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

2024-07-10王萍

文化产业 2024年18期
关键词:香山中山名人

王萍

摘要:作为香山文化长廊的连接地,中山、珠海、澳门三地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香山名人文献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香山名人文献可以看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对其进行整理以及原生性保护,有助于研究香山文化的发展历程。

文化强国战略赋予文化产业发展重要使命。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如何在新时代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战略直面的重要问题。

中山,古称香山,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始设香山县,其区划包括今天的中山、珠海、澳门和广州南沙等地。香山名人众多,有中国第一位驻外大使郑藻如、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容闳、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以及中国近代著名改良主义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四大百货公司永安、先施、新新、大新公司的创始人,四角号码检字法发明者王云五等一大批影响中国、影响世界的英才俊杰。研究香山名人文献资料,既能传承香山的历史文化,又能激励当代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今,大量香山名人文献资料散存在个人手中,如不及时收集和整理,很容易遗失、损害,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通过收集、整理香山名人文献资料,数字化共享香山名人文献资料库,对于研究香山的社会生活、经济发展及文化传承具有深远意义。

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的重要性

有利于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是在交流和创新中发展的,传统是在积累和传承中形成的。香山名人文献是集个人成长史、生活史和社会发展史于一体的文献资料。对香山名人文献进行数字化,是对社会历史的个体书写和整体综合,也是对社会文明史和社会生活史的个性化反映。从文化积累和传承方面来看,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是对个体历史和社会历史的一种保护与抢救,也是对社会历史文化的一次书写和弘扬。香山名人文献不仅再现了近代香山名人在近代社会历史中先驱性的创新精神。同时,系统、清晰地阐释了名人的思想理论和文化成果。

有利于开展名人文化资源信息库建设

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不仅为深入理解和研究香山名人文化提供了详尽的信息,还能对珠海、澳门、广州南沙等周边地区形成基本认知。通过全面考察香山历史上出现的各级别、各领域的名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物古迹、图片资料、纪念设施等文化资源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等信息,为建设香山名人文化资源信息库奠定理论研究基础,从而提供一手数据的支持。同时,可探讨在香山名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过程中,信息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相互融合与影响的机制。

有利于促进地方文旅经济的发展

搜集与整理香山名人文献资源,并深入挖掘其价值,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以翠亨名人故居为例,翠亨名人故居借助名人文化资源获得了广泛关注,并形成了特色文化。还开辟了“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农业展示区”等展示区,再现翠亨名人诞生与成长的社会环境。同时,还将翠亨村中其他近现代历史遗迹和文物点都纳入了保护范围,提升了景区中的历史文化含量,每年接待中外游客达50万人次,实现了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丰收。

有利于激活地方文化产业市场

目前,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已出版了《香山翰墨》《香山遗存》《香山诗词》《香山故事》在内的一系列香山名人文献资料。但更多关于中山历史文化的资料,现仍散落在海内外和民间社会。相关部门应组织人力、物力、财力,搜集、整理和出版在中山历史上有较强影响力的名人的相关资料及其著述,有利于激活中山文化产业市场。例如,整理、出版、发行《吕文成全集》,或将郑君里的电影作品、阮玲玉主演的电影、吕文成的音乐作品、唐涤生的粤剧等文化瑰宝制作成光碟广泛发行,并在中山各旅游景点定时展播这些文化精品。此外,研发一系列与中山名人相关的文化旅游产品,在中山和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销售,从而塑造名人文化品牌,有利于激活中山文化产业市场的活力,促进其繁荣发展。

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共享已成为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得益于现代科技手段,香山名人文献的数字化共享工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采用高清扫描、OCR识别、元数据提取等数字化技术,香山名人文献得以利用数字化形式保存和传播。不仅有效保护了文献的原始形态,也方便了读者对文献的检索和利用。在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方面,国家图书馆发挥了重要的带头作用。作为国家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在古文献数字化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2016年,作为“中华古文献保护计划”阶段成果的“全国古文献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正式上线,该数据库收录了包括香山名人文献在内的大量古籍文献,读者可以通过书名、著者、版本年代、册数存卷等字段进行检索,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文献信息。同年上线的“中华古籍资源库”也备受读者欢迎。该资源库拥有原版扫描的清晰数据图像,使读者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文献原貌。由于该资源库内容丰富、使用便捷,其点击率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增长,从2016年的点击率增长1000%,到2017年再增加100%,再到2018年页面浏览量跃居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第一位。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中华古籍资源库”在推动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方面的巨大成功。

作为一座中西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澳门在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方面走在了前列。以澳门基金会启动的“澳门记忆”项目为例。该项目通过建立巨型的网络数据库系统,将澳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珍贵、值得保留且可以公开的数据有序、科学、长期地储存。这种数字化的整理方式不仅方便了人们对澳门历史文化的查阅和了解,也为澳门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此同时,中山地区也在积极推进名人文献的数字化共享工作。自2015年起,在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的牵头和指导下,中山名人研究院、名人故居纪念馆及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等机构合作开展了对“中山文献”的搜集、整理、出版及数字化工程。这项工程对香山(中山)地区的古籍文献、民国文献、名人文献和历史档案等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出版。2023年11月,《中山文献》(第三辑)在名人故居纪念馆首发,全辑分为地情民情、灾情救济、施政(报告)等19个专题,对于保护、抢救和传承近代香山(中山)文献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数字化角度来看,香山名人文献的数字化共享工作已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数字化手段,香山名人文献以电子形式保存和传播,不仅提高了文献的利用率,也方便了人们对文献的检索和查阅。同时,数字化的共享方式也使这些文献能够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和了解这些珍贵的文化资源。然而,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数字化技术不断发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维护和更新。同时,如何确保数字化文献的版权和知识产权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因此,未来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工作还需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和版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这些文化资源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利用。

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存在问题分析

香山文化的知名度较低

谈及香山文化,人们往往首先联想到中山,这主要归因于近十余年来对香山文化的深入发掘与广泛宣传。然而,珠海和澳门同样是香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此来看,也说明了当前大众对香山文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与其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深远影响不成正比。在中山、珠海及澳门等地,许多人对香山文化的起源和内涵知之甚少。这一现象表明,香山文化在时间长河中逐渐淡化,其珍贵价值亟待被重新发掘与传承。

文献数字化水平不高

香山名人文献的数字化表达水平相对较低,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程度浅和准确度低两个方面。目前,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工作虽然经历了图片扫描、汉字识别、标题索引等发展阶段,并基本实现了全文检索功能。但这一成果仅停留在浅层外部层面,尚未深入到语义内容层面的描述与组织,限制了对古典文献的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此外,在文字转换和检索功能方面,数字化也表现出明显不足。例如,错字漏字现象时有发生,查准率较低,这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数据检索的准确性。

文献数字化技术制约

文献数字化资源在共建共享过程中也面临技术制约的挑战。首先,资源的创建和描述必须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标准,以确保数字化资源系统的实现、运转和维护。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技术更新、资金限制等),部分地区可能选用了非标准数据格式或专用格式进行资源数字化,导致其数字化资源无法在通用的网络环境下流通。一旦技术变革导致原有格式不再适用,这些资源可能面临无法辨认或无法读取的风险。其次,资源描述的元数据格式也是影响数字化资源共享的重要因素,如果采用非标准化的元数据格式,那么资源描述所采用的格式、方法和语义在其他系统中可能无法被理解、翻译,这将降低数字化资源的可用性和互访性。由此可见,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工作需在提高数字化表达水平和克服技术制约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通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数据准确性、遵循标准化规范等措施,推动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香山名人文献数字化共享机制策略研究

密切香山文化三地交流,拓展香山文化精神内涵

为了深入传承和研究香山文化,需加强中山、珠海、澳门三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作为地区独特的历史与人文遗产,香山文化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神。中山、珠海、澳门三地地理位置相近,历史脉络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香山文化的核心区域。因此,密切三地的文化交流,对于拓展香山文化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深入研究香山名人的生平事迹、学术思想及艺术作品等,能更加全面地理解香山文化的精神内核。同时,还能加强三地间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深入挖掘香山地区的名人文化资源,需要以香山文化为纽带,加强三地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如举办文化论坛、艺术展览、学术研讨会等,吸引更多人关注香山文化,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此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将香山文化进行数字化存储和展示,让更多的人能了解和欣赏香山文化的魅力。

在加强文化交流的同时,还应注重加强海外侨胞的爱国情怀。香山文化是连接海内外华人华侨的重要精神纽带。通过弘扬香山文化,可以激发海外侨胞的爱国热情和文化认同感,促进他们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这种爱国情怀与新时期中山人精神中的“博爱”理念相契合,都是对爱国主义和人文精神的追求和表达。随着时代的发展,香山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和思想观念,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融合时代精神,香山文化将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成为推动地区文化繁荣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用数字艺术焕新香山文化表达,坚持香山文化创造性转化

数字艺术不仅要有炫目的外在呈现,更要有坚实的文化内核。以数字艺术进一步挖掘香山文化内涵,方能使公众真切体会数字艺术的独特魅力。对于香山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关注其文化表现形式的传承与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推动文化遗产的微改造,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在保护文化遗产原貌的基础上,通过综合感官体验加多元交互形式,打造集“视听触嗅”于一体的沉浸式香山文化体验空间。使参观者能身临其境地领略香山文化的魅力。以《画游清明上河——故宫沉浸艺术展》数字艺术IP为例,该项目利用现代科技精准再现《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城市生活,让观众真正体验“人在画中游”,尽情欣赏中华文化之美。

二是扎根香山文化沃土,打造爆款融媒体产品。借助网络技术,大众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空前迸发。灵活运用图解、动漫、短视频、H5作品、游戏、数字音乐等形式,对香山文化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多维度展示,打造爆款融媒体产品,用数字艺术讲好香山故事。除了政府层面的宣传、推动外,也要鼓励更多的企业、民众共同参与,利用好社会资源。

加快文化数字化技术革新与转化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推动文化数字化技术革新与转化显得尤为重要。这一进程不仅能为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还能使传统文化以全新的姿态重焕光彩。为了积极推动数字化技术革新,需要不断探索和引入前沿科技手段,以实现对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和再创造。还应重点关注数字化技术在文化资源管理、展示和传播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优化检索方式,利用智能化的搜索算法和标签系统,使用户能够更便捷地找到所需文化资源。借助高清扫描、三维重建等图像制作技术,使文化遗产以更为逼真的形态展现在大众面前。同时,加强古籍文字识别技术的研究,确保珍贵的古籍文献得到数字化保存,为用户提供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中山、珠海、澳门三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香山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对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的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香山名人文献作为研究香山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资源,其数字化整理以及原生性保护对于深入探索香山文化的发展进程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本文系2024年度中山市社科规划拟立项课题《香山名人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字化共享研究》(项目编号:20246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

猜你喜欢

香山中山名人
《中山寂雪沁梅香》
北京香山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游香山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中山君有感于礼
香山峰会的新期待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