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言文学为文化传承注入活力

2024-07-10覃梦瑶

文化产业 2024年18期
关键词:玉林汉语言中华文化

覃梦瑶

摘要:语言是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汉语言文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通过举例,探讨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及其价值,包括提升文化认知、激发文化共情以及践行文化传承,分析汉语言文学促进文化传承的对策,包括强化课程教育改革力度、延伸第二课堂实践体验深度、提升师资队伍文学素养以及提升汉语言文学与时代主题互动的热度。旨在进一步发挥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不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孕育出了世界上唯一不曾断流的文明——中华文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中国语言文学类本科专业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基础学科。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研究,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对文化本真意义和内在涵义的深刻挖掘,有助于我们达到高度的文化自觉,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

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汉语言文学是文学艺术的瑰宝,其自身蕴含的文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汉语言文学沉淀了华夏儿女的生活智慧、价值观念、艺术风格,是中华文化得以续存的有效载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不同的表现形式呈现,涌现出了如《诗经》《离骚》《红楼梦》等灿若星河般的文学作品,展现出了丰富的内涵和旺盛的生命力,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言文学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是中华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使用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性质。从汉赋、唐诗到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文学;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小篆、隶书,再到草书、楷书、行书,无论是延绵不绝的文学脉络,还是不断演变发展的语言文字,无不打上时代风貌的印记,承载着华夏儿女的生活经验、真情实感以及对美的向往,共同汇聚成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的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首先,中华文化是汉语言文学的基础。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其音、形、义、用,无不直接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从“字”到“单音节词”“四字成语”“平仄搭配”“排比修辞”“言外之意”,再到汉语言文学的创作、审美、表达等方面,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等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彰显着中华民族审美情趣独特的思维方式。

其次,中华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创新。例如,白话文运动、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汉语言文学的创新和发展。再如,涉及到茶艺、茶礼、茶诗、茶德的茶文化,大大丰富了汉语言文学的内涵,其兴衰也清晰地反映在汉语言文学之中。同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汉语言文学也吸收着外来文化的元素,进一步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和内涵。

最后,中华文化的发展为汉语言文学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上获得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不仅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传播和发展,也为汉语言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

当今社会,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而汉语言文学在文化传承中的价值也愈发凸显。积极推动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有助于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感,对我国现代文明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几个方面。

有利于提升文化认知,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汉语言文学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阅读汉语言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种认知的提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文化根源,增强文化自信和归属感。汉语言文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积极吸收现代文化的精华,实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发展。这种交融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使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也有助于现代文化的深化和发展,使其更加具人文关怀和文化底蕴。

有利于激发文化共情,唤醒民族文化基因

汉语言文学的独特艺术魅力,能够激发人们对民族集体记忆的深切共情。通过阅读、研究汉语言文学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例如,读《红楼梦》,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贾宝玉与林黛玉在封建桎梏下的凄美爱情故事,还能领略到书中融入的如诗词、戏曲、服饰、饮食、建筑等大量中国元素,中外读者能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艺术魅力;读《我与地坛》,读者在欣赏文学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对生命、对人性、对社会的感悟。这种共情不仅有助于唤醒大众血液中的民族文化基因,更有助于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践行文化传承,增添赓续中华文脉的动力

在网络和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文化交流和碰撞成为常态,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显著增强。汉语言文学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如忠诚、勇敢、诚实、善良等,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信,有利于帮助青少年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坚守本民族的文化根基和价值取向,让文化基因内化于心,从而在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时,能够外化于行,始终保持对中华文化尊重与热爱。例如,玉林师范学院联合玉林广播电视台开设了《文化玉林讲坛》电视栏目,通过提炼、传播玉林优秀传统文化,生动践行地方文化传承,打造了富有桂东南特色的玉林文化印记;2010年至今,由玉林师范学院领衔的广西地方历史文化“画说团队”,长期穿行在广西的田野乡间、大街小巷,探寻与品察深藏于八桂大地的优秀传统文化,汇集多位文士的妙笔文章与神韵十足的钢笔画,先后出版了16(套)本地方文化专著,收录了钢笔画近三千幅。这不仅是对广西独特文化的珍视与传承,更是对文化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汉语言文学促进文化传承的对策

在全球化浪潮中,要始终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升国家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就必须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深入实施,如何发挥汉语优势,积极推广汉语,进而促进中华文化传承成为关键问题。要增进中外联动,强化内培外宣,从教学改革、实践体验、师资培养、新媒体应用等方面深化汉语言文学促进文化传承的作用。

练好基本功,强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力度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汉语言文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与创新刻不容缓。当前,社会对于汉语言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局限于学术型人才,而是需要有扎实的汉语言功底、有较强的文学宣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此,高校可以依托丰富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资源,设计开发本土文化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例如,玉林师范学院开设“卓越写作人才班”让学生参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引入创意写作理念和“工坊制”教学方法,以写作的形式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意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汉语教学离不开文学教学。留学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则应持续关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汉语思维认知能力的提升。文学类的课程,不仅涵盖字词学习、话题表述、语义分析、汉语写作等基础语言知识训练,还应注重培养中文文本分析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例如,玉林师范学院留学生课程设置注重对本校汉语言文学、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开设了“中文经典诵读”“中国汉字文化”“中华文明”等课程。任课教师灵活选择授课方式,如课堂讲解、文化体验活动和线上平台互动等,通过大量阅读民歌、童谣、小说、古典诗词等优秀文学作品,培养留学生汉语语感,进而提升留学生“说地道汉语”的能力。

用好指挥棒,延伸第二课堂实践体验的深度

“体验性”是文学课的天然属性。在文本阅读的文学审美体验之外,文学课程的体验式特色还包括第二课堂的文化体验实践活动。在文学课堂所积累的文学知识要素要突破简单化的记忆范畴,内化为学习者的认知意识,外化为自觉行动,就需要更多元的文化体验。高校要不断延伸第二课堂实践体验的深度,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展、共情。

例如,玉林师范学院会不定期组织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参观桂东南历史文化博物馆、王力语言研究中心、独秀书房等,以加深中外学生对学校历史和玉林本地文化的了解。组织留学生参加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广西留学生诗词大赛、“我眼中的中国——美丽乡村”全球短视频大赛等多种竞赛活动,通过“以赛促学”拓展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学与中华文化知识储备。2021年,该校老挝籍留学生钟思迪参加了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主办的“我眼中的中国——美丽乡村”全球短视频大赛,在拍摄的短视频作品中用流利的汉语讲述了玉林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真实故事,展示了广西乡村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之美,展现了广西的乡风民俗、特色美食和民间艺术文化,荣获了二等奖。2023年,该校文学与传媒学院组织来自泰国、越南的留学生和中国大学生开展了“游中外,懂中国,识世界”中外大学生观察实践,前往广西玉林、泰国曼谷、泰国巴吞他尼府等地开展一系列实地考察、现场教学等实践活动,在剪纸、讲绘本故事等体验活动中,增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共情能力”,增进了中外青少年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选好领头雁,提升师资队伍文学素养的高度

兴学之本,唯有师范。教师被誉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也是教育过程的领导者和组织者。要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攻坚克难,领头雁在于教师。文学主要以语言和文字为媒介,文学教学要融入到汉语教学中,才能使文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使汉语教学更加生动灵活。这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能够从文学视角解构语言和文化,创新传播形式、内容和活动,加深读者与作者间的情感交织和思想碰撞。

连续性文本阅读是培养文学素养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可以通过主动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不忘阅读初心,坚持经典阅读、分享阅读,通过诵经典、品经典将书中的知识和经验内化为自身的智慧与能力。这既体现了文学的教育价值和意义,也体现了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文学阅读本身是一种审美体验的过程,文学所建立的语言空间是典型的语境空间,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教师,往往能够从文本之中和文本之外的语境去解构语言、解读文化,从而有效避免“文选类”“文史类”课程“泛泛而谈”“华而不实”的弊端。例如,玉林师范学院每年坚持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赛”“两岸情·中华韵”等古典诗词吟诵与创作交流活动,以现场创作的方式把古老的诗词格律和鲜活的当下生活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唤醒学生的诗情与诗心;举办近四十期“问津学术沙龙”,邀请国内外学者和不同领域专家与学生面对面,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启发,共同提升文学创作、鉴赏与批评的能力。

拥抱新媒体,提升汉语言文学与时代主题互动的热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汉语国际教育推广,既满足了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又弘扬了中华文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数字化时代,语言文字本身就处于数字化的前沿。对于高校来说,拥抱新媒体,充分利用数字化工具,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高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文化体验活动和学校官网新闻报道等方式进行文化传播,覆盖面不够广泛,吸引力和感染力比较弱,需要进一步拓展宣传渠道。高校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新兴技术,发挥主流媒体引领作用的同时利用自媒体传播,提升汉语言文学与时代主题互动的热度,拓展优秀文化海外传承的广度。一方面,做好中华优秀文学作品译介工作,把更多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推介出去,让世界更深入地感受中国的多元文化;另一方面,用社交媒体、网络直播、数字传播等方式,让优秀文学作品“活起来”。例如,“博物汉字”项目团队用甲骨文生动呈现了商周牧野之战的历史故事,该团队创作的甲骨文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作品,也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古人造字的智慧,在留学生群体中也引起了良好反响。来自泰国的一位留学生曾向笔者赞叹:“甲骨文版的《西游记》《三国演义》真有趣,我看过的这两部著作的介绍和电视剧,但‘动起来的甲骨文让我印象最深。我还下载了很多甲骨文的表情包、小动画和舞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传承使文化永恒发展。对汉语言文学实施研究和归纳的过程,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全球化背景下,应更加重视汉语言文学的传承与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为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汉语言文学教育改革力度、延伸第二课堂实践体验的深度、提升师资队伍文学素养的高度。同时,也应积极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技术手段,提升汉语言文学与时代主题互动的热度,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汉语言文学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光大。

2023年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类研究课题一般项目《高质量发展下的师范院校中文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建设》(项目编号:JYJZWZW-2023B-04);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讲好中国故事”视角下广西“中文+职业技能”教育的实施路径》(项目编号:2023XJZG009)。

(作者单位:玉林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玉林汉语言中华文化
王玉林作品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国家级一流专业 汉语言文学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邱玉林艺术作品欣赏
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简介
Unit 6 Travelling around Asia Listening and speaking
赵玉林藏石欣赏
来华汉语言预科生学习焦虑考察
试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要性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