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县域
2024-07-12研究团队
研究团队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基本单元, 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活则全盘活,县域经济发展成效直接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质效。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要把实施强县域行动作为主要抓手, 推动全省综合实力和发展质量整体跃升。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甘肃县域经济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提出甘肃强县域的对策建议。
一、甘肃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情况
(一)基本情况。甘肃省下辖14 个市(州),共有86 个县(市、区),其中市辖区17 个、县57 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5个。本文研究的县域范围指除市辖区(包括兰州新区、平川区、麦积区)以外的67 个县(市),其中包括7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根据七普统计数据,甘肃67 个县(市)常住人口为1516.93 万人,占全省总人口(2501.02万人)的60.65%。
(二)经济规模。2022 年,甘肃67 个县域GDP总量为4761.07 亿元,占全省GDP 总量的42.50%。从人均GDP 来看,2022 年人均GDP 最高的玉门为178690 元,最低的广河县为9235 元,两者之比接近20∶1。人均GDP排名前十位的县中酒泉(包括代管)占5 席(玉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瓜州县、金塔县),金昌(永昌县)、平凉(崇信县)、兰州(皋兰县)、庆阳(华池县)和张掖(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分别各占1 席。其中,人均GDP 超过10 万的县仅有5 个,分别为玉门市、肃北蒙古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华池县、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除玉门市和华池县外,其余3 县人口均不足3万人。(如图1所示)
(三)发展目标。2022年,甘肃省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强县域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 年)》和《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大力实施强县域行动的若干措施》,明确了“强县域”的具体目标任务,提出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原则,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大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美县,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发展目标上, 提出2025 年实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县域经济规模达到1.2 万亿元以上, 经济总量超100 亿元以上县市(包括区) 总数达到46 个, 打造12 个GDP超百亿元级园区等县域经济发展目标。
总体来看,甘肃作为西部欠发达省份,县域经济发展极为薄弱,“三个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强县域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具体表现在:
一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低, 经济规模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2022年,虽然全省67 个县(市)平均GDP 从49.03 亿元增加至71.06 亿元,但仅相当于全国2020 年县域GDP 平均总量(235.77 亿元) 的29.47%(图2),2022 年67 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元的仅有13个,尚无全国百强县。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玉门市仅相当于2020 年全国百强县平均GDP 的18.6%。从经济增速来看, 县域经济增长的波动性较大。2013-2017年,67 个县(市)GDP 平均增速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15和2017年为负增长,仅在2018 年和2019 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 年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图3)。
二是产业基础薄弱,一产比重过高、二产不强、三产滞后的格局仍未得到根本改善。从全省来看,2022 年,甘肃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36∶50,第一产业占比远高于全国7.3%的整体水平。从县域来看,67 个县(市)范围内2022 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3∶33∶44,农业产业的占比超过20%。有5 个县第一产业占比超过40%,20 个县(市)第一产业占比超过了30%,42 个县(市) 第一产业占比超过了20%。由于地理区位和自然禀赋的差异,中西部地区的农业产业占比较高是普遍现象, 但甘肃第一产业占比仍然过高,以2020 年数据参考,不仅高于粮食主产区河南省(14.6%),而且远高于宁夏县域第一产业占比(12.7%)。
三是财政自给率低, 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不足。67个县(市)2021年财政平均自给率为12.13%,其中,有54 个县财政自给率低于20%,32 个县财政自给率不足10%,财政自给率最高的皋兰县为43%,最低的碌曲县为1.7%。有6个县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足1 亿元,37 个县(市)不足3 亿元。县域农业占比过高,工业相对弱势,大多县(市)区工业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税收来源渠道单一,财政支出主要依靠转移支付,财政收支不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较多, 人口吸纳能力和吸引力不足。
四是居民收入水平低, 且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县域范围内城乡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2022年67 个县(市)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为32121.92 元,为全国49283 元的65.18%;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322.8 元,为全国20133 元的66.17%,县域城乡收入比为2.41∶1。尽管近年来甘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但全省城乡可支配收入之比高于全国水平。其中,全省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差距最大,2021 年全省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之比达到了8.67∶1。
五是人口流失严重, 且表现出总人口较多的县(市)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特点。根据七普数据,与2010年(1664.58万人)相比,甘肃67 个县(市)常住总人口减少了147.65万人。其中,仅12个县实现了人口正增长, 分别为临夏6 个县共增加了8.19 万人、兰州市榆中县增加了3.73 万人、甘南州2 个县共增加了2400 多人、酒泉2 个县共增加了1400 多人、庆阳环县增加了1400多人。增加超过1万人的县仅有4 个。有14 个县(市)人口减少不到1 万人,基本保持稳定,其余41 个县(市)人口减少较为明显。从特征上看,各个县(市)总人口与城镇化率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县域总人口越多,该县的城镇化率越低,反之则高,反映出人口较多的县域农村人口占比相对较高, 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任务较重。
二、国内各省区(市)县域经济发展典型经验
我国县城的数量和类型众多, 不同的县城具有不同的地理自然条件和经济地理条件。2022 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将我国县城进行了科学的功能定位, 划分为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本文按照这五种分类分别梳理分析了国内相关类型县城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案例,进而为甘肃强县域发展提供借鉴。
(一)大城市周边县城发展经验———湖南省宁乡市通过招大引强和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两大举措深入实施“双十双百双千”工程,加快建设省会副中心城市。宁乡市为长沙市代管的县级市, 总面积290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6 万,是中国GDP 百强县,2022 年GDP 总量1167.02 亿元。近年来,宁乡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实施招大引强行动,紧盯三类“500”项目、产业链关键项目,以及“专精特新”行业,提出实施“重点培育一批百亿元产值企业和上市企业, 新增一批百万元以上和千万元以上税收企业,打造两个千亿级园区、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双十双百双千”工程。按照“关键环节缺什么补什么,哪个点位价值更高、少什么招什么的原则”进行策划式招商、靶向招商、延链补链,做大做强工业产业。同时,着眼创优产业发展环境,多措并举擦亮营商环境“金字招牌”,为企业提供“股东式”服务(以企业股东的主人翁精神支持企业发展),建立“书记、市长企业直通车”“企业点单、政府备菜、用时即有”“龙头企业优先级”三项制度和“四单”工作推进机制,开通“书记(市长)‘码上办”信箱,每月定期召开“市长企业接待日”活动,闭环解决企业反馈问题。并对标对表国家营商环境指标体系,设立200 个营商环境监测点、选聘100 名优化营商环境体验官, 全流程监督营商环境服务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从2012年到2021年,宁乡市用十年时间从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排名第61 位到挺进全国二十强,县域经济与县域综合发展排名上升至全国第15 位;地区生产总值由732.5亿元增至1167.0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百亿元大关。规模工业企业达到591 家,年纳税过千万元企业从19 家增加到51 家,全市已形成“3+2”产业体系,即工程机械、储能材料、智能家电智能硬件三大产业链,以及食品、医疗器械两大产业集群, 连续4 年获评湖南省落实制造强省真抓实干发展成效明显县。
(二)专业功能县城发展经验———山东省招远市通过科技创新支持粉丝和黄金两大特色支柱产业链“拉长度”,加快建设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招远市为烟台市代管的县级市,面积1432.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3 万,是中国GDP百强县, 2022 年GDP 总量843.31 亿元,有“中国粉丝之都”“中国金都”之美誉。通过科技创新促进粉丝产业链延链补链,依托“中国粉丝之都”产业基础加快打造“植物基名城”。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联合研发蛋白深加工技术,依托双塔、六六顺、三嘉等龙头企业,先后建立国家认可实验室、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工程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 组建粉丝行业首个“国家级实验室”, 首创“1+N”循环经济模式,构建起了粉丝生产加工、分离食用蛋白、提取食用纤维、废水沼气提纯等为一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目前,招远豌豆蛋白产业具备了规模、成本、工艺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占据了全球80%左右的市场份额, 巩固了全球霸主的地位。黄金产业方面,树立“大黄金”发展理念,围绕“做好金、延伸金、超越金、不唯金”的“四金”新路径,在黄金科创、工业用金、固废利用、人才培养等领域持续发力, 投资10.5 亿元规划打造黄金饰品加工区、科创管理中心、展览交易中心和黄金创意小镇,逐步由“卖资源”向“卖创意、卖设计”转型;瞄准高端用金需求,巩固扩大金丝、金盐、金钯等工业用金产品市场,目前键合金丝、氰化亚金钾市占率分别达到60%和40%, 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制定了键合金丝国家标准。同时,组建“金色云”交易平台,有序开展期货交易、投融资、黄金回购租赁等业务,激活黄金金融一池春水。目前打造形成了集探采、选冶、精深加工、黄金旅游、黄金教育等于一体的、年产值近千亿元的黄金产业。
(三)农产品主产区县发展经验———安徽省怀远县围绕壮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 突出龙头带动和科技牵引,通过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运营,走出了一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 总面积2192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93.53万人, 是中国百强县,2022 年GDP 总量357.2 亿元,素有“中国糯稻生产第一县”美誉,全县糯稻总产量占全国市场10%左右,总产值达104 亿元,糯稻已成为怀远县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近年来,怀远县围绕糯稻这一优势特色产业,突出龙头带动作用,着力做好规模化种植和精深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打造“规模化种植+产业集群+ 政府支持”模式,在全县推广“一户一块田”改革,通过互换并地,将主产乡镇“细碎化”耕地进行整合流转,实行规模化种植,成立了植保和农机服务队100 余个, 糯稻耕种收主要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6%以上,糯稻产业组织化、社会化服务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坚持通过科技创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强与高校合作,组建成立了怀远糯稻产业研究院、怀远糯稻技术产业联盟,打造产学研一体的产业体系,培育了“天荷”“雪枣”“白莲坡”“金皖糯”等10 多个优质糯米品牌,创建了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糯稻) 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10 万亩、“白莲坡贡米” 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面积30 万亩,稻渔(虾、蟹、鳅、鸭)共生基地面积约5 万亩,形成“龙头企业+ 基地+ 品牌+ 农户”产业化格局,构建了较为完整的种植、仓储、加工、贸易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怀远糯稻产业已从由“‘一产种植带动‘二产加工,转变到由‘二产加工决定‘一产种植、促进‘三产服务的局面”。
(四)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发展经验———四川省稻城县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的拉动力及催化集成作用,多措并举创新发展“旅游+”模式,助力区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实现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共赢。稻城县隶属于四川省康巴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总面积7323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9 万人,是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稻城县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以及多年来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坚持保护促旅游、旅游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思路,以全域旅游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一是狠抓生态保护,巩固生态旅游发展本底。严格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实现“三高一低”零入驻。创新生态修复模式,注重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持续推进“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工程,在海拔3800 米的傍河流域植被修复困难地段成功培育了8 万亩青杨防护林,建成金珠省级湿地公园,筑牢了绿色本底。二是创新惠民模式,实现生态旅游成果共享。优化景区门票收入分红机制, 将部分门票收入用于向亚丁保护区内4 个乡镇农牧民发放补贴, 累计发放补贴资金5325 万元,受益农牧民超9000 人。探索开展农牧民房屋租赁模式,盘活农村现有资产,推进农旅融合,稻城县仁村50%以上的农牧民获得了就业岗位,70%的农村居民房屋已实现资本化运作。三是创新“旅游+”模式,提升绿色发展总量。发展“旅游+ 体育”,打造国际山地旅游目的地,稻城连续三年举办龙腾亚丁天空跑国际性赛事, 吸引全球上千名顶尖选手参赛,国际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发展“旅游+ 科技”,打造世界天文旅游目的地,新建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子午工程二期圆环阵太阳风射电成像望远镜、军民融合1.8 米光学红外望远镜、FY-4A 卫星对月观测系统基地等重大项目, 全力打造天文主题公园。发展“旅游+文化”,建成亚丁演艺中心,成功打造大型文化歌舞剧《亚丁三怙主》;创新打造歌舞剧《圣洁甘孜·亚丁情》;建成亚丁非遗主题社区。稻城游客接待量从2014 年的50 万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415万人次,年均递增5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年均递增70%以上。旅游业对稻城GDP的贡献超过50%, 旅游收入对稻城县农牧民的增收贡献超过60%,旅游税收占稻城税收总收入的70%以上。通过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稻城县从甘孜州18 个县中的经济落后县变为经济发展第二方阵。
(五)人口流失县城发展经验———陕西省蒲城县坚定不移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焦三大板块和四大产业,千方百计抓技术创新、产业链条和园区平台,下大气力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培育和营商环境提升,加快打造陕西新型工业重镇。蒲城县隶属于陕西省渭南市, 总面积1583.58 平方公里, 素有“中国酥梨之乡”“西甜瓜之乡”“中国报时城”等美誉,2022 年GDP 总量188.6 亿元。先后获得全国食品工业强县、陕西省县城建设先进县、陕西省现代农业强县等荣誉。2020年常住人口66.26万人,比2010 年净流出8.04 万人,同比减少10.82%,人口流失严重。为弱化人口减少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蒲城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围绕卤阳湖开发区、蒲城高新区、食品工业集聚区三大板块,做大做强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和新材料、食品工业、航空物流四大产业,工业总量不断壮大、质量不断提高、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已成为蒲城的一张新名片。一是发挥集群集聚效应,集中资源打造工业产业园区。坚持政策向园区倾斜、资源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化、集聚化发展。在空间布局上,确立了东区(煤化工业园)、西区(高新区)、食品工业集聚区三大版块,建成16 平方公里关中地区承载能力最强的化工园区。投资35 亿元建设园区基础配套,提升园区竞争力。高新区入驻企业超120家,累计完成投资近500 亿元,园区实现工业产值200 多亿元,占全县工业经济总量60%以上。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加大工业研发投入力度。大力培育引进创新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加强研发攻关和应用推广。创建市级企业技术中心6 个、省级技术中心4 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 个、国家级实验室1 个及院士工作站1个。全县现拥有有效专利733件,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69 件,占渭南市总量的一半以上。2021 年规上工业企业R&D科技研发投入突破5亿元。三是聚焦优化企业服务,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将营商环境作为工业产业做大做强的有力抓手,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全县大局”的理念,制定49 项优化企业服务政策措施清单,全力守护企业发展“全生命周期”。全面推出政务服务“午间不间断、周末不打烊”服务,将企业设立、食品经营许可、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42 项常办事项纳入周末政务服务范围,切实解决了企业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无处办”的难题。截至2022年底,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3 户,工业企业总户数近600 户,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64.32 亿元, 同比增长12.6%; 实现工业增加值87.44亿元,同比增长22%。
三、甘肃强县域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根据国家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立足甘肃县域发展主要特征,借鉴国内其他地区县域发展的典型经验, 甘肃强县域应立足不同县(市)资源禀赋、区位条件、潜能基础和发展前景,按照城市服务型、工业主导型、农业优先型、文旅赋能型、生态功能型5 大类型,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绿色发展的理念,做足“五量”文章,全力以赴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经济大县、农业富县、文旅名县和生态美县,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繁荣兴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一)以“强省会”行动为统揽,统筹推进省会城市周边县构建与中心城区一体发展模式, 打造与省会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在支持省会城市扩体量上做文章。发挥兰州和兰州新区一小时核心经济圈,支持榆中县、敦煌市加快国家新型城镇化示范县城建设。支持具备条件的县城与周边区域中心城市、高铁站、机场等建设快速交通连接线,产业协同方面,加快打造先进石化、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冶金、航空航天、核燃料、食品加工、烟草制品等产业集群,进一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体系,以产业互补交流促进信息流、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互联互通。
(二)以“强工业”行动为牵引,聚力支持工业主导型县(市)建强产业园区,加快推动工业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筑牢县域经济发展根基。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为目标,支持县(市)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要求,优化整合产业园区,集中资源、资金等要素重点打造1—2 个工业园区,并围绕1—2 个主导工业产业,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加快延链补链强链,推进工业产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不断壮大主导工业产业规模。同时,围绕主导工业产业链某一部分或某一环节,重点招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为做强做优主导工业产业奠定基础。具体产业方面,陇东地区县(市)应重点依托能源资源基础优势, 加快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支持华亭市、崇信县、正宁县、环县、宁县、灵台县、平川区等建设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煤炭基地,加快打造陇东能源基地。河西地区县(市)应立足百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建设配套生产加工基地,以县城为中心推动关联产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打造敦煌、玉门、阿克塞、瓜州、金塔、肃北、高台、山丹、临泽、永昌、民勤、古浪、永登、景泰、通渭、环县、东乡等县城成为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新能源企业生产生活保障基地, 配套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和服务业。省会兰州周边县加强与省内支柱产业、重点企业的链接,围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着力提高上下游合作对接专业化协作水平, 引导和推动关联产业以及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发展。
(三)以“提质效”为导向,统筹推进农业优先型县(市)延伸产业链条,走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支持农业优先型县域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牵引,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培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带动特色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打造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支持县城积极发展农资供应、技术集成、仓储物流、农产品营销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支持发展城郊农业和农业深加工等产业, 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大力培育建设“甘味”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形成“甘味省级公用品牌+ 市县区域品牌+企业商标品牌”三级融合、协同发展、互为支撑的品牌建设体系。创建10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追溯体系,实现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与国家食品安全追溯平台的数据共建、共管、共享。加强“三品一标”建设,建成10个万亩以上省级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对认定的“三品一标”产品归属企业给予奖励。
(四)以“旅游+”模式为突破,统筹推进文旅赋能型县(市)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规模,坚持走文旅融合赋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陇(中)南地区县(市)重点围绕文旅特色优势产业,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统筹推进文旅资源开发和优化配置,加快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和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等工作, 着力做大做精文旅产业。大力推广甘南州全域旅游示范经验,鼓励结合A级景区创建和旅游度假区建设,完善游客服务中心、景区道路、智慧标识体系、停车场、APP 服务等旅游功能设施,持续做好国家级、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工作。重点支持宕昌官鹅沟景区、铜奔马文化旅游区、冶力关旅游景区、南梁红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争创一批旅游休闲街区、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和重点村、非遗特色村镇等。支持敦煌市、陇西县、合作市、康县等有条件的县城发展集展示、展会、交易等为一体的县城公用服务中心。
(五)以“强生态”为重点,统筹推进生态功能县持续擦亮生态“底色”,坚持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之路。从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战略高度践行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甘南、临夏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范围内的县(市)应坚守生态功能定位,围绕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 推动实施一批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工程项目,加快实施渭河、泾河、葫芦河、马莲河、祖厉河等支流水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森林城市和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河西走廊地区县(市)应严格落实“三线一单”要求,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综合治理, 持续巩固提升祁连山生态治理成效。同时,围绕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风光电等产业, 支持沙化重点县有序开展“光伏+ 治沙”“光伏+ 农牧业”项目建设,探索综合治沙利用模式。探索建立生态价值变现机制,支持生态功能县加快自然资源综合调查和统一确权登记, 积极开展排污权、用能权、生态碳汇等交易,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动能。持续深入推进生态避险搬迁工作,优先搬迁文县、武都区、舟曲县、东乡族自治县、民乐县等受地质灾害威胁严重的群众,实现生态保护、民生改善多重效应。
(六)以“建机制”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 充分调动县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市县行政审批服务的运行机制,赋予县(市、区)更多的经济发展自主权。支持各县(市)制订统一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发展的全域规划,严格规范生态保护、基本农田、建设开发等空间管控边界,引导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有序流动、合理配置,推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人口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提升全要素效率。深化省财政直管县管理改革,强化财税保障激励,鼓励县(市、区)做大税收收入规模。在严格防范控制债务风险和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支持各县(市)综合运用各种融资工具适度规范开展融资,并探索通过资产整合的形式,推进融资平台公司转型发展, 缓解市县政府债务偿债压力。优化完善全省县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办法,将评价结果作为评定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等次、干部选拔任用、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树立大干大支持、多干多支持、不干不支持的鲜明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