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篷车”女孩上央视:逆旅深处是繁星
2024-07-15冬雪
李多丽出生在农村,从小颠沛流离,走乡串户四处演出。努力多年,她终于站上了星光熠熠的央视舞台。然而一次意外,她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那段灰暗的日子——
唱起心底的歌
“别治了。万一治不好,钱就白花了。”李多丽确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这个病不好治,要花很多钱。爸爸在烧窑厂干苦力,舍不得拿钱。
1990年,李多丽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因为是女孩,她从生下来就被爸爸嫌弃。为了得到爸爸的认可,她抢着干活,但是爸爸都不多看她一眼。好在,妈妈一直护着她。
李多丽10岁时,有一天放学回家,妈妈发现她全身布满紫色的斑点。妈妈急了,带上她去了20多里外的医院。检查结果是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妈妈回家拿钱给女儿治病,爸爸却要放弃,李多丽难过又惶恐。妈妈搂着她,斩钉截铁地说:“放心,有妈妈在,妈妈给你治。”
妈妈到处借钱,骑着小三轮带着李多丽天天往医院跑。喝了三百多服中药,吃了数不清的西药,李多丽身上的紫癜终于慢慢消退。可她也因此耽误了学习,不想读书了。
“你不想上学,那就去戏校学唱戏。”妈妈年轻时曾是豫剧演员,她无论是做饭洗衣,还是去田里摘棉花、给麦子浇水,都唱着曲子。李多丽从小就听着妈妈唱戏长大,也有一副好嗓子。
“读什么戏校,浪费学费。就在家帮忙干活,长大了嫁人算了。”爸爸又加以阻拦。妈妈不管不顾,借钱把李多丽送去了戏曲学校。
学戏很苦。早起晚睡,在寒冷的操场上练手眼身法步,手被冻得长满冻疮,李多丽晚上躲在被子里偷偷哭。
一年半后,李多丽开始跟随学校的剧团走村串户演出。剧团更苦,吃大锅饭喝面汤,住在村里没人的破旧老房子里,把玉米秆往地上一铺就睡。要是哪天有床睡,李多丽觉得那是最幸福的事。
李多丽才14岁,但和大人一样什么活都得干。每次演出结束,大家匆匆忙忙打包行李,拆卸舞台。到了下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搭建舞台。忙完就到了下半夜,囫囵睡一会儿,起床继续演戏。
有一次演出,到了很多演员的家乡,演完后大家都被家长接回家了。李多丽他们剩下的几人一起住在一个破庙里,她是唯一的女生。半夜,大风在屋顶呼啸,周围的佛像面目狰狞,李多丽吓得一晚上没睡。
有一年农历大年三十,李多丽还在临沂的一个山区演出。晚上,她哭着给妈妈打电话:“妈妈,我想回家。”妈妈知道剧团苦,但农村女孩如果不读书也不学个本事,只有嫁人一条路。妈妈只能隔着电话哄她,自己的眼泪也如决堤一样。
爸爸在窑厂干活,妈妈一个人打理30多亩旱地,还要养猪和牛。她一心想多挣钱还女儿治病欠下的债。李多丽知道妈妈辛苦,哭过之后更加努力。
在剧团,李多丽是个有心人。当时民间剧团很多,每家都有自己拿手的曲子,一般不外传。只要有人在台上演出,她就偷偷拿个本子记录唱词。日子久了,竟记录了好几大本。
慢慢地,李多丽能担纲主角了,开始有了工资。回家时,李多丽把存下的钱拿给妈妈:“妈妈,我治病花了很多钱,这钱我慢慢补给您。”妈妈搂着她哭了。
那次回家,李多丽和妈妈去给麦子浇水,母女俩一起在麦田里唱着《穆桂英挂帅》,珠圆玉润的嗓音在麦田萦绕。
当离别开出花
2007年,李多丽毕业了,姐姐邀她一起去浙江打工。虽然打工挣的钱比唱戏多,但她还是怀念唱戏的日子。一年后,李多丽的老师成立了自己的剧团,邀请她回剧团演戏。她毫不犹豫辞了职,回到舞台上。
2009年,李多丽跟随剧团去一个工地演出。开演前,李多丽和同事不小心踩空掉下舞台,同事一屁股重重地坐到了李多丽的胸口上,李多丽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躺在病床上时,李多丽特别想念妈妈,但怕妈妈担心,她选择了隐瞒。因剧团缺角,李多丽只休息了两天就忍着胸口的疼痛登台演戏。
2011年冬的一天,演出结束后,李多丽和大家一起拆卸舞台。突然,舞台顶上一根横杆掉下来,不偏不倚砸在李多丽的后脑上。她被砸成了脑震荡,头痛欲裂,呕吐不止。这一次,李多丽同样没有告诉妈妈。
后来,剧团渐渐不景气。2012年,李多丽应聘到一家礼仪公司,担任专职歌手。开始时,她对流行歌曲不熟悉,就带着MP3去音像厅下载歌曲,经常练习演唱到凌晨。
2014年底,李多丽报名参加央视《黄金100秒》节目,经过层层选拔,一路闯到了决赛。在央视的舞台上,李多丽演唱了歌曲《酒干倘卖无》。歌中女孩的命运,让她想起自己四处漂泊的童年,歌声饱含深情。和评委互动时,她又唱了一段妈妈最喜欢的戏曲片段,最后竟获得了当期的冠军。
这天晚上凌晨两点,李多丽按捺不住喜悦,给妈妈发短信:“妈,我得冠军了。”谁知妈妈竟秒回:“女儿,妈妈以你为荣。”那一晚,妈妈在家没有睡着,李多丽在北京也没有睡着。
李多丽从北京回家,爸爸终于夸了她:“俺家小四还行嘞。”李多丽赌气道:“我当年的选择和坚持是对的吧?”爸爸没有说话。但李多丽发现爸爸的态度比之前有所转变,他经常把李多丽挂在嘴边跟邻居们炫耀:“俺闺女,在中央电视台拿了冠军回来。”
有一次,爸爸破天荒给李多丽打电话:“小四,你忙不忙啊?家里今天炖了羊肉,你回不回来吃?”那一刻,李多丽多年紧绷的心终于松懈。虽然不能一下子原谅爸爸曾经对她的伤害,但她选择放过自己,不再纠结。
李多丽又陆续参加了山东电视台的《我是大明星》《春晚总动员》《大家一起赚》,央视的《幸福账单》《这箱有礼》等节目。2015年,李多丽签约山东卫视生活频道,成为《让梦想飞》节目的驻场歌手。
她的演出资源好起来,各种邀约一个接一个,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8年,李多丽在郓城买了套小两室,她希望妈妈来郓城和她一起生活。“家里还有30多亩地,我走了,谁来种啊,荒了可不划算。”妈妈劳动惯了,离不开劳碌一辈子的土地。
爱生长出枝丫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商演断崖式减少。不能坐以待毙,得想办法去赚钱。朋友建议:“我们自己拉投资,拍短剧,做后期,虽然会辛苦一点,但一定赚钱。”
李多丽信心满满,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影视公司。她拿出所有的积蓄,还刷了信用卡,找房子、装修、购买办公设备、招聘员工。站在崭新的办公室里,李多丽踌躇满志。
公司第一个单子是拍摄一部短剧。签完合同第二天,李多丽凌晨四点就起床,请演员,找场地,安排剧组的事务。一切看起来似乎都进入了正轨。
2020年7月,李多丽机缘巧合获得一个剧组的拍戏邀请,她把公司事务安排妥当后才去。
半个月后,李多丽回到了公司。“姐,素材没了!”李多丽一进门,负责后期的员工就哭丧着脸告诉她。李多丽如坠冰窟。
原来,短剧全部拍好了,交给做后期的人去剪辑和配音。然而,他却把素材全部误删,用了各种办法都恢复不了。
素材没了,整个团队前期的辛苦全部化为乌有。“这是公司第一个单子,怎么跟对方交代?”李多丽急得不行,想找人重新拍摄,可是需要花钱,而且不是小数目。公司前期的投入几乎花光,合伙人不愿意再追加资金。
李多丽想再找业务,可是每次接单谈得差不多了,却因为公司拿不出一部有说服力的作品,最后都没有签约成功。
工资要发,房租要付,没有钱,一切就是空谈。李多丽走投无路,只得刷信用卡套现给员工发工资,到了还款日,她找朋友借钱先还上信用卡,然后再从信用卡里面套现还给朋友。
李多丽异常焦虑,整晚整晚都睡不着觉,一个月暴瘦15斤。苦熬近一年后,她不得不关停公司,不仅没赚一分钱,还倒欠下一笔数目不小的外债。
多年奋斗一夜归零,李多丽恹恹地回到老家。“我开了一家公司,没挣到钱,垮了。”在妈妈的追问下,李多丽吐露了实情。
妈妈急得不等她说完,就问:“你投了多少钱?”“全部。我所有的积蓄都投进去了。”李多丽越说声音越小。
“你还有钱花吗?”妈妈转身钻进房间,拿出一本存折递给李多丽:“拿去还债吧。只要健健康康没病没灾,别的都是小事。”李多丽接过一看,那一条条的存款记录显示,这些年她给妈妈的钱,妈妈一分没花。
李多丽眼圈红了,声音哽咽道:“妈,这钱咋还留着?”妈妈安慰她,说:“家里吃穿不花钱,这钱我都给你攒着呢。”
妈妈又联系了李多丽的一个闺蜜,让她带李多丽出门散散心。在静谧的洱海看云卷云舒,李多丽的心情慢慢放松。当年妈妈在土里刨食都还完了家里的债,更何况她还有一身的本事。
调整好心态,李多丽积极寻找演出机会,不论是什么级别的演出她都参加。
有一次去离县城百公里外的村里演出,舞台是由皮卡车斗改造的,两边的挡板用千斤顶撑着。车斗有些滑,李多丽虽小心翼翼却还是崴了脚。忍着痛演完,演出费还被压到最低。李多丽委屈得想哭。
“有演出有收入就不错了。”擦干眼泪,李多丽给自己打气。有时候要去外地演出,李多丽选择坐八九个小时的绿皮火车,两首歌唱完,她又赶着坐当晚通宵的绿皮火车回家。
2023年10月,李多丽参加了山东电视台《你消费我买单》节目,获得了冰箱、空调等奖品,全部拖回了老家。爸爸赞不绝口,又有了吹牛资本。
年底,李多丽还完所有外债,妈妈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李多丽的心情也格外舒畅:“又是新的开始了。李多丽,加油!”
编辑/李雪莲
382321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