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
2024-07-13李青
李青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小学数学教育的创新成为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随着生本课堂理念的兴起,教学模式正逐渐从传统转向注重学生主体性和实际应用。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创新教学尤为重要。生本课堂下,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激发其创造力成为当前教学研究的焦点。本文旨在探讨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思考与实施路径,为塑造更富启发性和实用性的数学学习环境提供有益启示。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抽象概念难以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抽象概念的引入往往使学生感到困扰。例如,数字和符号的概念对初学者来说可能过于抽象,导致他们产生学习阻力。教师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二)重视计算而忽略问题解决能力
当前教学普遍重视计算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不仅是一门计算科目,更是培养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教学内容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三)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
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导致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教学内容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兴趣,使数学变得更加有趣和实用。
(四)单一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目前的数学教学往往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科上的学习速度和方式存在差异,而缺乏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会使部分学生感到困扰或者缺乏挑战性。因此,教师应引入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水平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二、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将数学问题置于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激发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这种兴趣驱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愿意投入学习,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学科的实际运用,从而更有动力参与数学学习。
(二)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开展生本课堂下的创新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体验到数学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实际价值。这种实际应用的学习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理解,为将来更广泛地应用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三)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发展
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和综合素养的发展。项目式学习将数学问题置于生活情境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这种综合性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同时,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了综合素养,包括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为其未来的综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提高小学数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意义还体现在提高整体教育水平方面。教师将数学教学与游戏元素相结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还有助于提升教育效果,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三、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开展创新教学的实施路径
(一)将数学问题置于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
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情境中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贴近日常生活,学生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提升学习的实用性和实际性,这样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对学科的主动学习兴趣,使其更愿意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同时,将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实际生活中的场景提供了多样性的问题情境,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的《比例》教学中,生本课堂的创新教学应注重将数学问题贴近生活情境,以加深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理解。以“食材比例与食谱制作”为例,这一实例有助于深入探讨如何在生本课堂中将数学问题置于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学概念。
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实际的食谱制作项目,让学生认识到食材比例的重要性。以制作水果沙拉为主题,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选择水果,如苹果、香蕉、草莓等,来制作一份美味的沙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不同水果的数量比例,确保最终的沙拉口感和颜色均衡。
其次,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如“如果苹果和香蕉的比例是2:1,而草莓的数量是苹果的一半,学生应该选择多少个水果才能保证比例合理?”对于这类问题,学生需要运用比例关系进行计算,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比例的概念。
再次,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例如,通过观察不同水果的体积比例和颜色搭配,学生可以学到更多关于比例的实际知识。这样的观察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情境相联系,加深他们对比例的感性认识。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水果沙拉,使学生在展示环节相互学习,进一步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各组制作的差异,如何保持比例平衡,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运用比例概念。这种交流能够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到更多知识,并将数学概念融入实际情境中。
通过这一生本课堂的实施路径,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仅能够理解比例的概念,还能够提高实际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容易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日常生活相联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二)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项目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施路径之一是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项目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一路径不仅强调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项目式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参与真实的项目时,学生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面对的问题通常是开放和复杂的,需要综合运用多个方面的数学技能不断地解决实际问题,逐渐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数学知识更具实用性。同时,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在项目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锻炼了学生与他人协同工作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互相讨论与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在团队中建立了友谊和信任,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挥。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设计一个公园雕塑,让学生在设计的过程中应用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知识。首先,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任务,有的小组负责设计雕塑的底座,有的小组负责设计雕塑的主体,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每个人都能发挥其自身优势,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
其次,学生需要考虑雕塑的整体形状,以及底座与主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他们需要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确定底座和主体的形状和尺寸,这要求学生深入理解圆柱和圆锥的特性,以及在实际设计中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合理安排比例。
再次,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考虑雕塑在公园中的摆放位置,以及光照等因素,雕塑的高度、倾斜度等的确定都涉及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这一步骤,学生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与圆柱和圆锥相关的实际问题。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测量、计算,确保底座与主体的比例准确。在测量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培养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
最后,学生展示雕塑模型,同时需要用数学术语清晰地解释设计思路。这一过程不仅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培养了他们清晰表达和沟通的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在这一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而且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为其未来的学业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在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一个生动实例。
(三)将数学教学与游戏元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元素能够打破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枯燥印象。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繁琐的计算和抽象的概念为主,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负担沉重。而教师引入游戏元素,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嵌入有趣的游戏场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过程更加轻松愉悦。首先,游戏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教师可以设计数学游戏,设置比赛规则,激发学生的竞争欲望。同时,一些游戏可以促使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其次,游戏元素与数学教学相结合有助于个性化教学。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节奏,游戏元素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如有的学生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游戏,那么教师可以在游戏中设置一些难度较大的数学问题;而有的学生更喜欢合作性的游戏,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数学任务。这种个性化的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二)》为例,教师设计了一个“方向寻宝”游戏情境,以一个虚构的宝藏岛为背景,让学生运用相关知识来寻找埋藏在不同方向的宝藏。这种冒险和寻宝的元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性。游戏规则的设计也十分关键,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成员在地图上选择一个起点,然后根据教师提供的方向指令前进。当到达目的地时,可以挖开“宝藏”,发现其中的数学谜题,能够解决这些数学谜题的学生将获得奖励,以激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不同难度级别的方向指令,如简单的左右转向,逐渐过渡到利用坐标系统进行定位。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方向与位置知识,同时通过逐步增加难度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引入实物道具,如方向指示器、地图等,使学生更加直观地判定方向与位置的关系。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感性认识。例如,使用指南针或简易地图,让学生在游戏中亲身体验方向的概念。
“方向寻宝”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加深了对方向与位置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游戏元素的引入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在娱乐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四)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
差异化教学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数学学科中的水平和学习速度存在差异,而差异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拓展性的学习任务,以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力;对于学习进度较慢或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提供更多支持和辅导,帮助他们扎实数学基础。个性化的学习任务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适当的挑战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得到足够支持的情况下能够更自信地面对学习难题,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为例,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估,了解每个学生对分数加法和减法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前调查、小测验或课堂实时互动等方式获取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将学生分为高水平组、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对于高水平组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更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如复杂的分数运算、实际问题的应用等。例如,让他们解决一个实际生活中涉及分数加法和减法的问题,如购物清单上的商品价格计算。这样的任务能够引发高水平学生深入思考,挑战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中水平组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中等难度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基本的分数加减法运算知识。例如,提供一组分数加减法题目,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比较答案,共同解决难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对于低水平组的学生,教师应提供更为简单和具体的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分数概念。例如,使用可视化工具,如分数条,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大小关系和运算规律。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习信心。
差异化教学还可以通过个别辅导的方式进行,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困难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拓展性的学习材料或设计更复杂的问题;对于知识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小组互助、额外练习等方式提供更多支持。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探讨了生本课堂下小学数学创新教学的实施路径,强调了培养学生兴趣、提升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促进学生思维创新的重要性。将数学问题融入生活情境、采用项目式学习方法、结合游戏元素以及实施差异化教学等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一教学模式不仅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