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
2024-07-12支阳
支阳
语文新课标是国家对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的纲领性文件,是组织语文教学与课程评估的依据,其对课程目标与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贯彻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需要从宏观角度优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育理论专家及学校、教师等不同研究团体从各角度展开对新课标的解读思考。新课标开启新课程的系列转变,一线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进行语文教学创新。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未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情况,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新课标的颁布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重要的教学依据,在新课标的引领下重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重点是增强课程的思想性,引发学生思考,实现课程内容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中,教师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原则,使学生实现知识吸收与实践应用,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决定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标要求教师通过语文课堂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语言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课堂中积极配合教师进行相应的训练。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独立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拓宽教学领域与丰富教学内容。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体现学习的科学化、信息化、现代化特征。语文教师要将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开发课程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新课标理念下,语文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念,精心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制定明确的语文课程目标,带给学生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引起教育教学的全面变革。新课标的实施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语文课标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打破传统语文课堂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新课标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需要深入分析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现状,探索基于新课标引领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方案。
首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存在对新课标重视不足、对课程理念理解不足、教学方法运用不到位等诸多问题。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重视教学设计,但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新课标的重视不足,导致出现各种问题。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形式,导致偏离教学目标,缺乏教学目标约束,使得课堂教学松散缺少主线。如在教学古诗词《忆江南》时,教师安排学生自由讨论,然后分组汇报学习情况,但学生小组学习脱离教学重点,加上教师未明确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缺乏了解,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其次,新课标视角下,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的问题表现为忽视预设,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实际课堂中存在很多虚假生成现象。如在教学古诗《山居秋暝》时,教师示范朗诵后让学生改编品读,以改编歌曲的形式演绎古诗,针对学生朗读不足的情况未给出合理的建议。同时,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学习时间较少,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以及教师专业素养缺失,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存在偏差等方面。这些问题的成因包括多个方面,如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学校教研制度不完善、培训形式化,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重结果轻过程。学校单纯追求升学率,导致教学功利性。同时,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认识不深,未把握课程特点,忽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此外,教学方法运用不到位,未优化组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技术与网络资源的运用不够充分。
三、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方案
新课标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依据,为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指导,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基于新课标开展教学成为教师关注的热门主题。新课标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方法,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缺乏创新改革动力,对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法不熟悉,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设计实施面临不少困境,语文课程教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新课标引领下的语文课程教学设计需要从学校与教师层面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一)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与教学实施等部分,优化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可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任务设计,结合学段特征构建任务群,重视将语文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体现语文生活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教学形式凸显实践性,激发学生探究语文的兴趣,教学评价优化要关注过程中的整体性。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要求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培养,以教学内容构建学习任务群,教学中创设学习情境,发挥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学业质量提高的作用。
首先,以语文课程内容的变化推动教学变革。一线教师需要遴选与教材相适配的资料,分析课程内容,根据教材与学情分析确定学习任务。如在统编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材教学中,教师需要分析课程教材内容,选择适配的教学资源。其中,课文《搭船的鸟》旨在引导学生对环境的细致观察,《金色的草地》旨在引导学生在观察中体会事物的变化;习作例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文章对比掌握观察的方法,单元教学为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基于对课程教材内容的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习作例文中的语言形象与情感表达,观察身边的事物,完成习作。
其次,语文学习任务的完成可以通过情境来实现。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既有经验,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整合关键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技巧。如在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中,通过课文分析,教师可以将形声字的特点融入情境中,借助教材场景设置日常生活情境。
最后,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与评价工具对学生的学业质量进行评价,要匹配语文学业质量标准推动教学评价变革。新课标重点阐释过程中的评价,指出课堂教学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建议教师科学选择评价方式,注重鼓励学生。教师要结合实践活动目标等做好评价量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的方向,指导小组成员发言,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使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和互评,实现共同进步。
(二)新课标引领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的要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标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在明确教学理念、分析教学问题、优化设计策略的基础上落实各项措施,不断完善教学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研究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注重预设与生成的平衡,避免虚假生成和形式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以《春晓》教学为例。首先,加强教师培训和学习:学校可以组织一次针对新课标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对新课标进行解读和指导。通过培训,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其次,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在教学《春晓》时,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为感受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感。在预设阶段,教师可以设计朗读指导、背景介绍、意境感受等环节;在生成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春天主题的绘画或诗歌等。
再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在教授《春晓》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例如,对于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领读或进行示范朗读;对于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进行古诗改编或创作。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最后,加强语文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教师可以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园或附近的公园欣赏春天的景色并进行写生绘画。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从而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三)多种教学法并用
新课标下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一,学校方面要完善教学设施,提供有效的教学媒体,优化教学管理,完善评价机制。教师要加强对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重视新课标提出的教学理念。其二,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融合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三,语文课程教学的创新需要明确目标,凸显学科教学的素养性;分析教学内容,增强学习的任务性;创新教学形式,体现教学的情境性。
首先,为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家的情感。如在讲解《慈母情深》课文时,学生对文章表达的情感的感知较弱,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情景剧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提供各类影像声音材料,唤醒学生的情绪,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
其次,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核心思想。如在讲授《北京的春节》课文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过年期间的趣事,更好地理解春节的起源、风俗习惯等。
最后,语文课程教学以文字为主,缺乏吸引力,因此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通过图像视频等形式创新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课文时,教师可以提供各种图像影像材料,展示小兴安岭的风景,使学生领略小兴安岭的独特自然风光,增强学生对文字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标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对于小学语文课程而言,新课标不仅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还引领了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基于新课标引领的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设计需要广大一线教师不断学习、探索和实践,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师应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加强教学评价与教学反思,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忆江南》这首古诗的教学为例。首先,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前,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背景和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进而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同时,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其次,注重预设与生成的一致。在学生了解了古诗的背景和意境后,在生成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指导、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四、结语
新课标的颁布对小学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作为重点,深化学生对文化知识的了解。课程教学实施中,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语文活动,使学生积累更多新知识。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不少问题,部分教师对新课标理念的内涵的认识不足,实际课程教学中习惯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下,一线教师要认真学习,深研新课标,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以丰富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促进语文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