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仁寿石佛湾摩崖造像调查简报
2024-07-11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仁寿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仁寿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 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
内容摘要:四川省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石佛湾摩崖造像现存13龛,造像组合包括三佛、七佛、五十三佛、一弟子二胁侍、一佛二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等,可辨题材有弥勒、僧伽、三世佛、过去七佛、五十三佛、一佛五十二菩萨等瑞像。根据造像题材及风格,可推断石佛湾摩崖造像开凿于8世纪晚期至9世纪上半叶。
关键词:仁寿县;石佛湾;摩崖造像;中晚唐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3-0087-10
A Brief Investigative Report on the Cliff Carvings of Shifowan
in Rensho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National Center for Archaeological Science in Sichuan University1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of Renshou County2
Meishan Cultural Relics Conservation Research Institute3
(1. Chengdu 610064, Sichuan; 2. Renshou 620500, Sichuan; 3. Meishan 620000, Sichuan)
Abstract:The cliff carvings of Shifowan are located in Shaolou Village, Fangjia Township, Renshou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There are currently thirteen extant niches that include a range of image combinations, including Three Buddhas, Seven Buddhas, Fifty-three Buddhas, one disciple and two attendants, one Buddha and two bodhisattvas, and one Buddha, two disciples and two bodhisattvas. The themes identifiable in the sculptures include depictions of Maitreya, Sengha, the Buddha and Fifty-two Bodhisattvas, Fifty-three Bodhisattvas, Seven Buddhas, and Kshitigarbha. According to the image themes and style of the sculptures,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these cliff carvings were created in the period between the late 8th century and the first half of the 9th century.
Keywords:Renshou County;Shifowan; cliff carvings;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石佛湾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哨楼村八组,地处龙泉山脉南段东麓,西南距仁寿县城约15公里,西北距方家镇约4.5公里,东北距哨楼村村委会约1.1公里(图1),2010年被列为眉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造像位于石佛湾东侧缓坡一裸露的南北向天然红砂岩崖壁上,宽6.2米,高3.2米。造像崖壁顶部略靠后处垒砌石块,底部现为土石所埋。前方有小道向东通往185县道,周围树林、农田密布。
崖壁造像13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通编12龛,此次增编第9-1龛。第8、9、9-1龛位于造像崖壁中部,第1—7龛位于造像崖壁南部,第10—12龛位于造像崖壁北部(图2)。
2018年7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四川大学考古学系)、仁寿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原仁寿县文物管理所)、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对该造像点进行了全面、科学、系统的调查和记录,兹将此次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一 造 像
1. 第1龛
位于崖壁南端第2、3龛右侧。龛口呈方形,平面近弧形,左、右壁及龛顶外侧残,宽60厘米,高101厘米,现进深16厘米。龛向130°。
龛内造七佛结跏趺坐于有茎仰莲座上,上层四身,下层三身,高17厘米,座高5厘米;有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均素面,肉髻微凸。上层左起第一、二身,下层左起第二、三身均着交领式袈裟,衣摆覆双腿;上层第三、四身,下层第一身均着通肩袈裟,领口开于胸前,腹部衣纹呈“U”形。上层第一、三身双手略残,双耳硕大,颈部存两道蚕纹;可见上层第一、四身及下层第一身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下层三身颈部均可见两道蚕纹。上层左起第二身头、左手残,左臂似举肩前,右手抚腿;第三身双手置胸前,似结印。下层左起第二身左手抚膝,右手托钵;第三身面部风化严重,左臂似置腹前。
龛底似有一瓶,仅见轮廓。瓶内向上伸出三枝粗莲茎,承托上层中间两身和下层中间一身佛的莲座;向两侧各伸出一枝粗莲茎,又各分为两道,分别承托上、下层外侧佛的莲座(图3)。
2. 第2龛
位于崖壁南侧第3龛下部。龛口呈外方内圆拱形。内龛平面近方形,外龛底不存。外龛宽40厘米,残高43厘米,进深9厘米;内龛宽25厘米,高32厘米,进深8厘米。龛向128°。
内龛正壁造一弟子结跏趺坐于方座上,头、双手及台座残,高22厘米,座高3厘米;头戴风帽,帽尾覆双肩;着交领袈裟,双臂置腹前。
内龛龛口两侧各雕一小立像,风化残损严重。左侧一身仅存上身轮廓,残高10厘米,光头,外着圆领长袍,双手置胸前似合十,头微前低,身体朝向右侧。右侧一身仅见上身残迹,残高19厘米,可见头顶轮廓近圆(图4)。
3. 第3龛
位于崖壁南侧第2龛上部。龛口呈双重方形。内龛平面近方形,顶部两角雕小弧撑;外龛顶、底及左壁外侧脱落。外龛宽55厘米,高65厘米,进深30厘米;内龛宽39厘米,高51厘米,进深18厘米。龛向133°。
内龛正壁造一佛二菩萨。佛居中,结跏趺坐于束腰仰莲圆座上,面部残,高25厘米,座高19厘米。佛有尖桃形头光和舟形身光,均素面;窄肉髻,面部轮廓方圆,耳垂硕大,颈部有三道蚕纹;内着交领僧只支,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下摆覆双腿及莲座上部;双手托钵于腹前,钵上部残;莲座束腰处呈球形,其底部正面及左右各有一兽足状物,其下有两层圆形叠涩。
菩萨立于仰莲圆座上,头均残;有素面尖桃形头光,绾高圆髻,戴束发冠,缯带垂至肩前,发辫覆肩,颈部有两道蚕纹;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结带垂腿间;跣足;帔帛自两肩垂下,绕双臂后垂台座两侧;戴环形项圈,两侧各垂下一道璎珞,于腹前呈“X”形相交后垂至膝部,折向身后,相交处雕同心圆饰;双腕饰钏。左侧菩萨高37厘米,座残高6厘米,着僧只支,左手持柳枝置左肩侧,右手握帔帛垂体侧,腰微左扭;右侧菩萨高37厘米,座高7厘米,斜披络腋,一角反搭胸前左侧,左手持瓶垂于体侧,右手持柳枝置于右肩前(图5)。
4. 第4龛
位于崖壁南侧第3、5龛上部。龛口和平面形状不明,仅存正壁中部,余皆脱落,造像及壁面遍覆青苔。龛残宽12厘米,残高8厘米,现进深2厘米。龛向102°。
龛内现存一主尊五胁侍轮廓。主尊居中,结跏趺坐于束腰台座上,连座高6厘米。左侧存一身胁侍轮廓,残高4厘米。右侧存胁侍4身,左起第一至三身立姿,第四身仅存头部,分别残高6、5、5、2厘米。
5. 第5龛
位于崖壁南侧第3龛左侧。龛口呈方形,平面近宽“U”形,左壁不存,余三壁外侧脱落,残宽42厘米,高18厘米,现进深18厘米。龛向107°。
正壁造一佛二菩萨,均有尖桃形素面头光。佛居中,善跏趺坐于方形台座上,面部、双臂残,高34厘米,座高15厘米;肉髻窄平,双耳硕大,颈部有两道蚕纹;内着僧只支,于胸前束带,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摆覆双腿垂座前,跣足;左手抚膝,右手似举肩前,双足各踏一束腰圆台。
菩萨立于仰莲圆座上。左侧菩萨仅存身体右侧轮廓,残高33厘米,座残高3厘米;可见帔帛绕右臂下垂及座,下着裙,跣足。右侧菩萨面部、右手及双腿残,高35厘米,座高4厘米;绾髻,戴束发冠,缯带搭两肩,发辫垂肩,颈部有两道蚕纹;下着裙,腰束带,跣足;帔帛自双肩垂下,于腹前横过,绕双臂后垂及座;斜披络腋,一角反搭胸前左侧;戴联珠纹项圈,中部垂下两道短流苏,两侧各垂下一道璎珞,于腹前呈“X”形相交,相交处饰圆形物;右腕饰钏;左手持瓶垂体侧,右手持柳枝于右肩前(图6)。
6. 第6龛
位于崖壁南侧第5龛下部。龛口呈双重方形。内龛平面近方形,龛顶右上角雕小弧撑,外龛仅存右壁内侧,内龛左侧部分残。外龛残宽50厘米,残高45厘米,现进深2厘米;内龛残宽40厘米,高36厘米,现进深9厘米。龛向110°。
内龛正壁原应造三佛,现存右侧两身,左侧一身仅存身光右缘。现存二佛头均残,有尖桃形头光和圆形身光,均素面,肉髻略窄;着僧只支,于腹前束带,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中央一身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双腿及台座残,高20厘米,座高10厘米;双手托钵于腹前。右侧一身善跏趺坐于束腰方座上,双手及双足残,高28厘米,座高9厘米;颈部有两道蚕纹;袈裟下摆垂覆双腿,跣足;左手似抚左膝,右手抬于肩前;两膝略外撇。
内龛右侧龛口立一天王,胸部以下不存,残高24厘米;戴兜鍪,着甲,颈系巾;头微右扭,双臂似置体前(图7)。
7. 第7龛
位于崖壁南侧底部第6龛下部。龛口近方形,平面形状不可辨,下部被土石所埋,仅存正壁中部及右侧部分;残宽52厘米,残高60厘米,现进深13厘米。龛向129°。
正壁存两排造像,上排五身,下排四身。上排造像均结跏趺坐于台座上,仅存轮廓,高15厘米,可见尖桃形素面头光和上凸的肉髻痕。下排造像残不可识。
8. 第8龛
位于崖壁中部第9龛上部。龛口和平面形状不明,仅存正壁及左壁内侧,余皆脱落,壁面遍覆青苔;残宽60厘米,残高42厘米,现进深8厘米。龛向116°。
环三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均残损严重。佛居中,结跏趺坐于台座上,仅存上身,残高25厘米;有尖桃形头光和圆形身光,均素面,身光右侧彩绘莲瓣,头顶肉髻轮廓高凸,颈部存两道蚕纹;内着僧只支,外披双领下垂式袈裟;双手置腹前。
弟子立姿,均有圆形素面头光,着交领式袈裟。左侧一身保存较好,面部、双手及双足残,高29厘米,座高4厘米,双手托物于胸前。右侧一身仅存轮廓,残高19厘米。
左侧菩萨立于台座上,仅存身体右侧衣纹,残高23厘米,座高4厘米,可见右侧帔帛垂于体侧,着裙。右侧菩萨残不可识。
佛与左侧弟子间雕一护法立像,高29厘米,戴高圆冠,面部饱满;着广袖大衣,双手持一短棍形物于胸前。正壁后排亦雕护法像,仅见佛头光左、右侧各一身。左侧一身右手似持剑;右侧一身着交领衣,左手持物置胸前左侧(图8)。
9. 第9龛
位于崖壁中央。龛口呈双重方形,内龛平面近宽“U”形,外龛不存。内龛三壁外侧残,龛底被土石所埋,外龛宽161厘米,残高181厘米,现进深7厘米;内龛宽145厘米,高170厘米,现进深64厘米。龛向90°(图9)。
内龛环三壁造一佛五十菩萨。正壁中央雕一大罐,罐口向上方及左、右伸出莲茎以承托莲台,莲台上坐佛和菩萨;罐上方三枝莲茎粗大,承托作为主尊的一佛二菩萨。一佛二菩萨均结跏趺坐于饰三重莲瓣的仰莲台座上,头顶雕饰华盖。佛居中,头及左肩残,高46厘米,座高11厘米;头顶华盖呈圆柱形,有三重圆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均素面,肉髻较高,耳垂硕大;着通肩式袈裟,领口开胸前,外翻较宽,衣纹于腹前呈“U”形,袈裟覆双腿及莲座上部;双手相扣于胸前结印,略呈“八”字形。
菩萨头顶华盖呈圆锥状,有内圆外尖桃形头光和椭圆形身光,均素面,绾高髻,戴束发冠,缯带垂肩前,发辫覆肩,末端波浪形;面部方圆饱满,耳垂硕大,颈部雕三道蚕纹;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裙尾覆双腿;帔帛自双肩垂下,于腿前横过,绕臂后垂台座两侧;戴联珠纹项圈,中部垂三道短流苏,两侧各垂一道璎珞,于腹前呈“X”形相交后垂及膝部,折向身后,相交处饰同心圆。左侧一身左臂残,高45厘米,座高12厘米;斜披络腋,一角反搭胸前左侧;右手置左腿上。右侧一身头部残,高44厘米,座高12厘米;着僧只支,腹部束带,左手抚左膝,右手举肩前,掌心向外持柳枝(图10)。
作为主尊的佛、菩萨两侧各雕三层闻法菩萨坐于带茎仰莲台座上,体形较小,头均残;绾高髻,发辫垂肩,颈部雕两道蚕纹;着络腋、天衣或袈裟,下着长裙,腰束带,裙腰外翻,帔帛自两肩垂下,于腿前横过,绕搭对侧手臂后垂座;戴环状素面项圈,双腕饰钏。
左侧上层现存三身。从内至外第一身台座残,高20厘米,座残高9厘米;双手持两枝长莲茎于体前,莲茎顶部雕莲叶、莲蕾。第二身结跏趺坐,高23厘米,座高6厘米,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三身位于左壁内侧,仅存左臂及左腿,残高9厘米,座高10厘米;可见左臂斜伸左腿侧,五指并拢,掌心向外。第二、三身间雕二童子摔角于仰莲座上。童子光头,腹部系抱肚,足着靴。内侧童子俯身向龛外,双手抱住外侧童子左腿;外侧童子上身伏于内侧童子后背上,双手环抱其腹部。
中层现存四身,高24—26厘米、座高5厘米,从内至外第二至四身结跏趺坐。第一身左臂残,游戏坐,左腿前屈,右腿内抬,露双足,左手支左膝上,左掌支颐,右手抚膝。第二身双手略残,双手托一圆形物于胸前。第三身着通肩式袈裟,领边覆头,领口开胸前,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四身位于左壁内侧,双手持半摊开书卷于腹前。
下层现存四身,高25厘米,座高5厘米,从内至外第一、三、四身结跏趺坐。第一身,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二身左腿后跪,右腿向前屈膝,双手托方形物于胸前。第三身位于左壁内侧,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四身位于左壁外侧,双手于腹前合十,指尖向外。
右侧上层现存四身,高23—25厘米,座高5厘米,从内至外第二至四身结跏趺坐。第一身跪姿,双手持一硕大长莲茎于体前,顶端雕莲叶及莲蕾。第二身双手托一圆形物于腹前。第三身位于右壁内侧,面部方圆,下颌饱满,双手托一半摊开书卷于腹前。第四身位于右壁外侧,双腿、台座残,双手置腹前。第二、三身间有一童子跪于仰莲台座上,光头,帔帛绕肩,着裤,腰束带,左腿后跪,右腿向前屈膝,双手合十于颌下,头微左偏。第三、四身间伸出一莲花,中部雕一化生童子露上半身,光头。
中层现存四身,高22—24厘米,座高4—5厘米,从内至外第二至四身结跏趺坐。第一身游戏坐,左腿内盘,右腿屈起,左手抚膝,右手置右膝上,右掌支颐。第二身着通肩式袈裟,领边覆头,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三身位于右壁内侧,双手似托香炉于胸前。第四身双手似托方形物置腿前。第二、三身间“Y”形莲茎中部有一童子作向上攀爬状,朝向左侧,仅存轮廓。
下层现存四身,高24—26厘米,座高5厘米,从内至外第一、三身结跏趺坐。第一身双手托一硕大宝珠于腹前。第二身左腿向前屈起,右腿后跪,双手托巨大圆形物于胸前,身体朝向左前方。第三身位于右壁内侧,着通肩式袈裟,领边覆头,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四身位于右壁外侧,游戏坐,左腿内盘,右腿向前屈起,左手抚腿,右手持长莲茎于体侧,掌心向内。
左、右侧下层菩萨与中央大罐间雕三角形平台,其外端近菩萨处各雕一鸟,背向而立,体形肥硕,双翅狭长曳地,足踩莲台上。
罐前方雕二菩萨,对称地立于仰莲圆座上,头均残,衣着装饰与上方作为主尊的二菩萨相同;内侧手臂向下提握帔帛,外侧手臂举帔帛于头侧,腰扭向外侧。左侧一身高28厘米,座高6厘米;右侧一身高27厘米,座高8厘米(图11)。
罐下方左、右侧各造高5厘米的方台,台上各造四身结跏趺坐的伎乐菩萨,衣着装饰与上方三层闻法菩萨基本相同。左侧四身高22—24厘米。从内至外第一身双手托排箫于胸前做吹奏状,第二身双手似持笛做吹奏状,第三身像双手持琵琶做弹奏状,第四身双手托拍板于左肩前做拍击状。右侧四身高26—27厘米。从内至外第一身双手持笙于左肩侧做吹奏状,身体微右倾;第二身双手持圆形带柄乐器于体前;第三身左手持尖圆形较小乐器于嘴前做吹奏状;第四身双手持钹于胸前左侧做拍击状(图12)。
伎乐菩萨外侧各造一弟子胡跪于仰莲圆座上,光头,着交领袈裟,跣足,双手拱于胸前。左侧弟子高20厘米,座高6厘米,颈部有两道蚕纹,面朝右前方;右侧弟子高22厘米,座高6厘米,内着僧只支,面朝左前方。
弟子外侧,正壁与侧壁转角处各雕一鸟立圆座上,胸腹浑圆,宽翎贴体,宽足,身体朝向龛外。鸟外侧的左、右壁底部又各雕两身菩萨,结跏趺坐于仰莲圆台上,衣着装饰与上方闻法菩萨相同,高26厘米,座高6厘米。左壁内侧一身托钵于胸前,外侧一身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右壁内侧一身双手托扁圆形物于腹前,外侧一身双手笼于袖中置腹前。
罐下方近内龛底处设一残宽36厘米,高15厘米的方台,台上雕三只鸟,均露出前半身,朝向龛外,尾巴向上呈三角形。中部一只身后羽毛呈扇形展开,左、右两只鸟腿粗长,双翅宽大,伸出双翅于胸前合十。左、右壁底部中央各有一圆形物轮廓,已残不可识。
10. 第9-1龛
位于崖壁中部靠上第4、8龛中央。双重龛,龛口和平面形状不明,仅存下部,风化、水蚀导致残损严重。外龛宽22厘米,高42厘米,现进深7厘米;内龛宽26厘米,高34厘米,现进深4厘米。龛向77°。
龛内现存两身立像。左侧一身仅存双腿轮廓,连座残高25厘米;右侧一身连座残高21厘米,可见着长裙,身体两侧存帔帛痕。
11. 第10龛
位于崖面北侧靠上第8龛左侧。龛口形状不明,平面近宽“U”形,左壁及龛顶不存,残损、风化严重,残宽35厘米,残高40厘米,现进深20厘米。龛向60°。
环三壁设坛,坛上造一主尊四胁侍,主尊仅存轮廓,胁侍仅存残迹。主尊居中,似结跏趺坐于台座上,残高20厘米,座高17厘米。主尊两侧胁侍均为立像,左侧靠内一身残高25厘米,座高9厘米,可见袈裟残迹;右侧靠内一身残高24厘米,座高10厘米。主尊左、右侧靠外各一身均残不可识。
12. 第11龛
位于崖壁北端第9龛左侧。双重龛,龛口形状不明。外龛仅存龛底,残宽134厘米,高135厘米,现进深14厘米;内龛平面呈狭长方形,存正壁、龛底,残损严重,遍覆青苔,宽100厘米,高113厘米,现进深14厘米。龛向52°。
内龛环三壁造五层小佛,均结跏趺坐。靠上四层坐带茎仰莲圆座上,均有尖桃形头光。底部一层坐于环三壁的浅方坛上,无头光。各排坐佛均肉髻低平,着袈裟,下摆覆双腿,肩部宽厚。
从上至下第一层存八身,仅存轮廓,连座高16厘米。
第二层存十身,高14厘米,座高2厘米,中部六身保存较好。左起第三、五、七身着交领式袈裟,第四、六身着通肩式袈裟;左起第三身托硕大宝珠于腹前左侧,右手抚右侧小腿;第四、六身双手笼袖中置于腹前;第五身似托一物于腹前,右手覆盖在上;第七身左手置胸前左侧,似持一物,右手抚右侧小腿;第八身双手置于胸前。
第三层存九身,高16厘米,座高2厘米,中部七身保存较好。除左起第二身着通肩式袈裟,且袈裟覆头外,其余各身均着交领式袈裟。左起第一身可见右臂置于腹前;第二身双手似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三身左手举于胸前左侧,似持一物,右手抚右小腿;第四身双手于腹前似托物;第五身左臂举肩前,右手抚膝;第六身内着僧只支,双手托钵于腹前;第七身左臂置左腿上,右臂似举体前;第八身双手置腹前,似托经盒。
第四层存十身,高14厘米,座高2厘米。最右侧一身仅存轮廓,左起第一、三、八身着通肩式袈裟,其余各身着交领式袈裟。左起第一、三身双手似笼袖中置于腹前;第二身左手置腹前左侧,掌心向内,四指内屈,右手置于腹前,掌心向上,四指内屈;第四、五、六、八身双手于腹前结禅定印;第七身双手托经盒于腹前;第九身左手抚膝,右手置肩前。
第五层存十身,高13厘米。左起第一至三、五至七和第九身着通肩式袈裟,其余各身着交领式袈裟,左起第一、二、五身袈裟覆头。各身双手均于腹前结禅定印。
外龛左壁下部开一方形浅龛,龛内造一天王坐台座上,右臂、右腿及持物凸出于左侧龛口壁面,系与龛内造像一体规划开凿。天王仅存身体右侧,高24厘米,座高7厘米,着战甲,腰束带,右手持长矛于体侧前方,矛尖向上,右腿自然下垂(图13)。
13. 第12龛
位于崖壁北端底部第11龛下部。龛口呈双重方形,内龛平面近弧形,顶部两角雕弧撑,下部被埋。外龛三壁仅存内侧部分,宽77厘米,高67厘米,现进深5厘米;内龛宽55厘米,高46厘米,现进深20厘米,龛向75°。
内龛环三壁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均仅存轮廓。佛居中,连座高24厘米,有尖桃形头光,光尖至龛顶,内饰一圈锯齿纹,存低平肉髻轮廓。
弟子立台座上,位置靠后,有素面圆形头光,光头,着袈裟,双臂置于体前。左侧弟子连座高28厘米;右侧弟子连座高27厘米,可见着裙。
菩萨坐正壁与左、右壁转折处台座上,有圆形华盖、尖桃形头光和圆形身光,可见凸起的发髻轮廓,余皆残不可识。左侧菩萨连座高32厘米;右侧菩萨连座高34厘米,头光和身光中部饰光焰,较深,外侧饰一圈联珠。内龛龛口底部有二像残痕,不可识。
二 题材与年代
根据各龛不同类型造像的姿势、数量、组合等特征,可以明确辨识的题材有过去七佛(第1龛)、弥勒(第5龛)、三世佛(第6龛)、一佛五十闻法菩萨(第9龛)、五十三佛(第11龛)。第2龛主尊为戴风帽的弟子,左侧是俗装的胁侍弟子,该龛表现的是附近地区流行的僧伽、木叉、慧俨的组合[1]。
这些题材,常见于周边龙泉山脉和总岗山脉的中晚唐造像点。如前述临近的仁寿石院寺、牛角寨均有8世纪晚期僧伽三尊的组合。丹棱郑山千佛寺也有大致同时期开凿的一佛五十菩萨[2],丹棱石佛湾有开成二、三年(837、838)开凿的弥勒与五十三佛、二十五佛的组合[3]。仁寿石佛湾造像规模偏小,造像略显臃肿,雕工不甚精细流畅,不见8世纪上中叶开凿规模普遍较大、造像肩胸宽厚且极其精细的特点,其年代应不早于8世纪中叶。石佛湾未见成都以南地区在唐末大中、咸通及以后十分流行的观音、地藏、千手观音、十六罗汉、地藏十王等题材造像,故其年代应不晚至唐末。综上,可推断石佛湾的开凿年代应在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上半叶。
三 价 值
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龙泉山脉分布着大量北朝晚期至唐五代的摩崖造像[4]。该区域的调查和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造像的基本情况还很不清楚。石佛湾摩崖造像规模虽不大,但大部分题材可辨,年代清晰,为我们认识龙泉山脉造像的基本情况,建立完善的年代序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川地区的摩崖造像中系统保存了唐代神僧僧伽的各类图像,在成都以南的盛唐至中晚唐石窟中多有开凿。但其中以僧伽为主尊,弟子木叉、慧俨为胁侍,独立表现的“僧伽三尊”,目前仅见于石佛湾和前述石院寺、牛角寨等3处。上述地点均位于龙泉山脉南段,这表明该区域应有僧伽三尊像的固定粉本流传,并深受推崇。此则新材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僧伽图像和僧伽信仰在四川地区的流传情况。
一佛五十菩萨是与西方净土信仰相关之“瑞像”[5],在四川地区主要流行于初盛唐时期,石佛湾第9龛的一佛五十菩萨开凿于盛唐以后,比较罕见。表明在复杂的“天宫楼阁”式西方净土变发展起来之后,该题材仍然作为西方净土信仰的重要载体继续流传并有限地开凿。此次调查发现的新材料对我们重新梳理和认识四川地区西方净土类造像的类型和流变具有重要意义。
附记:参加调查的人员有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白彬、张亮、邓宏亚、胡盛、邓可人、谈北平、王红艳、郑郁洁,仁寿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李杰,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黄桥。摄影邓宏亚,绘图邓宏亚、邓可人。仁寿县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中心刘红凯先生为调查工作提供大力支持,侯文嫣女士为本文修改线描图。特此致谢!
执笔:张亮、李瑞瑶、胡盛、李杰、黄桥、李鑫
参考文献:
[1]张亮,杨潇. 长安传统与泗州样式:唐宋僧伽造像的两个序列[J]. 敦煌研究,2023(3):89.
[2]王熙祥. 丹棱郑山:刘嘴大石包造像[J]. 四川文物,1987(3):31.
[3]张亮,贺越洋. 四川丹棱石佛湾、佛儿崖石窟中的五十三佛、二十五佛造像及相关问题[J]. 敦煌研究,2020(5):88-91.
[4]张亮. 川西石窟研究[D]. 成都:四川大学,2019:21.
[5]王惠民. 一佛五十菩萨图源流考[C]//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 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上:2002年麦积山石窟艺术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53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