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磐信仰铸就生命传奇

2024-07-10王路奇

铁军 2024年7期
关键词:徐海东叶飞陈毅

王路奇

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开国将领,都经历过长期的革命战争。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战创,甚至弹痕累累,有的到了晚年还忍受着伤痛的折磨。那一块块伤疤是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光荣花”,记录的是残酷战争环境中铁军将士的忠诚信仰和生命活力,让后人感动、敬仰、励志、奋进。

陈毅:身负重伤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陈毅是新四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先后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江南、苏北指挥部指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代总指挥,新四军代军长,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1934年8月,陈毅在兴国老营盘指挥部队阻击敌人,战斗进入激烈的争夺阶段时,敌人一颗炮弹打过来,陈毅右胯骨被击中,顿时血流如注。当地的老表砍青竹扎成担架,将他救了下来。后来陈毅重上老营盘写诗记述当年战斗情形:“大战当年血海翻,今朝独上老营盘;荒台废址无人识,一抚伤痕一泫然。”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前夕,陈毅大腿肿得像冬瓜,不能伸直,被留在苏区打游击。据陈丕显回忆,1935年6月,陈毅腿上的伤口复发了,不能行走。当时药品的补给极为困难,他就在伤口上擦点万金油,用块布包扎。后来伤口再次复发化脓,他就让警卫员帮他挤脓,警卫员见他脸色变得像一张蜡纸,汗珠直往下滚,怎么也不忍心用劲去挤。陈毅说:“为什么不用劲啊?”警卫员说:“我用力你要抖嘛!”陈毅说:“那好,你去拿根带子来,我把腿子绑在树上,挤的时候就不会抖了。”警卫员找来了带子,陈毅坐在两棵杉树当中,把伤口复发的腿横绑在树干上,背脊靠在另一棵树上。警卫员两手紧按伤口,小心翼翼地挤着,血水沿着伤口一股一股地向外流,终于把脓血挤干,连碎在里面的一小块骨头也挤了出来。接着,警卫员帮他用盐水把伤口洗净,用万金油抹,再将用盐水煮过的布,用竹签子把它一点一点地塞进伤口里去。

三年游击战中,陈毅拖着伤腿,拄着拐棍,多次遇险,九死一生,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凭着惊人的毅力,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迎来胜利的曙光。

粟裕:3块弹片深藏头颅长达54年

粟裕,“战神”也,曾任新四军第二支队副司令员,江南、苏北指挥部副指挥,第一师师长兼政委,苏中军区、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华中军区副司令员兼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是开国第一大将。

将军一生指挥60多场重大战役战斗,先后负伤6次,重伤2次,战创4个,被称为常胜将军。

1927年南昌起义后部队被打散,在激烈战斗中粟裕被子弹射穿右耳上侧头部颢骨,以惊人的毅力爬到路边,又滑入水田中,被战友救起。1929年在战斗中,将军臀部中弹,再次负伤。1930年粟裕任红四军特务支队政委,时年27岁。在水南战役中,一颗炮弹在粟裕身边爆炸,他头部负伤,当场昏倒在地。被送往后方医院治疗,医生处理伤口后,用纱布将其头部包扎。当时因简陋的医疗条件,没有发现钻进粟裕脑袋里的3块弹片。

在后来的战争生涯中,将军经常忍着伤痛指挥作战,演绎了一个个战争奇观。粟裕夫人楚青回忆:“头痛头晕几十年来一直折磨着粟裕,给他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平常疼得受不了,他就用凉水冲头,或者在头上戴健脑器,缓解疼痛。我们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既着急,又没办法。”

1984年2月5日,粟裕逝世后,家人从他火化的头颅骨灰中,发现了三块弹片:一块钩形,一块斧形,一块椭圆形,三块弹片残留在将军头颅中达54年之久。

徐海东:身经百战受伤最多最重

抗战时徐海东是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因战伤太多且重,1940年后重病在身,仍指挥战斗,直到体力不支。

毛主席称徐海东为革命流血最多,因为他家有66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中27个近亲和39个远亲,被杀的还包括婴儿。徐海东9次负伤,20处战创,全身有17个洞,有8个是被子弹打穿的。

1934年庾家河之战,他率领的红二十五军被国民党军六十师偷袭,徐海东率部拼死抵抗,敌人的子弹击中他的头部,从左侧眼睛底部穿入,后颈穿出,卫生员在尸体堆里找到徐海东,迅速将他嗓子里血水吸出,带回抢救。直到第五天,他才从昏迷中醒来,捡回了一条命。

1939年,徐海东身体抱恙,可他仍坚持指挥队伍,击溃日军一个大队。他来不及休息一下就做战局总结,突然吐出鲜血,昏迷不醒。从此,徐海东常年靠草药、吸氧维持着生命,继续为党工作,堪称生命的奇迹。1955年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

张爱萍:鬼门关上走了一遭

1941年2月,张爱萍随八路军第五纵队南下改编为新四军,先后任新四军旅长、副师长、师长等职,开国上将。

将军在战争中多次历险,晚年时他说自己死里逃生9次。第一次上战场时还没有开枪,敌人撒腿就跑,这次历险让他记忆犹新,也让他不那么害怕打仗。第二次上战场时他冲在前面,却不小心掉进了一个深水沟里,多亏了战友把他拉起来,否则就淹死了。第三次上战场,张爱萍追击敌人猛冲猛打,突然左臂中弹,他却依然穷追不舍,没想到子弹在手臂中爆炸,伤及大动脉,血流不止,无法动弹,一度昏死过去,气息微弱。战友们误以为他已经牺牲了,几个人抬着他去安葬,半路上遇到了当地一个土郎中,郎中看到后连忙叫停。原来当时张爱萍还在流血,郎中告诉战士们死了的人是不会流血的,这个人还活着,于是战友们重新把张爱萍抬回医院救治,差点被活埋的张爱萍躲过一劫,后来伤愈重新走上了战场。

叶飞:连中三弹不死

叶飞曾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江抗”总指挥部副总指挥,苏北指挥部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等职,是粟裕麾下的一员虎将。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的展厅里,一颗锈迹斑斑的手枪弹头静静地躺在展柜的一心形小盒内,这颗子弹头曾遗留在开国上将叶飞的胸内长达66年之久。

1933年,叶飞在闽东苏区领导游击队工作,经常化装出没于白区。一次在狮子头客栈与一位同志接头时,突然3个特务径直朝他逼近,叶飞迅速将手伸入腰间掏枪,但已来不及,领头的家伙快步冲过来扭住他,另一人二话没说,抬手朝他连开三枪,叶飞头部太阳穴处中弹,倒在血泊之中,此时还有意识。听到敌人下楼的声音,叶飞就转头望向楼梯口。不料另一个在楼梯口放风的家伙还站在原处,见叶飞仍活着,便大声嚷叫着又朝他开了三枪,叶飞臂部、胸部又中两弹,顿时血流如注,昏死过去。他醒来后顽强地一寸一寸向楼梯口爬去,顺着楼梯小心地往下挪,再次昏了过去。幸亏村里同志听到枪声,才把他救了回来。由于受当时的医疗条件所限,游击队驻地医生也只取出叶飞头部和臂部的子弹,留在胸部的弹头则没能取出。而这颗弹头也伴随着叶飞的一生,直至他逝世才被取了出来。

张震:体内子弹留给子孙

张震曾任新四军游击支队参谋长,第六支队参谋长,第四师参谋长等职。开国中将,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将军曾多次受伤,光重伤就有6次,而且有一颗子弹留在他的身体里长达8年之久。

1945年2月,张震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兼淮北军区路西军分区司令员。这天,日伪军集结了近3000人的兵力,气势汹汹地来到刚刚恢复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张震立即部署迎敌,亲率两个团和萧县独立旅以及县大队去拦截日伪军。这场仗打得非常胶着,张震离开指挥所亲临一线阵地观察,不料,日军的一颗子弹打了过来,正中张震的右肩胛,他顿时跌倒在地上,他仍带伤继续指挥战斗,直到将敌人全部歼灭。将军因为失血太多,晕倒在了战场上,被送去了医院。因战事频繁,张震一次次错过了取出子弹的机会。

1953年12月7日,将军参加中央军委军事系统高级干部会议时,突然感到头疼欲裂,豆大的汗珠不断往下落。工作人员急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他身体里的子弹不取出来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张震同意了医生的意见,取出了那颗子弹。将军交代妻子马龄松,要把这颗子弹保存好,留给子孙后代,让他们懂得革命的艰辛,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梁兴初:一个伤疤一级军阶的铁血猛将

梁兴初曾任新四军独立旅旅长,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在红军时期6年的战斗中,梁兴初从战士到团长,负了9次伤,升了9级,正好是一个伤疤一级军阶。

1932年,他任副连长,在黄陂战斗中两次负伤不下火线。任连长时,一颗子弹从左腮穿透了他的头部,瞬间血流满面,仍坚持指挥战斗,带领部队击退敌人7次进攻,直到昏倒在地。梁兴初在医院昏迷了三天三夜,医生认为没救了,给他准备好了棺材,如果不醒来就直接装棺材了,他在最后时刻却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后来伤口感染流脓,招来苍蝇生了蛆,医生用镊子将蛆一只一只地往外夹,每夹一次,都是钻心刺骨般的疼痛。之后他任三十二团营长,在五都河伏击战斗中身先士卒,再次负伤,又住进了医院。从此有了梁兴初是“铁打的”威名。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兴初参加了平型关战役。他挥舞着大刀冲上去与日军短兵相接,战斗从早上一直持续到中午,阵地上到处是日军的尸体,通信员发现梁兴初营长居然也躺在地上,双眼紧闭,浑身是血,一动不动,以为他牺牲了,不禁大哭起来。突然,梁兴初睁开眼睛,猛地坐了起来,大声骂道:哭什么哭,老子一块皮都没有破。原来一场拼杀下来,梁兴初实在太累了,杀到最后,浑身像散了架似的,瘫倒在地。

刘飞:留给后人的特殊“礼物”

刘飞,曾任新四军“江抗”政治部主任,第六师第十八旅政治部主任、旅长和苏中军区教导旅旅长等职,开国中将。

1939年9月,“江抗”部队在江阴顾山东南麓遭“忠义救国军”袭击,刘飞率领二路一部迅速投入战斗反击,他带着通讯班向山头敌人发起冲锋。战斗中,一颗子弹击中刘飞胸部,鲜血喷涌不止。当警卫员为他包扎伤口时,他镇静地问:“背后有没有血?”听到警卫员说没有,他一挥枪,说:“没打穿就没事,快往上冲!”然而,没冲出几步,便栽倒在地上。这颗留在他胸腔内的子弹,紧靠心脏,伤势十分严重。“江抗”副总指挥叶飞命令火速用船将他护送到常熟阳澄湖后方医院治疗休养。伤病员中,刘飞伤势最重,一咳嗽就吐血。在阳澄湖芦苇荡中的36个伤病员,继续在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坚持抗战。新中国成立后,以此为背景创作的京剧《沙家浜》风靡全国,刘飞是郭建光的原型之一。

1984年,将军逝世,爱妻朱一请求医生取出了将军身体中的子弹,作为珍贵特殊的“礼物”留给孩子们。如今,这颗曾在将军身上45年带着血迹的子弹,珍藏在苏州革命历史博物馆。

滕海清:三次遇险逢凶化吉

滕海清,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团团长,第四师第十一旅、第九旅旅长,开国中将。

滕海清戎马一生,经历过3次危险,却都“意外”地活了下来,堪称奇迹。第一次是1932年10月,滕海清跟着红四方面军进入四川,在一次战斗中,他身先士卒,打死很多敌军,有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当场被炸伤,眼睛几近失明,拼尽全力躲在一堆草丛里,有几个敌军就站在草堆旁边,检查了好几遍也没发现他,很不可思议。第二次,滕海清在当地一个老百姓家里养好伤后,继续寻找大部队,可没想到在一个荒郊野岭,遇到了两只老虎。滕海清眼疾手快,蹭蹭就爬上了树。老虎在树下冲着滕海清疯狂吼叫,他紧紧抱住大树,一动也不敢动。说来也怪,这两只老虎怎么也爬不上去,一直耗到天亮,老虎没了脾气,只好失望地走了。第三次,滕海清好不容易摆脱掉老虎,没走多久又迎头撞上了一股土匪。土匪以为滕海清是有钱人,逼他交出钱来,否则一枪崩了他。滕海清说我做生意赔了本,身上一分钱也没有。土匪搜身后,确实没钱,就把他绑在树上打了一顿,也没杀他就走了。滕海清等土匪走后,把绳子磨断脱身,又捡了一条命。这3次遇险,都是命悬一线,每次都能逃出生天,确实太难得了!

钟国楚:参加自己的追悼会

钟国楚,新四军中的团政治处主任、政委,旅政治部主任、旅长,苏浙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等,开国少将。

1935年春的一天,福建永春山的一座破庙里传出了低沉而悲壮的《国际歌》,樟平游击队正在举行追悼会。此时,有个身着破烂衣衫手提一把大砍刀的人悄然站在队伍后面,见到墙上挂的白纸上写着“钟国楚同志追悼会”。支队长正宣布:“追悼会开始!全体肃立,脱帽,向钟国楚同志灵位三鞠躬。”支队长行完第一个礼时,突然看到一个装扮形似樵夫的人站在最后面,上前一步,把斗笠一掀,惊讶得愣在那里,好半天才说:“老钟,你……你……”此人正是他们的政委钟国楚,“老伙计,我还活着。”

原来20多天前,钟国楚带领游击队与国民党部队进行激战,当他跃上一个山埂时被飞来的子弹击中了气管,血如泉涌。两个战士赶忙冲上前把钟国楚往山下抬,走到一处密林时,淤血堵塞了他的气管,一时说不出话来,他示意战士将他放下,从衣袋里摸出半截铅笔,在纸上歪歪斜斜写着:“我是兴国埠头人,死在福建猪仔坝。同志们要坚持战……”斗字还未写出他就晕过去了。山下的医生摸了摸他的鼻子,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两个战士泪如雨下,只能由医院就地安葬。其实钟国楚断气的原因是被喉头凝固的血块堵住了气管,掩埋途中山道崎岖,路上一颠,钟国楚喉头里的血块滑了出来,他又活了过来。

钟国楚经过20多天的治疗,渐渐好转,伤口未痊愈就偷偷地离开了医院,经过两天两夜的奔波,终于找到了游击队,无巧不成书地赶上了自己的追悼会。听闻这些经历,大家无不惊讶:这简直是个传奇!

刘奎:9次负伤大难不死

刘奎,曾在新四军军部参谋处任作战参谋,皖南沿江纵队纵队长等职。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他经常出奇击敌,作战中9次负伤,被称为“打不死的刘奎”。

红军时期刘奎已是一名排长,打长沙时担任主攻,这场战斗中刘奎第一次受伤,手臂被打穿,左脚腕被炸伤。在反“围剿”期间,刘奎又两次受重伤,一次被弹片把嘴唇炸豁,一次后颈被打穿。皖南事变后,刘奎担任“黄山游击队”队长坚持斗争。1942年夏,部队在铜陵张家桥一带遭遇日军,刘奎子弹打光后,跳入池塘躲避,警卫员周义富为救他被日军刺死,而刘奎腰部、胳膊中弹,土郎中用剃头刀为他取出子弹,刘奎再次坚强地活了下来。1943年,刘奎被叛徒击中两弹,他用手指抠出子弹,继续指挥战斗。为不落入叛徒之手,刘奎毅然从悬崖跳下,随即昏迷过去,幸亏战友及时赶来救援,这才大难不死。

(责任编辑金锋)

猜你喜欢

徐海东叶飞陈毅
“子弹头”背后的故事
叶飞在玉井
爱琳
大将徐海东“吹牛皮”引出的故事
天下第一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浅谈徐海东的军事指挥艺术
忆父亲徐海东在淮南
纪念徐海东大将诞辰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