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内涝背景下提升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策略
2024-07-13王新山
王新山
摘要:在当前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城市内涝成为一种常见且具有严重影响的自然灾害。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地面硬化程度的增强,雨水排放能力受限,导致大量雨水无法及时排出,形成了城市内涝。这种灾害不仅威胁到市民的生命安全,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造成重大损害,更增加了应急救援的难度和复杂度。面对城市内涝的挑战,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力量,其快速反应和高效救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城市内涝环境下的救援行动具有多种挑战,包括救援路径选择难、救援设备适应性问题以及救援操作安全风险等。因此,如何提升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城市内涝灾害中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城市内涝的成因和特点入手,深入分析消防救援在此类灾害环境中面临的挑战,并探讨如何通过具体措施加强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救援效率。
关键词:城市内涝;消防救援队伍;应急救援
一、城市内涝频发的原因分析
(一)极端天气增多
城市内涝的发生往往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其中极端天气的增多显著加剧了这一问题。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速,极端降雨事件频发,导致城市排水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种情境下,城市的基础设施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排除大量积水,尤其是在雨量超出设计标准的情况下。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先进的排水系统也可能会因为降雨量的异常增加而变得力不从心。
(二)部分居民素质偏低
部分城市居民的公共意识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内涝风险。缺乏垃圾分类和随意丢弃垃圾,直接影响了排水系统的效率。堵塞排水渠不仅减缓了雨水的排放速度,还可能因积水过多而导致溢水,这些行为在不经意间加剧了内涝的严重程度。
(三)排水设施规划不合理
排水设施规划不合理是城市内涝频发的另一关键因素。在许多城市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未能与城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保持同步。部分地区的排水设施老旧、设计不足以应对当前的降雨模式,直接导致了雨季时排水设施超负荷运转,从而使正常的降雨也可能演变为灾难性的内涝事件。
(四)管理体制不完善
城市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内涝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在城市规划和日常管理中,缺乏有效的协调和快速响应机制,使得在遇到极端天气事件时,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难以实施到位。管理层的这种滞后性不仅影响了灾害的初期应对,而且在灾害发生后的恢复工作中也显得捉襟见肘。
二、城市内涝灾害的特点
(一)突发性、凶猛性
一些城市地区的降雨强度较大,并且降雨范围较为集中,降雨量在较短时间内就达到了百毫米以上,市政排水系统很难及时完成雨水的排放,致使城市内多处出现洪涝灾害,可能会促使整个城市处于混乱状态。内涝灾害发生得较为突然,并且发生时间也比较短,来势较为凶猛,给消防应急救援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挑战[1]。
(二)多发、难度大
城市内涝灾害通常情况下会在同一时间在城市内多个局部位置出现,尤其是一些低洼地势地带。当发生城市内涝灾害时,需要大量的消防应急救援人员,并且由于发生地点较为分散,物资运输压力较大。部分路段存在严重积水的情况,如地下过街通道、立交桥下等,再加上内涝灾害的发生较为突然,所以很容易造成一些行人、车辆被困,甚至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消防应急救援开展的难度较大。
(三)易发次生灾害
城市内涝灾害的出现,通常还会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可能导致有毒物质侵染,引发化学毒物泄漏的安全事故。另外,还可能引发电器短路,引发火灾事故。
(四)受灾区域大
引发城市内涝灾害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强降雨。近些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雨岛效应”“热岛效应”加快,导致城市降雨频率与降雨量显著增加。同时,在进行城市化建设的过程中,城市内不透水面积不断增加,建筑物数量也越来越多。即便是同一城市,不同区域的地势也有所不同,导致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时,雨水很容易在低洼地带快速汇集,引发内涝灾害,内涝灾害面积较大[2]。
三、城市内涝灾害消防应急救援的特点
(一)人员装备投入多
城市内涝灾害的应急救援任务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员和装备投入,而且面临的现场情况极为复杂,救援难度显著增加。在人员和装备配置上,消防救援部门必须确保充足的救援力量以及高效的救援装备。这通常意味着不仅要投入大量的救援人员,还需要配备专门针对灾害情况的设备,如排水泵、救生艇以及防水通信设备。这种高投入的需求源于内涝救援的紧迫性和复杂性,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
(二)救援现场情况复杂
面对内涝灾害,救援现场的情况往往变化莫测,这主要体现在积水速度快、水流湍急及各种障碍物的存在。这些因素使得救援行动不仅要考虑到救援效率,还必须时刻注意救援人员和被救助者的安全。例如,救援队伍需要根据实际水位变化快速调整救援策略,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行动。此外,涉水救援中可能遇到的电力设施、化学品泄漏等潜在风险,也需要救援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技能和快速应变能力。
(三)应急救援难度大
应急救援的难度还体现在对救援效率和精确度的严格要求上。在内涝情况下,救援不仅要快,更要准。救援人员需利用先进的定位和通信技术,精确识别受困人员的位置,并根据环境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优的救援路径。此时,对救援策略的灵活调整和对技术的依赖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救援操作和救援效果。
四、加强城市内涝应急救援的几点措施
(一)坚持地方政府在救援工作中的主导地位
在城市内涝应急救援中,确保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是实现高效救援行动的关键。地方政府作为最了解本地实际情况的机构,在灾害响应中的领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个由地方政府领导的灾害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负责协调所有救援资源,包括消防队伍、医疗救护、公安、交通等。这样的中心可以实时收集灾情信息,评估灾害影响,制定科学的救援计划,并快速部署救援任务。此外,地方政府应加强与国家级救援机构的合作,确保在资源调配、信息共享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得到充分支持。例如,通过建立与气象局、水利部门的直接联系,可以更准确预测和监控降雨情况及可能导致的内涝风险,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同时,地方政府还需要制定具体的法规和政策,确保所有建筑项目都符合防洪减灾要求,减少未来潜在的风险。加强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决策权和执行力,不仅可以提高救援行动的响应速度和效率,还可以在事前通过规划和防范措施来减轻灾害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措施,可以确保每次救援行动都能在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下迅速有效展开,最大限度保护和救助受灾群众。
(二)重点承担三个方面的救援任务
对于消防救援队伍而言,城市内涝救援中的职责可以具体化为三个核心任务:救人、排水和保障交通。在救人任务中,消防救援队伍须确保所有被困人员能够迅速安全被救出。这要求救援队伍不仅具备水上救援的专业技能和装备,如橡皮艇、救生衣等,还需进行定期的救援演练,以提升救援效率和安全性。特别是在密集居民区,更须确保救援行动的精确执行,以防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排水工作是减轻内涝影响的关键环节。消防队伍需要配置足够的水泵和其他排水设备,并掌握快速部署这些设备的能力。在灾害发生后,迅速排除积水不仅有助于减轻直接的水患威胁,也是确保其他救援任务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消防队伍应与水务部门紧密合作,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排水预案。
(三)配齐备足专业救援器材装备
确保消防救援队伍能够有效应对城市内涝的关键之一是配备充足且专业的救援器材。在面对水灾时,救援队伍必须装备有适合水上操作的特种装备,如水泵、救生艇、水上摩托以及专用的防水通信设备。这些设备使得救援人员能在水中快速行动,有效执行救援任务。水泵的配置应能应对不同程度的内涝情况,快速抽排积水,减轻灾害影响。此外,高性能的防水通信设备在维持救援行动中的通信流畅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障指挥中心与现场救援人员之间可以实时、准确交换信息。在器材管理上,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器材检验与维护体系,定期对所有救援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的可靠性与有效性。此举不仅提升了救援操作的安全性,也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救援队伍还需要根据最新的技术进展和实际救援需求,定期更新救援装备,以适应更复杂或更严峻的救援环境。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每次救援行动都能得到必要的技术支持,提升整体救援效率。
(四)加强对辖区地势低洼地带的熟悉度
消防救援队伍需积极、主动和当地城建部门进行沟通,准确把握辖区内分布的地势低洼地带,尤其是处于低洼地带的立交桥、棚户区等。消防救援队伍需对这些区域的排水设施、道路交通情况等进行全面把握。根据消防救援站、执勤力量的具体分布情况,对消防救援力量进行统筹调集,预先制定完善和具有较高可行性的城市内涝灾害消防救援应急预案。
(五)准确、全面勘察城市内涝灾情,科学救援
在发生城市内涝灾害时,消防救援队伍到达灾害现场后,须对灾害现场的情况以及周边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勘察,了解被困人员的数量、所在位置以及危险等级等,以便根据被困人员所在位置的地物、地形等,快速选取相应的救援器材装备,对被困人员及时实施救援。首先,需要注意遵循特殊群体优先救援的基本原则。其次,要遵循器材优先的基本原则,尽可能借助安全气囊、游泳圈和抛绳包等进行救援。再次,遵循团队优先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城市内涝灾害救援时,可大声进行呼叫,力争让更多人加入到救援工作中,提高救援效率与效果[3]。
(六)加强安全防护
城市内涝灾害不仅会对被困人员造成生命安全威胁,同时也会给消防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为了确保城市内涝救援工作顺利、安全进行,需要加强安全防护工作,促使每一名消防救援人员均可以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实施救援。首先,明确要求消防救援人员必须穿救生衣,并且要随身携带安全绳,同时还需要穿上与水上救援相适应的服装。其次,在实施城市内涝灾害救援时,需将船体使用缆绳与坚固的物体紧紧拴牢。同时,认真检查水内是否存在坠落的电线,避免在涉水救援时发生触电事故。再次,消防救援人员在横渡过程中,需要在湍流的区域使用安全绳从该区域横穿,并将安全绳的两侧进行固定。最后,在完成城市内涝灾害救援工作后,所有参与救援的人员均需要做好全方位的洗消[4]。
(七)加强战勤保障
对于城市内涝灾害消防救援工作来说,任务量较大,因此必须做好充分的长时间作战准备。为此,消防救援队伍要注重加强战勤保障工作,为连续进行救援战斗奠定良好基础。城市内涝灾害现场指挥中心需结合救援任务,对消防救援人力资源以及物资进行合理分配,确保奋战在救援前线的消防救援人员可轮流休息,避免因疲惫救援而引发安全事故。为了确保消防救援工作持续开展,须最大限度调集照明设备、侦检装备、救生工具、破拆设备等,发电车、供油车和炊事等也需要有充足保障。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进行救援所需的大型车辆调集,像混凝土车、铲车等。
结语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全球极端气候的增加,城市发生内涝的概率逐年增加。因此,各级消防救援队伍应提高对城市内涝救援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步加强城市内涝救援相关装备的配备,组织队伍开展相关训练,切实做好城市内涝救援工作的各项准备,更好履行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神圣职责,为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胡建文.浅析如何加强消防救援队伍的灭火救援能力建设[J].中国科技纵横,2022(14):136-138.
[2]李晓.提升消防队伍救援能力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23,9(03):28-30.
[3]张德锋.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洪涝灾害救援能力的思考[J].中国应急管理,2022(10):62-63.
[4]罗洁.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冶金管理,2022(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