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冯裕才:达梦数据终“达梦”
2024-07-13林楠王文华
林楠 王文华
6月12日,达梦数据登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交易,股票代码688692,成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当日,公司股票开盘价310元/股,涨幅达256.49%,总市值为235.6亿元。
“上市只是一个里程碑,达成了我们梦想的一部分,后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上市前夕,武汉达梦数据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实控人冯裕才接受了支点记者专访,“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独立自主、原始创新,通过掌握核心技术逐渐被社会认识。希望上市以后,通过我们的努力,公司能更上一层楼。”
“希望在国际领域也能成为领跑者”
作为国产数据库第一股,达梦数据此次IPO备受资本市场青睐。公司股票发行价86.96元/股,发行市盈率24.09倍,共发行1900万股新股,募集资金总额16.52亿元。
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达梦中国数据库产业基地和研究院建设、集群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高性能分布式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升级、新一代云数据库产品建设等项目。
这些项目的升级与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引进。冯裕才表示,达梦数据将向全球吸引高端人才,研发最前沿的核心技术,包括数据库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使得数据库更加优化和智能。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引领国内数据库的发展,还希望在国际领域也能成为领跑者。”谈及这一动作的背后原因,冯裕才感慨地说,“尽管我国数据库企业已超280家,国产数据库产品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增加,但以甲骨文、微软等为代表的国际数据库公司,仍占据了我国数据库60%的市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据库市场规模约403.6亿元,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286.8亿元,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26.1%。
从国产数据库企业来看,达梦数据在行业里遥遥领先。根据赛迪顾问数据,2019-2023年,达梦数据在国产数据库管理软件中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排名第一。
伴随国内各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达梦数据近年业绩持续向好。2023年,公司的营业收入、归属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7.94亿元、2.96亿元和2.74亿元。今年一季度对应为1.66亿元、0.56元、0.51亿元,同比增长均超20%。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将继续增长,将实现营业收入3.17亿-3.4亿元,归属净利润0.86亿-1亿元,扣非净利润0.78亿-0.92亿元。
“做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在冯裕才看来,达梦数据能有如今的成绩,一方面是比同行至少早10年起步做数据库,另一方面则是始终坚持原始创新。
事实上,冯裕才是从“门外汉”做起。他并非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也不是土生土长的湖北人。1944年,他出生于江苏靖江,196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学院是我国最早开展计算机研制的单位之一,冯裕才也因此种下了“计算机梦”。
踏入职场的冯裕才,最初被分配至远征机械厂工作。1976年,冯裕才一次途经武汉时,到他慕名的华中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前身)去转了转,发现该校组建不久的计算机系,正向全国广发“英雄帖”招引教师。他当即毛遂自荐,没想到很快就梦想成真了。同年,冯裕才正式加入华中工学院,从助教做起。
转机发生在两年后。1978年,武钢投资50亿元从国外引进设备,建造“一米七”热轧钢材自动化生产线。华中工学院选派冯裕才等一批年轻教师,到武钢学习先进设备及计算机系统。交流中冯裕才得知,国外专家完成施工后,就地销毁了包括数据库等在内的3卡车技术文字资料。
“关键的核心技术还得自己研发,不能仰人鼻息!”这一年,34岁的冯裕才开始潜心研究数据库。
冯裕才介绍,数据库就是“放数据的仓储”,是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一部分。数据库管理系统则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保证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对IT核心系统起着关键性作用。
彼时,数据库研究主要以甲骨文等国外企业和研究机构为主,相关知识也主要记载在外文文献里。冯裕才“啃”完数百篇英文论文后,对数据库有了基本概念,并自主进行原型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黄山终于有一场关于数据库的学术会议。为近距离“增加养分”,冯裕才找人借了300元作为盘缠去参会,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彼时,冯裕才刚从助教升任讲师,月工资不足百元。
舍得投入总会有收获。经历长达近十年的攻坚后,1988年,冯裕才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个自主版权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1992年,已成功晋升为教授的冯裕才,牵头成立了华中理工大学达梦数据库与多媒体技术研究所,当时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专业数据库研究的机构。此后成功发布数据库产品DM1,并开始承担国家多项重要科研课题,多次荣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冯裕才自1992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2月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7年,科技部组织国内数据库行业首次PK赛,达梦研究所的DM2数据库产品一举夺魁,赢得数十万元奖金。
研究成果要被广泛应用于市场,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秉持这样的理念,2000年,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以达梦研究所为基础,达梦数据在武汉东湖高新区注册成立,立志要“做中国人自己的数据库”!
这一年,冯裕才56岁。
“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
创业总是九死一生。从研究所走向市场,达梦数据也曾差点死掉。众所周知,开拓市场需要大量资金,创业初期的达梦数据也需要资本支持。让冯裕才没想到的是,公司最初的两次融资都以失败告终。
“那应该是我们最黑暗的时期。”冯裕才回忆说,“最难的时候公司账上没有钱,员工等着发工资,我只能向亲戚朋友借钱发工资。最终公司是靠着员工共同凑的一笔钱才渡过难关。”
达梦数据刚成立时未能融到资,不是公司的产品不够好,而是市场基本被甲骨文、微软等国外数据库巨头占据,资本怕打了水漂,而对客户来说,他们担心换成达梦数据的产品后,系统会出现“宕机”等问题。
办法总比困难多。“在推进国内企业的数据库‘以旧换新过程中,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柔性替代解决方案。”冯裕才解释,我们可以让新旧两个系统同时运行,万一新系统出了问题,就可以转到老系统,相当于建立了“双保险”。
靠着这样的诚意,达梦数据逐渐打动了客户,数据库产品也升级至DM3。2002年,达梦数据产品开始在中国电子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得到正式应用,公司逐渐与甲骨文、微软等国际数据库巨头同台竞技。
此后,在科技部联合多部委建设的“国产基础软件平台体系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中,多个政府部门示范点也采用了达梦数据的数据库,构建其电子政务系统。
资本也开始回来了。2008年,中国软件公司通过增资,成为达梦数据第一大国有股东。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IPO,中国软件公司旗下的中电金投,战略认购达梦数据约311万股股票,认购金额约2.7亿元。
有了资本的加持,达梦数据不断将产品升级迭代,目前已更新至DM8,并实现了共享存储集群等关键核心技术国产化“零的突破”,这些技术主要面向中高端应用领域。
截至目前,达梦数据的产品已完成与9000余个软硬件产品或信息系统的适配和兼容性互认工作,服务于中国人寿、中国人保等保险机构,中信证券、银河证券等证券公司,湖北银行、汉口银行等银行,以及国家发改委、检察院和法院系统等。
如今,80岁的冯裕才早已从华中科技大学退休,但他在达梦数据依旧工作在一线。“上市梦”实现了,“国际梦”还在路上。
冯裕才认为,国内企业做数据库,一方面要扎扎实实沉下心来,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另一方面,在与国外巨头同台竞技时,除了技术过硬,还要发挥服务、价格等方面的优势,超越对手。
(本文图片均由达梦数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