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行走的思政课
2024-07-14吕莉王淑芹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是提升企业职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基础设施公司(以下简称基础设施公司)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创新职工思政教育工作,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充分利用武汉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将思想教育工作放在红色教育基地、融进革命历史文化、嵌入日常工作生活,推动思想理论宣教深入一线、落地生根,让新时代党员干部擦出不一样的思想“火花”。
思政课堂走出会议室
“受降堂旧址是武汉地区重要的历史纪念建筑,是见证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丰碑。旧址内展陈的百余幅历史图片、近两百件实物,再现了武汉抗战乃至中国抗战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在武汉市受降堂旧址,基础设施公司20余名党员建设者正在开展一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的红色思政课。认真聆听讲解员讲述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后,党员建设者们进一步感悟到抗战精神。
思政课走出会议室,以“行走”的方式,将蕴藏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思政元素捋清楚、串起来,摒弃简单枯燥的说教,运用职工熟悉的语言、喜爱的形式、互动的平台,持续为党员、青年员工输出高品质的思想“大餐”,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开课以来,“行走的思政课”探访团陆续前往武汉受降堂旧址、中山舰博物馆、红色报刊博物馆、中共五大会址、施洋烈士陵园等地,开展红色研学课堂,组建起一支百余名成员的学员队伍,覆盖武汉及周边地区在建项目200余名党员建设者、青年员工,切实为打造共建、共研、共享思政教育一体化机制夯实基础,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学思践悟的内生动力。
被动教学变主动求知
在武汉市龙源红色报刊博物馆红色研学课堂上,基础设施公司党员建设者以重温党史、实践拓展等方式,让红色精神学习别开生面。在“红色长征”环节,参课的党员建设者手拉手在长征路线图上“重走”长征路,协作绘制“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主题画卷。用体验感受真0177df067b38c89db8c0330398642f24实,用参与感悟初心。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以报刊为载体,团结党员、引导群众、凝聚力量的光荣历史,激励了我砥砺前行的决心和信念,让我在今后工作中闯劲更足。”参加完红色研学课堂,武昌滨江项目副书记张婵娟深受启发。
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强基铸魂、培育职业化团队的重要环节,“行走的思政课”依托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党员职工在现场看旧址、看展览,听事件亲历者讲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故事,实现与党员职工沉浸体验“无缝对接”。同时,将被动教学调整为主动求知,既集结了党史研究、红色教学等方面的行家里手“专业讲”,又鼓励党员职工干部“放开讲”,强化互动,提升参与度,让每一堂思政课“有知”又“有味”,参与者能真正接受到精神洗礼。
深层次交流接地气
“行走的思政课”将传统的一人讲、众人听的模式向人人上讲台、人人讲党课转变,变单纯学为观摩学,基层一线的党员现场作剖析、谈体会,拓展延伸学习主体范围、内容深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有趣、入脑入心。
在探访施洋烈士陵园时,“行走的思政课”将青年员工加强思想建设与企业发展相结合,深度展开学习研讨。现场参与者踊跃发言,参与热情高涨。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现场,探访队伍从公司职工拓宽到业主、政府单位等多个共建单位,共同开展学习探访,在深入交流中进一步增强彼此间的沟通与互信。
“行走的思政课”以兼收并蓄、守正创新为核心,做到开放性、能落地。后续,将持续挖掘企业内外部资源,打磨更多让党员职工听起来能共鸣、学起来能“解渴”、品起来增回味的思政“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