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流中的隐性文化差异及其应对

2024-07-11王崇

百花 2024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第二语言

王崇

摘 要:隐性文化差异与其显性对应物相比更为深层、微妙,它涉及语言、社交习惯、学术规范以及思维方式等多个维度,给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为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本文将基于辅导员工作视角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旨在促进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与本地文化和谐融合,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隐性文化差异;第二语言

全球化进程在各个领域快速推进,跨文化交流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跨文化交流中,隐性文化差异往往被忽视,但它却常常是沟通障碍的根源。隐性文化差异源于深层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隐藏在日常互动和语言之中,不同于显性的文化符号。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而言,文化差异不仅体现在语言障碍上,还深深植根于社交、学术习惯及思维模式等方面。本文将深入探讨隐性文化差异的内涵、成因以及具体表现,分析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华所面临的隐性文化挑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帮助他们适应文化差异,从而构建一个包容、理解和尊重的多元文化交流环境。

一、隐性文化差异的定义与理论框架

(一)隐性文化差异的概念

隐性文化差异涉及深层次的文化特质,往往不为外界直接感知,但会对个体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差异形成于长期的历史沉淀、社会结构、学习模式和宗教信仰中,构建了各文化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隐性文化差异往往需要更为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交往才能完全理解。在跨文化交流中,特别是在深度交往和合作时,这些深层文化特质往往会成为沟通的挑战,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因此,对隐性文化差异的认知和理解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二)跨文化交流中的隐性与显性文化对比

在跨文化交流的广阔舞台上,显性与隐性文化差异并存,共同构建了各文化的独特面貌。显性文化差异,如衣着、建筑和艺术,作为文化的直观标识,易于识别和描述,是文化的“外在标签”,为人们提供了初步的、表面的认识。与此相对照,隐性文化差异深藏于社会结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其影响远比显性文化更为深远。这些隐性差异可能体现在决策风格、沟通方式甚至对待时间和空间的观念上,通常不为外界直接察觉,但在日常交往中却可能导致深入的误解。因此,真正的跨文化理解并非仅停留在显性差异的层面,更需深入挖掘和解读那些隐性的文化编码。

(三)隐性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

隐性文化差异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几个关键因素。第一,历史传承对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习惯具有持久的影响。文化传统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形成,既是先人智慧的积累,又是社会习俗的自然演变。第二,学习模式在塑造个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同的学习模式强化了特定的思考逻辑和问题解决技巧,从而间接地培育了一套复杂的社会交往规则。第三,宗教信仰在道德和精神层面对文化差异产生深远影响。它不仅定义了生活的意义,还设定了行为的边界,形成了一套严格的道德准则和生活规范。第四,社会结构与政治体系也在文化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权力结构、社会等级和群体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一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隐性文化差异复杂且多层次的现状。

二、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华所面临的隐性

文化挑战

(一)语言中的隐含文化意涵

语言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华学习生活需要攻克的第一道关隘,中文的字面含义和语法是显性的障碍,文字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则是来华学生要面对的隐性挑战。中文的成语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以成语“井底之蛙”为例,这一成语形容视野狭隘、经验有限的人。它起源于《庄子·外物》中的故事,描述了一只蛙居住在井底,认为自己所见的天空就是整个世界的全部。直到一天,有一只海鸟告诉它外面更广大的世界,这只蛙才意识到自己的无知。这一成语强调了开放视野和持续学习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文化中鼓励人们追求真知、不断拓展知识边界的核心思想。语言中的隐含文化意义为中文增添了丰富的层次和深度,使得学习中文不仅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一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探索和领悟。因此,真正理解和掌握中文,需要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深入挖掘和体验其背后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二)社交习惯和日常礼仪

中国的社交习惯和日常礼仪根植于其千年文化传统之中,反映了一种深层的群体认同和价值观。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在华期间面临的隐性挑战集中在社交距离、时间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在社交距离方面,中国的社交距离要求适度,不能过于亲密,也不能够拒人于千里之外,而且要符合社交双方的身份和社会关系。在时间观念方面,中国人的态度是非常严谨的,认为“守时”是一个人良好素质和修养的体现。在情感表达上,中国人的特点是含蓄、谦逊和克制,要求交流双方能够解读言外之意和非言语暗示。社交习惯和礼仪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并适应这些习俗,有助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减少文化冲突,实现有效交流。

(三)学术环境下的隐性规范

近些年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毕业困难的问题逐渐显现,这也成为他们在华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这是由学术环境下隐性规范引发的。中国的学术环境中的隐性规范受到文化、历史和社会结构的影响,体现在师生关系、课堂模式、学术习惯等方面。对师生关系而言,中国传统强调“尊师重道”。中国的课堂环境是相对保守和严肃的,相对西方同行是较为被动的。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而言,他们之前所经历的授课环境大多更加自由。这种冲突成为他们开展学术活动面临的主要挑战。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在中国的学术环境中也很受重视,这就要求他们要适应整体大于个体的价值观念,重视每个成员的意见和贡献,这样才能顺利获得学术成果。

(四)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

中国拥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其中融合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种哲学思想,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这些深层次的文化逻辑,构成了中国社会的“规矩”,对于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而言,却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中国的思维方式往往强调“中庸之道”。这一观念源于儒家哲学,强调事物的平衡与和谐。例如,在决策过程中,中国人可能更倾向于中立和协调,而非极端或对抗,以实现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另外,尊重长辈和对家族的忠诚也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即“家文化”。例如,在家庭聚会中,年轻人通常会等待长辈先就餐,这不仅是礼貌的表现,更是对长辈地位的认可。这些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构成了中国社会的文化脉络。这些隐性文化元素并非一目了然,但深刻影响着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历。因此,对这些差异的认识和适应,对他们学习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三、辅导员应对隐性文化差异的工作策略

(一)辅导员对隐性文化差异的认识与培训

在全球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辅导员在处理具有多元文化背景学生的问题时,必须具备深刻的跨文化意识和理解。辅导员需要理解隐性文化差异的核心概念,了解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还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价值观、信仰、行为习惯和沟通风格等有必要的认识。辅导员能力的提升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来实现。辅导员应参与专门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以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培训主题应侧重于实际技能的发展,例如有效的跨文化沟通技巧、解决冲突的策略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一个包容性的学习环境。辅导员还应学习使用各种评估工具来识别和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问题,可以是传统的问卷调查,也可以是更为深入的访谈和观察方法,以便更全面地理解学生在适应新文化环境时的具体挑战。辅导员应注重工作经验的总结、提炼和分享,以不断审视和改进自己的实践,确保能够更敏锐地察觉并有效地应对隐性文化差异。经过这种多层次、深度的培训进行自我提升,辅导员能够更有效地为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成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二)构建开放与包容的交流平台

在跨文化交流中,构建一个开放和包容的交流平台是至关重要的。平台的作用是给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提供一个自由表达和交流的空间,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以减少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流平台可以通过社团、学生活动和活动场所三种形式建立。一是建立国际社团,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国际社团的形式主要有学生会和联谊会,还可以根据各个学校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特点,建立专属兴趣小组,如汉语协会、舞蹈协会、足球协会、摄影协会等,社团和社团活动即是他们交流的平台。此外,鼓励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加入学校其他社团,鼓励他们的社团与中国学生社团合作交流,增进中外学生的互相了解。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组织和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如国际文化艺术节、汉语角、迎新年晚会,以及校内外的各级竞赛类活动。这些活动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国家文化传统的平台,同时可以欣赏和学习其他文化,不仅增强了学生对全球多样性的认识,还有助于建立跨文化友谊。三是为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场所。活动场所可以是一个物理平台,也可以是高校校园国际化建设的标志,如文化交流体验中心。跨文化交流平台的构建应以鼓励开放对话、促进理解包容和平等参与为原则,辅导员应该支持并监督平台的持续运行和发展,通过定期评估和反馈,不断地改进其结构和内容,确保其满足不断变化的学生需求。

(三)提供文化导航和适应性培训

在跨文化环境中,文化导航和适应性培训是帮助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环境的重要环节。文化导航不仅仅是对新文化的基本介绍,更是一个涵盖历史、传统、社会规范和日常行为准则的综合性引导,旨在减少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因文化冲突而产生的困惑和压力,如介绍中国概况类的课程、实地语言实践和参观、农业体验类活动等。适应性培训更着眼于提供具体技能,帮助他们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境。适应性培训可以通过专题讲座和班会的形式开展,应涉及心理健康指导、法律法规、社交礼仪、学术规范和时间管理等方面内容。此外,文化导航和适应性培训应该是持续渐进的,是适应当下中国国情和国际形势变化的,以便学生在适应过程中获得有效支持。文化导航和适应性培训要从他们入学时开始,并贯穿他们的整个学习生涯,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时期,如考试、节假日、个人危机时和敏感国际事件发生时等。他们通过文化导航和适应性培训,可以更快更好地融入新环境,充分发挥学术潜力并享受在华学习的经历。

(四)真实案例分享增强文化敏感度

在跨文化互动中,真实案例的分享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引导策略,也是辅导员将工作经验转化为工作成果的一种有效形式,它能够直观地反映文化差异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影响个体的思维和行为。案例分享的内容应涵盖广泛的主题,包括但不限于交际误解、价值观冲突、团队合作障碍等。在案例讨论过程中,一是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挖掘案例背后的文化因素,识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和思维模式;二是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观点,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个人与文化间的联系,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不仅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动机,还能从微观的角度洞察个体如何在特定文化语境下做出反应,从而增强自己的文化敏感度和适应力。

四、结 语

跨文化交流中的隐性文化差异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愈发受到重视。隐性文化差异的内涵与其生成的原因为我们揭示了文化的深层结构,而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所面临的种种文化挑战更是体现了这些差异的现实意义。从语言中的文化意义到日常社交习惯,再到学术环境下的隐性规范,这些挑战都对他们在华学习生活提出了考验。本文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即辅导员自身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提升、交流平台的建立、文化导航和适应性培训、真实案例分享,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在华学习生活环境,促进中外文化的相互理解与交流,从而提高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的培养质量。

(东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高桂芳.跨文化交际视域下外语教育本土文化意识培养[J].河北开放大学学报,2023,28(1):61-65.

[2] 赵欣.在华留学生“隐性课程”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73(1):117-128.

[3] 张立火,武玲玲.跨国公司跨文化管理下民族文化对组织文化的挑战[J].商业经济研究,2013(29):95-96.

[4] 赵晨辉.从文化多样性的视角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11):126-127.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第二语言
第二语言语音习得中的误读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需求研究述评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多种现代技术支持的第二语言学习
《第二语言句子加工》述评
跨文化交流中的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探析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
浅析英语学习中的语用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