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历史脉络和实践路径

2024-07-11熊雪如

百花 2024年4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熊雪如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离不开教育的基础作用。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刻领会其中的价值意蕴,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脉络,并探寻持续推进的实践路径,是中国站在伟大历史时期,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举。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意蕴;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走向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支撑,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离不开教育的基础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例如2014年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21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都指出了教育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也为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意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之引,它蕴含着最核心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意义,将为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重要支撑。[1]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造就出成熟的道德教育理论,为新时代立德树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而立德树人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重要思想观念,比如天人合一、协和万邦、和而不同、身心和善等思想。他还特别强调,中华民族具有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精神,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和谐”的理念,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道德规范。随着社会思想观念的不断变化,青少年学生有了较强的思想意识,但某些不良思想偏向和道德行为仍旧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助教育的育人渠道进行转化,使优秀文化真正成为立德树人的教育资源。要落实以德为先、以智育人的根本宗旨,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为基础,努力培养有德人才。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途径

中华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孕育了灿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持续的传承与创新。文化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能动性的历史表达。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因为改造世界的方式不同,产生不同时代的文化特质,拓展人类生活的文化世界,创造不同时代的文化生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开放的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离不开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要积极地推进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与转变,并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当今社会的发展之中。”[2]文化进化论者持有的共论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且文化是由团体学习而为社会成员所掌握。一切文化的继续有赖于教育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有赖于教育。”在生产劳动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文化和文明,无论是从祖辈传承还是世代相传,教育能确保这种文化和文明持续发展。[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中国当前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脉络

探索与梳理新中国成立后的传统文化教育发展历程,对总结与发展今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要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1949—1978年):迷茫与倒退

1949年,起着规范和指导新诞生的共和国各项工作作用的共同纲领从根本上保证了教育的发展方向。纲领中指出,“人民政府要以肃清封建旧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新思想为文化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以及开始提倡“热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4]。在此时期,各类文化教育强调教育必须为工农服务,为新中国生产建设服务。该时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未获得实质性进展。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中华传统文化受到破坏。这一时期,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进入迷茫期,甚至出现倒退危机。其主要原因是当时政治环境的转变,使得教育形式由课堂教育转变为劳作实践,弱化了知识的传授途径,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递出现了一定的断层。

(二)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2013年):复兴与发展

邓小平在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恢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党在这个时期完成了对各项事业的恢复工作,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复兴。1977年国家正式恢复高考,在《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重视文化考试”。这一时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繁荣复兴提供有力支撑。受经济全球化趋势影响,中西方文化交往密切,文化之间相互交融。20世纪90年代党中央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在当时受到极大重视,而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有力地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党的十五大以后,国家实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文化项目建设,各种反映时代精神、贴近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这一时期,党中央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把道德建设与法治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道德体系。”2007年,党的十七大重申要加强文化建设,这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有利环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2013年至今):创造性传承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产业要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政策指导下,要让中华文化走出去且迈出更大步伐,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关键事件,实际上为学校教育活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统一了思想,扫清了障碍。国家层面的纲领性文件确认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概念自此从表述上稳定下来,不再有变动。[5]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对其应坚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提出要分学段进行。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利民为国的长期工程,必须在政府领导与保障的基础上,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包括政策制定、年度计划、长期规划、教材建设、师资配备等,又要做好法治保障、资金投入和监督评估,以此保障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性、全面性和整体性。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的关键性作用,即家庭发挥基础与先导作用、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作用、社会发挥支持与辅助作用,保障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氛围。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发挥家庭的基础与先导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6]从家庭教育主体来看,家庭要发挥基础与先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发展的起点,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而且每个家庭都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良好的家庭氛围,尤其是家庭学习氛围以及民主的家庭相处模式会为家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带来明显的成效。作为家长,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良好的认识,比如传统文化节日的历史由来、淳朴的民风民俗文化等。家长要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认识,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加强自身学习,既可以引导孩子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关注,又可以更好地指导与培养孩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家教家风文化,比如家书与家训中含有丰富的德育思想,包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如崇德向善、修身齐家、诚信友善等。家长可以从孩子启蒙时期就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家训家书中挖掘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诸葛亮《诫子书》中提到的希望子孙“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对颜氏后人进行殷切嘱托,内容包括学问传家、务本充实、戒奢崇俭等,这些内容对培养人的优秀品格起到关键作用。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

从学校教育主体来讲,学校要发挥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要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文件,并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等情况,选择合适内容并设置针对性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融传统文化于各学科教学或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教育。此外,学校需要建立一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教师队伍。对相关的教育培训,教师一定要端正态度,积极参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应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并与各有关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学校也可专门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来开展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各类活动或比赛,比如开展毛笔字书写、戏曲进校园、舞龙舞狮表演、中华诗词大赛等活动辅助教学。除此之外,学校要注意利用校外资源,将教育与校外实践和社会体验相结合,开展各种有意义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中华文化的厚重底蕴和丰富涵养,感受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体验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发挥社会的支持与辅助作用

从社会教育主体来看,社会要发挥支持与辅助作用。社会是一个“大学校”,不仅要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而且要提供各种能够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阵地或实践基地。要营造良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就必须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社会理念、坚持守正创新。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宣传工作中,应当推动对外交流、合作、共赢,努力营造更加公平、更加公正、充满活力的舆论环境。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文化机构,比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各种思政教育基地和纪念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坚定文化自信。

(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 肖群忠.论中华文化的崇德精神特质及其当代价值[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6):99-108.

[2] 刘吉发.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眼光[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9:3-4.

[3]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5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5] 张滢.21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发展研究:从“三进”的角度考察[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5):8-15,25.

[6] 毕诚.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文化思考[J].人民教育,2021(11):61-63.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初中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读懂名师
长征时期党坚持群众路线的价值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