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夜话”润民心
2024-07-14葛雷
“我们这栋楼楼顶漏水严重。”“不仅漏水,水还渗入到楼顶的配电房内,有安全隐患。”傍晚时分,在湖北省体育局崇仁体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崇仁中心)的院子内,一场“崇仁夜话”正在进行。
“今晚本来是讨论居民楼前的道路维修,没想到发现了新的问题。”在听取了群众反映的问题后,主持“崇仁夜话”的崇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樊光正立即联系了维修厂家和物业电工,分别对漏水屋顶和配电房内的线路进行了维修处理。
樊光正介绍,崇仁中心大院是一个混杂的区域:不仅是中心机关的办公区,还是300多名运动员训练和后备人才培养的教学区,同时也是500多名常住居民的生活区。“这些涉及教学训练、服务保障、后勤维修、院区绿化规划等很多复杂的事情,群众平常很难跟崇仁中心领导接触,常规开展的工作难以解决这些问题。”
同围一张桌、同喝一壶茶、同谈一席话。2023年以来,崇仁中心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四下基层”为抓手,以年轻教练员、退休老同志、院内居民、运动员家长代表和市州选材基地后备苗子的家长代表等各层次人员为对象,广泛开展“崇仁夜话”大走访、大调研、大座谈活动。
党员干部在工作之余,主动深入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谈,在拉家常中打开群众“心门”、聆听群众心声、知悉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困难——“崇仁夜话”开展以来,崇仁中心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连心桥。
与退休老干部座谈,给他们讲讲崇仁中心最近的新发展,谈谈他们关心的医疗服务、医疗保障问题;贴近大院群众开展走访,听听群众的困难和诉求;在运动员和后备苗子的家长中展开调研,听他们讲讲对崇仁中心训练管理的意见和改进措施,为他们解答孩子未来的发展问题;在年轻干部中开展座谈,激励他们担当作为……
针对不同群众的需求,崇仁中心党委利用走访、调研、座谈等活动载体,着力在基层一线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矛盾,倾听群众的愿望和呼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获得了基层党员群众的一致肯定和广泛好评。
八十多岁的焦春武是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的一名退休队医,行动不便,子女长期在阳逻工作,他急需生活上的照顾。通过“崇仁夜话”,崇仁中心党委得知了焦春武的情况,立即安排崇仁中心工会青年党员轮班,每天把一日三餐为他送上门。如今,这些党员在党委的组织下成立了“复兴号”青年志愿队,坚持为院内的独居、空巢、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无偿送餐上门服务。
“教练员得知我家里有困难,为了让我安心训练,主动帮我申请免除了一部分学费。”来自十堰的赵艺彤是崇仁中心的在训体操运动员,家境困难。崇仁中心党委在“崇仁夜话”调研时得知这一情况,立即联系到赵艺彤的父亲,核实情况后,通过崇仁中心对运动员的激励减免机制,给赵艺彤每年减免10000元学费。
樊光正说,“崇仁夜话”开展以来,崇仁中心党委的凝聚力更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多。“现在‘崇仁夜话’不仅成为我们走近群众、为群众服务的重要载体,更成为我们在基层一线汲取群众智慧、总结经验,促进崇仁中心发展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