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进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学习研究
2024-07-12陈玉萍
陈玉萍
【摘要】将数学阅读与深度学习思想相结合,纳入到数学教学中来,是聚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有力举措。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正确理解深度学习的内涵,通过丰富阅读形式、设立互助小组、指导阅读方法、创新阅读材料等方式,促使学生生成丰富的数学阅读体验,让它们掌握一定的数学阅读以及思考方法,诱发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阅读 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019-03
在“全科阅读”的背景下,数学阅读逐渐引起师生的重视。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数学阅读,能够有效拓宽学生数学视野,丰富学生数学知识,激活学生数学智慧,促使学生获得深度学习体验,进而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因此,针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阅读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教师应加强研究,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学阅读策略,将深度学习的思想和数学阅读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促使学生沉浸在阅读当中,掌握数学阅读的有效方法,进而改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数学阅读与深度学习
(一)深度学习的内涵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教育理念。人的思维可以分为低阶思维和高阶思维两种,低阶思维包括记忆、理解等,而高阶思维则包含分析、评估、创造、质疑、关联等要素,代表人能够对事物的本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深度学习则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以记忆、理解等浅层次的构建为目的,而是以关联、分析、评估、质疑等高层次的认知为目的,实现对知识的有意义构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呈现碎片化、记忆化的特征,学生通过大量记忆、大量做题的方式来形成“条件反射”。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够进行低阶思维活动,无法真正理解知识的本质、知识的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此相对应的是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中,学生没有摒弃低阶思维,而是能够在梯度性的思维活动中获得对知识、方法的进一步理解,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协调培养。
(二)数学阅读中深度学习的表现
数学阅读是学生获取数学信息的重要方式,在数学阅读中实现学生深度学习,需要具备以下的表现:
1.有意义构建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背一背、写一写、算一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数学课堂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以及强化训练,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无法实现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应当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有意义构建,包括能够以自主学习的方式理解阅读文本中的内容、可以正确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等等,进而实现深度学习。
2.认知关联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之间的关联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起完善的认知框架。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学生所学知识碎片化、零散化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有效掌握数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此,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相互关联的角度开展数学阅读,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零散的知识关联在一起,搭建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3.充足兴趣
深度学习与学生学习兴趣存在密切的关联。只有让学生带着充足的兴趣开展数学阅读,才能够促进学生的质疑、创造、分析等思维活动,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因此,在数学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兴趣表现,进而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指出,数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了语言、思想以及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学生借助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数学意义的一种重要过程,因此,要想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强化学生的数学阅读。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阅读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阅读中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借助兴趣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中来,激发学生思维潜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而在实际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兴趣需要,导致学生无法较好地参与到数学阅读中来,影响学生阅读效果。
其次,教师采取的阅读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为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的认识,教师应当基于对学生认知规律、学习素质发展需要等的了解,采取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丰富学生阅读体验,逐步提升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的问题,学生无法建立良好的阅读状态。
最后,阅读资料的使用不够丰富。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促使学生获得充实的阅读经历。而当前的小学生数学阅读存在范围局限较强的问题,学生的阅读范围被局限在了教材上,给学生数学视野的拓展带来了限制。
基于当前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有必要立足深度学习的思想,对阅读教学方式进行必要的改善,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进而真正展现出数学阅读教学的育人价值,推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
三、推进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深度学习的策略
(一)丰富阅读形式,激活探索兴趣
在数学阅读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兴趣上的发展需求,基于对小学生认知规律的认识,丰富阅读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阅读中来,进而增强学生阅读效果,为学生深度阅读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在数学阅读中,教师可以融入“小先生制”的教育思想,进而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小先生制”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空间,激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分享,促使学生在模仿教师讲课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和方法。通过将数学阅读与“小先生制”教学融合在一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阅读的乐趣。如,在“圆的周长”教学中,需要学生正确理解“?仔”的概念,对此,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微课、学习资料单等学习资源,包括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数学家研究出“?仔”的过程。之后,再邀请部分学生上台来介绍自己的阅读成果,鼓励学生代替教师来讲课,进而促使学生在数学阅读以及知识讲解中收获学习成就感。又如,为了提升学生数学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改变学生的阅读形式,激励学生采取观看视频、收听语音、表演等方式来进行特殊的数学阅读,进而在拓展学生阅读范围的同时强化学生阅读能力,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二)设立互助小组,强化阅读体验
借助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激活学生阅读思维,提升学生阅读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因此,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互助小组,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交流讨论,为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在“圆的认识”教学中,要求学生初步去认识曲线图形,对学生来讲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为学生提供关于圆的文本信息,组织学生开展深度学习。首先,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包括圆形卡片、相关学习任务单等,并且让学生合作开展对阅读资料的学习,尝试回答以下问题: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有哪些图形是圆的形状?为什么有些物体一定要设置成圆的形状?如果换成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行不行?足球是不是圆的形状?我们怎么样才可以在纸上画出来一个规整的圆?怎么去比较两个圆的大小?在学生开展互助阅读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进去,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资料的分析方法以及交流讨论的方法。在学生完成合作之后,教师再引导各个小组去展示学习成果,并且引起全班学生新一轮的讨论,激励学生去发表自己的质疑,进而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深度学习体验。
(三)指导阅读方法,改善学习方式
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还未得到较好的发展,导致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经常无法较好地理解文本中的信息,给学生的深度学习带来了阻碍。因此,教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适当引导,改善学生的数学阅读方式。
1.引导整体感知
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经常缺乏整体感知的意识,只能理解某一段的信息,无法将多个段落的内容关联在一起。基于深度学习的思想,教师应重视学生对学习信息的关联以及迁移。因此,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有必要传授给学生整体感知的策略,促使学生形成整体化阅读的意识,进而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例如,在“方向的认识”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以下的数学题目:小明和小红的家都在同一条街道上,在这条街道上同样还有一家游泳馆,小明家距离这家游泳馆200米,小红家距离这家游泳馆500米,那么小红和小明家的距离是多少?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形成惯性思维,认为两个人的家分别在游泳馆的两侧,说明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整体认识,并且缺乏空间想象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整体感知,鼓励学生思考文章中给出的信息都有哪些、缺失的信息都有哪些,促使学生在整体阅读中激活空间想象,认识到问题存在两种可能性,进而找到正确的问题解决方法。
2.使用图表工具
小学生正处在以形象思维为主要认知方式的年龄阶段,在小学数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加强对直观性手段的运用,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数学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各种图表工具开展阅读,包括思维导图、表格、线段等等,进而促使学生学会有条理地整理阅读内容,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认知框架,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例如,在“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的教学中,需要学生正确理解这一单元中蕴含的转化思想,获得数学思维上的发展。在学生完成了单元知识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单元知识阅读资料,帮助学生去回顾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并且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制作思维导图或者表格,整理这一单元的内容。学生需要自主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思考知识点、研究方法等之间的关联,制作适合的图表,如,学生可以以“转化”这一关键词作为核心来制作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介绍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转化方式、三角形和梯形之间的转化方式等等,进而促使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制作中自然而然地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加深学生的认识。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制作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成果的展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带给学生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创新阅读材料,诱发阅读动机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起学生的数学阅读,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避免将学生的阅读范围局限在教材上,而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广泛的阅读,诱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来开展自主数学阅读。在平台上,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数学故事、数学史、数学现代应用等等,借助这些资料的阅读,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此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数学阅读资料,如,在“周长的认识”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古人的研究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人生成周长这一概念的起源,等等。在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重视学生的兴趣需求,实现对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有效培养。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需求,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中享受到乐趣,实现深度学习,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结束语
数学阅读与深度学习理念的结合有助于强化学生阅读体验,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基于深度学习思想开展数学阅读活动,激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强化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促使学生在阅读中积累知识、掌握方法,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素质。教师应深入分析当前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度学习思想,对数学阅读指导方法进行优化,使之更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促进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陈小涓,李龙峰.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下的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探究[J].新教育,2023(35):83-85.
[2]孙红娟.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阅读分类指导策略[J].西藏教育,2023(12):48-52.
[3]王娟娟.小学数学阅读策略探究[J].山西教育(教学),2023(11):67-68.
[4]洪月玲.数学阅读:发展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J].华夏教师,2023(3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