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议会左翼斗争策略的调整与发展挑战

2024-07-18张淑兰

当代世界 2024年7期

【关键词】印度左翼议会左翼印度共产党印度人民党

印度议会左翼也被称为激进左翼,包括印度共产党(简称“印共”)、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简称“印共(马)”]、革命社会党、前进集团、1995年后的印度共产党(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印共(马列)”]等政治力量。自2009年以来,议会左翼已经持续衰落长达15年之久。2023年4月,印共还被选举委员会取消了全国性政党地位,议会左翼影响力可谓跌至低谷。2024年6月4日,印度人民院全国大选结果揭晓,以印共(马)、印共、印共(马列)等为代表的议会左翼共获得8席,比上一届大选多3席,超出预期的6席。[1]其中,印共(马)比预期的3席多1席,得票率为1.76%;印共(马列)成为黑马,首次获得2席,得票率为0.27%;印共仍旧是2席,得票率为0.49%。[2]本次选举的微弱进步与其近年来斗争策略的调整有较大关系。

议会左翼斗争策略的调整

自2019年大选以来,议会左翼就开始调整斗争策略,但大规模的集中调整始于2022年4月印共、印共(马)、印共(马列)等分别召开的全党代表大会。他们共同决定,在反对莫迪政府政策的同时,集中精力批评和反对印度人民党(简称“印人党”)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并进行斗争策略的相应调整,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党派关系方面,促进与中左翼政党的团结合作,参与建立反印人党联盟。以印共和印共(马)为首的左翼政党从1977年开始合作,到目前已经历四个合作阶段。2023年3月,印共(马)中央委员会决议指出,印共(马)将与反对党中的世俗主义政党合作,以孤立印人党。4月,印共(马)总书记亚秋里(SitaramYechury)和印共总书记拉贾(DoraisamyRaja)在海得拉巴举行联合会议并表示,“共产党的变革既是前所未有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提出“共同前进,共同战斗”的口号。6月,印度16个反对党的领导人在巴特那举行联席会议,就加强合作以击败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政府进行讨论和磋商。7月,26个参会的政党决定将反印人党联盟定名为“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强调要为印度提供一个“进步”“民主”和“世俗”的替代方案。12月,所有反对党的高级领导人均参加了抗议146名反对党议员被暂停参加冬季议会会议的活动。2024年3月底,反对党联盟组织数千人参加“拯救民主”大型公开示威集会,抗议莫迪政府在大选前一个月逮捕其主要政治对手凯吉里瓦尔(ArvindKejriwal)。在地方,印共和印共(马)等左翼政党还分别与比哈尔邦、马哈拉施特拉邦、泰米尔纳德邦的地方性政党结盟,支持地方性政党领导的邦政府。

二是党群关系方面,由注重议会斗争转为加强群众运动。印共总书记拉贾指出,印共失去全国性政党地位不会阻碍其走共产主义道路,印共将努力“重新联系群众”,向他们学习、与他们并肩作战。印共(马)总书记亚秋里也表示,议会权力不能成为衡量印共(马)或左翼力量的唯一标准,真正关键的是在与人民及其生活相关的问题上进行坚持不懈斗争。自2021年以来,左翼政党在支持、组织、动员农民群众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2021年6月,为声援德里的农民运动,印共(马)干部在党的办公室门前焚烧了三份有争议的农业法副本,要求联邦政府废除“为保障企业福利而制定的法律”,迫使莫迪政府最终废除“农业三法”,这是印人党自2014年掌权以来作出的最大政治让步。2022年9月,印共(马)比哈尔邦委员会在巴特那的甘地广场组织了一场全邦范围的运动,反对中央政府的相关政策。12月,印共(马)宣布在喀拉拉邦开展群众运动,抗议莫迪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歧视行为,同时挨家挨户开展宣传活动,以提高人民对喀拉拉邦政府亲民政策的认识。2023年1月,印共(马)喀拉拉邦支部开始了为期21天的群众运动。6月,印共(马)在泰米尔纳德邦组织群众运动,一方面要求联邦政府有效执行保护妇女的法律,防止针对妇女的暴行,确保妇女的教育和就业,解放妇女;另一方面积极劝谏邦政府废除《2023年工厂法》,因为该法允许工厂主将工人的工作时间从每天8小时延长至12小时,且没有加班费。11月,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举行扩大会议,决定将“联系群众”的倡议推广到全邦的基层组织,开展全方位的群众性活动。印共(马)的工会组织——印度工会中心联合其他中左翼政党的工会和工会联合会,共同在加尔各答举行盛大集会,广泛吸纳群众参加。

三是党组织发展方面,由老年政治转为重点吸纳并提拔青年党员。议会左翼意识到党员数量下降的问题以及青年群体在党组织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印共领导人库纳尔(Kunal)指出,没有强大的干部队伍,任何组织都无法成长,印共欢迎越来越多的新党员和积极分子加入。印共(马)西孟加拉邦委员会在2022年3月进行了有史以来调整幅度最大的换届,不仅考虑了年龄因素,还考虑了性别和不同社区的代表性等因素,资深的、年老的领导人纷纷为新一代领导人让路。年轻一代领导人随即在2022年9月发起一场大规模的集会活动,标志着西孟加拉邦左翼政治的代际转变。在2024年大选中印共(马)西孟加拉邦地方委员会提拔并选派了3名青年人作为候选人,实现了“青年人的敏捷性和老年人的经验完美结合”。在喀拉拉邦,左翼政府规划与制定政策时,同样注重维护学生、青年群体的利益。他们特别重视公共教育和知识经济,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多的教育和就业机会。在比哈尔邦,印共(马列)也要求邦政府抓紧制定一揽子行动计划,开展教育领域的全面变革。

2023年7月18日,印度班加罗尔,印度26个反对党开会并组建“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共商2024年大选如何协作应对执政的印度人民党。

四是竞选手段方面,开始利用最新的人工智能技术。印人党赢得2014年、2019年大选,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率先对新媒体技术的高效利用。这促使议会左翼高度重视新媒体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娴熟程度远不及印人党。2024年大选前,印共(马)领导层指出,现在的政治是社交媒体和数据之战,印共(马)进入这个平台的时间比印人党和国大党要晚得多,要努力解决这个问题。于是,2024年大选中,印共(马)推出了名为“Samata”的人工智能新闻主持人,引起民众关注。随后,印共(马)利用人工智能生成并发布新闻公告、竞选材料等内容,宣扬党的政治主张。在推出一个月之后,印共(马)一些公告的浏览量达到了50万次。[3]此外,印共(马)每周还在该党的脸书(Facebook)和油管(YouTube)频道上发布新闻简报,在WhatsApp群组中广泛流传。但是,与印人党相比,议会左翼对社交媒体的利用还相当稚嫩。大选结果公布后,印共(马)喀拉拉邦坎努尔区书记贾亚拉詹(MVJayarajan)将议会左翼在喀拉拉邦的糟糕表现归咎于“社交媒体上的反左翼运动”。他指出,议会左翼的社交媒体不仅受到印人党的威胁,而且某些社交媒体如Chenkota和PoraliShaji等的管理员被印人党收买,散布了一些反左翼的帖子,导致那些严重依赖社交媒体获取选举信息的年轻人对议会左翼的认知出现偏差,大大增加了议会左翼在喀拉拉邦选举的难度。

议会左翼调整斗争策略的动因

议会左翼调整斗争策略,是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对印度复杂政治生态的积极因应,也是着眼自身力量建设、增强政治影响力的现实需要。

一是印人党逐步加大对议会左翼的打压力度。莫迪2019年第二次执政后,首先将矛头对准极端左翼,采取一系列所谓的“零容忍”措施,包括派遣中央武装警察部队进行剿杀、设立反叛乱和反恐学校、将国家警察及情报机构进行现代化升级等。到2022年,内务部长沙阿(AmitShah)宣布,“2022年是过去40年来左翼极端主义造成的暴力和死亡人数最少的一年”,“印度的左翼极端主义已进入最后阶段”。随后,莫迪政府将议会左翼作为打压重点,主要采取了三方面措施。

首先,利用法律手段削弱议会左翼力量。2021年6月,卡纳塔克邦前首席部长被法院以“特殊刑事案件”立案,印共、印共(马)、印共(马列)等左翼政党领导人参加抗议活动,被警方拘留。2024年3月,税务部门要求印共支付1.1亿卢比“费用”。[4]对此,印共提出法律质疑,并批评印人党试图在人民院选举前削弱反对派。2022年11月,印度选举委员会重新启动由于新冠疫情而暂停的程序,要求印共、全印草根国大党(AIIC)和民族主义大会党(NCP)说明为什么选举委员会不能根据2019年大选结果取消三党全国性政党的地位,并在2023年3月正式做出取消的处理决定。

其次,利用媒体舆论削弱议会左翼。2024年4月,莫迪直接对喀拉拉邦印共(马)政府展开舆论攻击,指控该邦的合作银行存在腐败行为,并公开质疑左翼政府的“能力”,认为左翼政党带来了新的腐败模式,“没有做任何正确的事情”。

2024年3月31日,印度新德里,印度反对派联盟领导人和数千名支持者举行集会,抗议莫迪政府在大选前一个月逮捕其主要政治对手凯吉里瓦尔。

最后,鼓动印人党支持者暴力攻击议会左翼的支持者,并破坏议会左翼的办公场所。2021年9月,印共(马)的青年组织印度民主青年联合会在特里普拉邦举行游行,遭到印人党支持者袭击,其多地办公室遭到破坏和焚烧。2024年3月,印共(马)一名领导人80多岁的母亲,在特里普拉邦投票前遭到印人党支持者的暴力袭击。印共(马)认为,这是“印人党支持者在投票前实施的暴力行为”,为此致函印度选举委员会寻求干预。

二是传统的斗争方式实效不足。2019年大选后,议会左翼仍然坚持传统的斗争方式,包括选举、议会和法院的斗争。例如,2023年7月,包括议会左翼在内的反对党联盟对莫迪政府提出不信任动议,要求莫迪就曼尼普尔邦发生的种族冲突发表讲话,对各方关切进行详细解释。不信任动议并未对莫迪政府产生实质性影响,但迫使其就相关政治议题发表了讲话,左翼政党与反对派的斗争取得一定程度的胜利。2023年9月,中左翼反对党联合要求莫迪政府通过《妇女保留法案》,为妇女保留邦立法会和议会总数三分之一的席位,莫迪亲自主持会议通过该法案。2024年4月,印共(马)总书记亚秋里就“莫迪政府在竞选期间发表的演讲内容”向选举委员会提出申诉,指控莫迪动员印人党支持者煽动仇恨反对党的情绪是违法的,敦促选举委员会立即介入并采取措施制止,以阻止投票气氛进一步恶化。印共(马)还向最高法院提出请愿,要求最高法院宣布选举债券为非法。在印度的主要政党中,印共(马)是唯一正式宣告不接受“选举债券”捐赠的政党。2023年10月,最高法院开始审理印共(马)的请愿书。2024年2月,宣判废除不透明的选举资助制度,称“选举债券”违宪,并要求印度国家银行停止发行这些债券。

议会左翼的传统斗争方式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较差,原因在于议会左翼在人民院的席位只有5个。议会左翼席位太少,无法与占多数的印人党及其盟友抗衡。例如,2021年12月,在国大党和印共(马)等中左翼政党以离开众议院来表示强烈反对的情形下,联邦院以口头表决的形式通过一项法案,将选举名单数据与生物身份识别系统连接起来。中左翼政党议员认为,该法案侵犯了选民的隐私权,而印人党及其支持者则认为该法案是选举改革的一部分,将有助于清除选举名单中的假选民。在2023年议会冬季会议中,在反对党议员的抗议下,联邦院通过《首席选举专员和其他选举专员(任命、服务条件和任期)法案》。毫无疑问,这些法案的通过均有利于印人党大选获胜。议会左翼不得不调整斗争策略。

三是党内外的不断批评与督促。印共(马)前领导人鲍斯(Bose)指出,许多左翼政党领导人和政治评论员公开认为印共(马)领导层最大的问题是他们虽不断反省,但没有做出必要的路线修正。左翼政党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的批评和建议很多,但集中于反省议会左翼迄今没能在西孟加拉邦恢复执政地位的原因。印共(马)领导人拉贾特指出,印共(马)最大的问题是令党内窒息的官僚主义,无法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成为党内缺乏创新和改革的问题所在。左翼知识分子们的观点主要包括:左翼无力重塑自我,顽固地坚持几十年前定义的运动理论和口号,这使得它在21世纪的政治中过时了;印共和印共(马)已经成为一个由上等种姓和上层阶级人士组成的政党,在组织管理与运行方面未能践行所主张的“平等和分配”,党内职位的提名在本质上是裙带关系;两党均无法从内部改革政党结构、没有开展与人民相关的运动、无力消除党内腐败;印共(马)只有6.5%的党员年龄在25岁以下,[5]未能获得年轻人的支持;印共(马)放弃了穷人利益,未能动员农民等。为此,印共(马)中央委员会于2024年1月在喀拉拉首府特里凡得琅举行会议,专门讨论2024年的竞选策略。

议会左翼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

2024年印度大选结果表明,议会左翼斗争策略的调整已取得一定实效,但是其未来发展仍在意识形态建设、影响力拓展、联盟巩固等方面面临挑战,斗争策略的系统性、科学性都有待提高。

第一,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印度教民族主义和价值观同质化的双重冲击。从大选后的形势来看,在意识形态领域,议会左翼将继续面临印人党印度教民族主义的重大挑战。印共(马)总书记亚秋里指出,国民志愿团—印人党成功地通过激进的印度教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使民生问题模糊化。过去十年,莫迪政府一直不断宣扬印度教民族主义,并且通过对教育和大众媒体等的严格控制,逐步实现了印度教民族主义的制度化,确立了印度教民族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在2024年大选中,尽管印人党获得的席位没有预期的那么多,但大选投票率并没有显著下降,说明印度教民族主义仍居主导地位,而且这一选举结果有可能引发印人党对意识形态的焦虑,反过来加大力度宣传印度教民族主义。

与此同时,议会左翼还面临与其他政党意识形态同质化的风险。一方面,议会左翼与其他中左翼政党呈现意识形态同质化趋势。这明显体现在议会左翼参加的反印人党联盟共同宣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世俗与民主。议会左翼信奉的是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然而,自2022年以来,印共、印共(马)和印共(马列)等政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均明确表示,要以世俗主义、民主主义和进步主义来反对印度教教派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鲜少提及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尤其是议会左翼中力量最为强大的印共(马)。例如,印共(马)在其《第十八届人民院选举宣言》中宣称要“捍卫世俗主义”与“拯救民主”,捍卫人民的民主权利;“捍卫经济主权”,保障工人、农民的权利;主张“权利平等”与“社会正义”,保护工人、青年、妇女等群体的权利;“重新审视和停止公共部门的私有化”等。另一方面,议会左翼的意识形态与印人党政府的“人民”理念逐渐同质化。2022年为庆祝印度独立75周年,印人党政府开始广泛使用“人民”和“新印度”这两个词来阐释印度,制定实施针对下层民众和弱势群体的福利主义政策,对议会左翼的“人民”理念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议会左翼构建意识形态体系的当务之急是准确界定“印度的人民”,明晰其边界和归属,阐释其历史和愿景。

第二,巩固选民基础遭遇瓶颈。目前来看,相较于中央层面,议会左翼在地方层面更具有影响力,特别是在喀拉拉、西孟加拉、比哈尔、贾坎德、马哈拉施特拉、泰米尔纳德等6个邦。其中,喀拉拉邦是目前唯一由议会左翼执政的邦,议会左翼还在泰米尔纳德邦加入了达罗毗荼进步联盟(DMK)领导的世俗进步联盟(SPA)政府。本来根据大选前的三份权威预测,[6]议会左翼有望在喀拉拉、西孟加拉、比哈尔和贾坎德4个邦获得席位,最有把握的是前3个邦。但是,最终的选举结果显示,议会左翼分别在泰米尔纳德、比哈尔、喀拉拉和拉贾斯坦4个邦获得4、2、1、1个席位。[7]议会左翼不但在西孟加拉邦依然没能实现零的突破,而且在喀拉拉邦获得的席位比预期的少,议会左翼面临巩固传统根据地的严峻挑战。

作为工人阶级政党,议会左翼亟须在全国各地选民中扩大影响力。印度左翼知识分子指出,没有争取到工人阶级足够支持,是议会左翼15年来支持率持续大幅下跌的重要原因。[8]印度国情相当特殊,其多元性、多样性、复杂性非常突出,区域、阶级、阶层、种姓、宗教、性别、年龄等都是影响大选结果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议会左翼发动群众的方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不能只是作为政党政治中的“选举工具”;深入群众也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只是强调工人阶级利益,还应该充分考虑农民阶级利益;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把反对宗教、种姓和性别压迫作为核心工作。总之,对议会左翼来说,掌握斗争规律,注重策略方法,争取更多选民支持,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第三,内部分歧和团结缺失导致政治联盟运行不稳。议会左翼联盟有两个圈子,内圈是议会左翼政党之间的团结合作,外圈是议会左翼与国大党等其他中左翼政党之间的合作。内圈自1977年以来一直比较稳固,但外圈缺乏稳定性。以2023年6月成立的反印人党联盟来说,在大选前共召开五次联合大会,但却发生了三次分裂。第一次是2023年11月,印共在特伦甘纳邦与国大党就席位分配问题进行的谈判失败,双方决定分别独自竞选。第二次是2024年1月,联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比哈尔邦首席部长、人民党(联合派)领导人库马尔(NitishKumar)宣布脱离国大党选举集团,转而加入印人党选举集团,且公开表示对国大党自私自利、没有整体利益观的不满。第三次是2024年4月,印共(马)在西孟加拉邦与草根国大党的合作破裂,草根国大党领导人、西孟加拉邦首席部长马马塔·巴纳吉(MamataBanerjee)宣称反对派联盟在西孟加拉邦已不复存在。尽管印人党目前是议会左翼和国大党的共同对手,但在喀拉拉邦,国大党一直是议会左翼的反对党,这种微妙关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二者的合作关系。另外,印共和印共(马)对联盟的14人最高协调委员会的态度也不同:印共总书记参加了最高协调委员会,但印共(马)总书记拒绝参加,表示将参加其次级委员会。总之,议会左翼参加的以国大党为首的反对党联盟缺乏稳定性,总体力量较弱。

具体来说,议会左翼与中左翼政党的结盟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与国大党的合作形式问题。从印度独立以来联合政治和联合政府的发展历程来看,议会左翼似乎可以与国大党结成竞选联盟,但无法完全依赖国大党去实现需要持久战才能达到的目标。二是与人民党和社会党等传统第三阵线政党的合作巩固问题。议会左翼可以加大与那些以纳拉扬、洛希亚思想为指导的各种社会党和人民党的合作,因为这些政党曾经在反对国大党一党独大的政治斗争中取得很大成功,分别于1977、1989、1996年在联邦中央执政,是印度独立以来名副其实的第三方力量领头羊。议会左翼今后仍然可以借势而起,恢复其辉煌。

结语

适应性变革创新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源泉。20世纪,印共、印共(马)等左翼政党先后使用武装斗争和议会斗争的武器,并逐步由激进左翼转变成议会左翼。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数字时代,“数字斗争”成为议会左翼的新武器。在2024年印度大选中,议会左翼取得超出预期的进步,其近年来斗争策略的调整取得一定成功,有利于谷底重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新形势,议会左翼重振旗鼓仍任重道远。不过,在印人党和国大党作为两极势力撕裂印度民主政治的背景下,议会左翼是对抗右翼的不妥协力量,代表着一种独特的政治叙事,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印度多元民主政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印度议会左翼能否持续发展壮大,值得观察和期待。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大变局的关联性和统筹性研究”(项目批准号:22JJD710015)的阶段性成果

[1]“ABP-CVoterOpinionPoll:BJPtoContinueItsDominanceinLokSabhaPollsinBihar,ButThere’sACatch,”April15,2024,https://news.abplive.com/elections/bihar-lok-sabha-elections-abp-cvoter-opinion-poll-narendra-modi-nitish-kumar-1680231;“LokSabhaElections2024:BJP-ledNDAmaywin393seats,predictsIndiaTV-CNXOpinionPoll,”April17,2024,https://www.indiatvnews.com/news/india/lok-sabha-elections-2024-bjp-led-nda-may-win-393-seats-opposition-likely-to-get-just-99-predicts-india-tv-cnx-opinion-poll-2024-04-16-926582.

[2]Electioncommissionofindia,“GeneralElectiontoParliamentaryConstituencies:Trends&ResultsJune-2024,”May5,2024,https://results.eci.gov.in/PcResultGenJune2024/index.htm.

[3]IshitaAyanDutt,“CPI(M)Turnsto‘OldFlavour’inNewPackageforRoutetoRevivalinBengal,”May1,2024,https://www.business-standard.com/elections/lok-sabha-election/cpi-m-turns-to-old-flavour-in-new-package-for-route-to-revival-in-bengal-124050100426_1.html.

[4]“AfterCongress,CPIGetsI-TDeptNoticeforRs11-croreDues,”March29,2024,https://m.economictimes.com/news/elections/lok-sabha/india/after-congress-cpi-gets-i-t-dept-notice-for-rs-11-crore-dues/articleshow/108875616.cms.

[5]AkanshaMakker,KashishBabbar,KavyaSharma,“TheLeft’sDecliningFortunesinIndia,”October8,2021,https://polstrat.medium.com/the-lefts-declining-fortunes-in-india-13bab079012b.

[6]“AtTheirLowest,LeftPartiesinBattleforSurvival:ASWOTAnalysis,”March16,2024,https://m.economictimes.com/news/politics-and-nation/at-their-lowest-left-parties-in-battle-for-survival-a-swot-analysis/articleshow/108546711.cms;“LokSabhaElections2024:BJP-ledNDAMayWin393Seats,PredictsIndiaTV-CNXOpinionPoll,”April17,2024,https://www.indiatvnews.com/news/india/lok-sabha-elections-2024-bjp-led-nda-may-win-393-seats-opposition-likely-to-get-just-99-predicts-india-tv-cnx-opinion-poll-2024-04-16-926582;“ABP-CVoterOpinionPoll:BJPtoContinueItsDominanceinLokSabhaPollsinBihar,ButThere’sACatch,”April15,2024,https://news.abplive.com/elections/bihar-lok-sabha-elections-abp-cvoter-opinion-poll-narendra-modi-nitish-kumar-1680231;“ABPNews-CVoterOpinionPollPredictsAThirdTermforNDA.CongressWillUpTallyButBJPWayAhead,”April15,2024,https://tennews.in/abp-news-cvoter-opinion-poll-predicts-a-third-term-for-nda-congress-will-up-tally-but-bjp-way-ahead/.

[7]ElectionCommissionofIndia,“GeneralElectiontoParliamentaryConstituencies:Trends&ResultsJune-2024,”June5,2024,https://results.eci.gov.in/PcResultGenJune2024/partywisewinresultState-547.htm;ElectioncommissionofIndia,“GeneralElectiontoParliamentaryConstituencies:Trends&ResultsJune-2024,”June5,2024,https://results.eci.gov.in/PcResultGenJune2024/partywisewinresultState-544.htm;ElectioncommissionofIndia,“GeneralElectiontoParliamentaryConstituencies:Trends&ResultsJune-2024,”June5,2024,https://results.eci.gov.in/PcResultGenJune2024/partywisewinresultState-544.htm.

[8]KrantiKumara,KeithJones,“India’sAnti-ModiOppositionElectoralAlliance:ARight-wingPoliticalTrapfortheWorkingClass,”September1,2023,https://www.wsws.org/en/articles/2023/09/01/poep-s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