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4-07-12赵军英
[摘 要] 高职院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从民族文化根源上汲取力量进行育人,更能有效助推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提出一系列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实践路径,以期在高职教育中更好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深厚文化素养的高素质人才。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还有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17-0157-0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日新月异,高职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一个多元、开放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既保持教育的国际视野,又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大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不仅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崇高的道德标准、丰富的艺术成就,还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记忆。这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对于塑造高职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其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然而,在现实的高职教育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往往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和有效的融入。这不仅影响了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还制约了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积极探索和实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有效路径,既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又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实际价值
(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根基,还可以让他们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这种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更加自信地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例如,通过学习中华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和音乐等,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艺术精髓,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文化修养。同时,这种文化自信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做出贡献。
(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观念,如“仁、义、礼、智、信”等。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传统美德,学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同时,这种道德素养的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通过学习中华传统哲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哲学智慧和道德原则。这种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力和行为习惯。同时,这种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的公民。
(三)促进职业素养的提升
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方面的要求。例如,传统儒家思想中的忠诚、勤奋、诚实等品质,在现代职业素养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这些品质,学生可以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例如,在高职教育中开设相关课程,如“中华传统职业道德”“中华传统行业文化”等,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这种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精神,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同时,这种融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四)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还蕴含中华民族的智慧。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其现代价值,为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这种融入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交流中更加璀璨夺目,例如,通过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课程和实践项目,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创新和设计。这种创意和创新可以赋予传统文化新的形式和内涵,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命力。同时,这种创新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
(五)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必备的素养。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播中华文化,例如,通过参与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项目,学生可以与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和合作。这种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技巧,例如,在高职教育中开设国际文化交流课程和实践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习惯。这种学习和了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交流和合作的需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开阔国际视野。同时有助于提升我国高职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走向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现状
(一)缺乏系统性的融入机制
在高职教育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仍然显得零散而无序,缺乏整体、连贯的融入机制。许多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是简单添加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而没有将其与专业课程、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这种碎片化的融入方式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偏见。此外,由于缺乏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往往缺乏长期性和稳定性。一些学校可能只是在特定时期或特定活动中才会涉及传统文化教育,而没有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这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难以深入和持久。
(二)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不足
在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例如,一些学校可能只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传统文化知识,而忽略了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多种教育形式的作用。这使传统文化教育显得单调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研究,一些高职院校在教育内容上也存在重复和陈旧的问题。这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领悟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教师队伍的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导者和实施者,其素养直接影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然而,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一些教师可能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研究,难以胜任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一些教师则可能缺乏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使传统文化教育在高职教育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和推广。
(四)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不够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科技手段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从当前高职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发现,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科技的结合仍然显得不够紧密。一部分学校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只是简单地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传统文化元素,并没有将其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有机融合。这使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其吸引力和影响力。除此之外,高职实际教学过程缺乏对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效利用和开发,一些高职院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也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交流等功能。这使教育的效果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
(五)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在高职教育中,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和科学。一些学校可能只是简单地以考试成绩或课程完成度作为评价标准,而忽略了对学生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全面评价。这使评价结果难以真实反映学生的传统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而且因为很多高职院校教学仅注重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评价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针对课程学习本身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较低。这使教育效果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和体现。
三、高职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一)制定系统的融入规划
高职院校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作为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制定具体的融入规划和实施方案。这包括明确融入的目标、原则、内容、方式、时间安排等,以确保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在规划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入,高职院校可以制定一个系统的融入规划。这个规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确定融入的目标和原则。明确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在高职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原则和标准。这有助于为后续的融入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制定融入的方案和计划。第二,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制定具体的融入方案和计划。这包括选择合适的传统文化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师资力量等。第三,确定评价标准和方式。为了检验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式。这可以通过考试成绩、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第四,建立保障机制。为了确保传统文化教育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这包括提供必要的教育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和管理、落实经费保障等措施。
(二)创新教育内容和形式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中华文化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等,以系统地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应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化节等形式,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结合专业特点。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与专业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将传统文化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例如,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可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旅游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可以融入传统绘画、雕刻等艺术形式。第二,开展实践教学。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如民俗文化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第三,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传统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再现历史文化场景;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传统艺术作品等。第四,引入现代教学方法。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五,建立教学资源库。通过整合各类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素材,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应重视教师队伍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教师对传统文化的培训和学习。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学术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应鼓励教师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发挥教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此外,还可以聘请专家学者或民间艺人担任客座教授或校外导师,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组织专题培训课程或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或民间艺人授课或交流经验,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同时可以安排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或研究项目,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第二,积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鼓励教师自主阅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自我修养和文化底蕴,同时可以安排教师参观历史文化古迹或艺术展览等活动,增强教师的感性认识和审美能力。第三,倡导建立健康、有效的合作机制。加强校内各专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开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和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同时,可以邀请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指导,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四)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育效果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学手段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高职院校应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例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和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便捷的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再现历史文化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程序等途径,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是当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从实际来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建设数字化资源库。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库,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料。同时,可以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第二,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展示历史文化场景和传统艺术作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第三,利用社交媒体和移动应用。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移动应用程序,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同时,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传统文化相关的资讯和活动信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
(五)完善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应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和方法。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化素养的提升程度以及价值观的转变等。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如考试成绩、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同时,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通过完善评价体系,可以更好地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具体而言,高职院校评价体系的建设应该立足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的和意义,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教学质量,更是为了推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第二,评价内容。确定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文化素养的提升程度以及价值观的转变等方面。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和课程特点,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第三,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如考试成绩、作品评定、口头表达、自我评价等。同时应该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第四,激励机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奖惩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和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和教师也应该有一定的惩罚措施。
四、结束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制定系统化的传统文化融入规划、创新教育内容以及形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完善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可以有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融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米文婷.高职教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探究: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16(4):75-77,82.
[2]刘月华,张宏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高职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23, 31(2):57-60.
[3]罗杰,张超,何雪麒.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9):180-183.
[4]吴晓璐,尚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职思政教育融合的创新途径探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0):76-78.
[5]王建林,周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文化育人融合的路径优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7):84-88.
[6]张鹏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深度改革的核心驱动[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32):67-70.
[7]何毅.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6):12-13.
[8]招青,徐凯.浅析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9):157.
◎编辑 张 慧
作者简介:赵军英(1978—),女,汉族,山东聊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