托数字孪生技术搭建模拟真实的非遗制作环境,以及交互与脑机接口技术实现具身互动,参与者能够获得第一视角的真实体验。

目前,杨平带领团队开展以中华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研究项目。他表示,该课题旨在阐释中华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和文明意蕴,探索中华文化遗产对外传播的路径。重点聚焦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海外推广、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传播、国家文化公园的全球传播以及中华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路径。

借助国际化资源和新技术优势,非遗传播未来将会取得更优效果。杨平指出,“国内相关机构、高校加强中华文化遗产的研究,重视提炼并保护中华文化遗产的标识和符号。这启示我们,充分运用新技术形式,既要讲好中华文化遗产故事,又要传播中国声音与中国形象,唯有此,才能彰显中华文化遗产的世界价值,推动其全球传播。”

薛翔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讲师、中国文化与数字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浩昆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研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