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萤火虫的麻醉技术高超

2024-07-16何腾江

少男少女·小作家 2024年7期

2023年,《少男少女》杂志社与岭南本土儿童文学作家何腾江老师共同开设的《探索·鸟趣》栏目深受好评,在小读者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来信表示从中学到了许多鸟类知识,还学会了主动观察身边的各种鸟儿。因此,为满足小读者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2024年本刊继续邀请何腾江老师开设《探索·虫趣》专栏,从2024年第1期开始,陆续推出12期以观“虫”为主题的美文。

在《探索·虫趣》专栏,何腾江老师将联合西南大学昆虫学硕士、自然摄影师吴可量老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小读者描绘蝉、螳螂、蝴蝶等12种虫子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等等,在轻松诙谐的文字和精美奇妙的微距摄影中,带领少年儿童亲近自然、开阔眼界,感受文学之美、自然之美和生命之美。

萤火虫提着灯笼往稻田里飞的时候,星星点点的荧光在夏天的夜晚,一明一暗,就像大地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诗意盎然。

谁也想不到,接下来的一幕,很难谈得上“诗意”,因为一场“杀戮”马上就要上演了。

没错,萤火虫不是去稻田装点风景,而是去捕捉蜗牛了。

灵界村的稻田里,时常积水,湿答答的,那里是蜗牛最喜欢的地方。许多蜗牛趴在稻秆上,不时还蚕食着稻叶。

自然万物,总是一物降一物。蜗牛的天敌就是萤火虫。

萤火虫看似娇弱,实则是凶狠的“杀手”。它有六只短小的脚,跟八只脚的蜘蛛一样,都拥有出色的“脚技”。要是仔细观察,很容易就会发现,萤火虫不仅是飞行小能手,还是奔跑小选手。它用小碎步在地面奔跑,有点像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一样。

说萤火虫是狠毒的杀手,一点儿也不为过。萤火虫在面对一只蜗牛的时候,它用钩状的颚轻轻击打蜗牛的外套膜,然后把毒液注入蜗牛的体内。这种毒液就像外科医生的麻醉药一样,蜗牛会慢慢地昏死过去。

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昆虫记》里惟妙惟肖地写到了萤火虫“做手术”的细节:

“它像在与蜗牛‘拉钩’。它在拉钩时,有条不紊,慢条斯理,每拉一次,都要稍事休息片刻,似乎是观察拉钩的效果。它拉钩的次数并不多,顶多五六次,就足以把猎物制服,使之动弹不得。”

昏死过去的蜗牛,就任凭萤火虫摆布了。虽说萤火虫是肉食动物,但它并没有咀嚼蜗牛,而是吮吸蜗牛的体液。有意思的是,当一只萤火虫在吮吸蜗牛的时候,总有另一只,甚至两三只萤火虫不劳而获,也飞过来共享“晚餐”。

一开始,我还以为萤火虫之间会发生“抢食战争”。显然,我猜错了。每一只萤火虫都有一个液化装置,它们能轻而易举地将蜗牛变成流质,就像我们锅里的粥一样,那是“蜗牛肉粥”。每一只萤火虫都极其文明,颇有秩序。你一口,我一口,大家都吮吸得津津有味。

很快,萤火虫们就吃饱喝足,扬长而去,只撇下空壳的蜗牛……

记忆里,我时常在灵界村的稻秆上发现空壳的蜗牛,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杀戮”现场。那时候,我很难想象,一场看似惊心动魄的“杀戮”,却如此不动声色。这只能说明,萤火虫真是一个拥有高超技术的“麻醉师”。

知道了萤火虫的“速战”战术后,我不时想象,萤火虫在飞抵蜗牛身边时,这只慢吞吞的家伙也许还没反应过来,萤火虫就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它注射了毒液,让它毫无还手之力。

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是,在一枝轻摇的稻秆上发生如此惨烈的“杀戮”,居然没有“翻车”之迹。被掏空了的蜗牛壳,依然稳稳当当地趴在稻秆上,仿佛是蜗牛还在酣睡。

少年时,我对这样的“杀戮”事件并不太感兴趣。毕竟,自然万物的“战争”在灵界村无时无刻不在发生。一个孩子的兴趣,总是千奇百怪且变幻莫测的。一只萤火虫吸引孩子的目光,其实是在荧光上——它的尾巴上挂着的那只小小的灯笼,可谓扬名四海。

千真万确,这才是我一直追逐的目标。

萤火虫尾端的灯笼,是它的发光器。有的发光器还会呈现出光带状,那是发育成熟的雌虫拥有的色彩。

实际上,萤火虫发出来的光是白色的,像月色一般的白,虽亮,却并没有多少照射功能。语文老师为了鼓励我们读书,特意讲述了“车胤好学,常聚萤火读书”的故事。

也许是好奇心的驱使,我与同伴捉来好几只萤火虫置放于瓶内,端过来对着书本照来照去,却照射不出几个字。这般荧光,真能读书吗?

也许,故事里的萤火虫营造出来的景象,只是文学作品里美好的意象。不过,现实中的萤火虫光芒,还有另一段典故。这是我在陶秉珍的《昆虫漫话》里读到的:

“台湾地区所产的萤种,种类很多,而且身躯又大,雄虫的光线,委实好看。它停着的树枝,宛同大商店的霓虹灯。据说当年日本占据台湾时,有一次夜里看到萤群飞舞,认作是生蕃拿着火把来偷营,赶忙发炮轰击。”

真是可笑。

记忆中,少年时,我偶尔也会捉住一只萤火虫,用手按住它,往地面拖行一小段距离,地面就会呈现出一条色彩斑斓的光带。

一个孩子的恶作剧,如今看来,真是残忍。这般残忍制造出来的看似炫目的美,那是多大的罪恶呀。

责编:黄嘉晖

自然课堂

萤火虫是一种小型甲虫,既有水生,也有陆生。萤火虫的一生其实一直在发光:它的卵在母体里就开始发光了;它的幼虫刚出生时也在发光。

更让人惊奇的是,萤火虫还可以自己控制灯笼的亮度。比如,萤火虫如果想让灯笼亮一点,就通过发光层的粗管吸入更多的空气,光线就会随之增亮;要是吸入的空气少了,甚至停了下来,它的光线就会暗下去,甚至熄灭。这就是夜晚里,我们肉眼看到的萤火虫总是一明一暗的奥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